很多人都不瞭解夷陵之戰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時,諸侯割據。劉備算是諸侯當中起步最艱難但是卻又是同輩諸侯中逝世最晚的一個,他在最後雖然擁有了三分天下的土地,但是對比其他兩家他還是比較弱的,再加上關羽失荊州和夷陵之戰的失敗,使得蜀漢元氣大損遠不如前,東吳也同樣遭受了重創。但是此時在北方的曹丕卻在坐山觀虎鬥,夷陵之戰從客觀來說對於曹丕也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他可以聯合劉備共同伐吳,可是為什麼曹丕卻錯失良機,按兵不動呢?其實有三個原因:
第一:曹丕出師無名。我們都知道古代人做什麼事情都要講究名正言順,出兵打仗也是一樣的總要有一個說服天下人的理由。而東吳孫權在襲取荊州之時就答應東吳向天子稱臣,而在曹丕登基後孫權又答應東吳歸附曹魏,曹丕封孫權為吳王。也就是說夷陵之戰時東吳已經是曹魏的附屬國,孫權聽從曹丕的了,這種情況曹丕聯合劉備伐吳就是出師無名,是不正義的戰爭,會遭天下人唾棄的!
第二:曹丕在整治內部。我們都知道曹丕能得到魏國的世子是他自己拼來的,其中有諸多不易,然而承襲魏王之後不久便取漢立魏,然而在夷陵之戰之時曹丕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但是當時曹魏剛剛建立內部不和,曹丕也沒有完全掌握自己的內部,還有不少忠於大漢的臣子,還有曹氏貴族的勾心鬥角,曹魏的軍隊中還有不少將軍都不是曹丕的嫡系,俗話說得好攘外須先安內,趁著夷陵之戰曹丕正在整治內部無暇顧及東吳。
第三:需要調動大軍。我們都知道自漢中之戰結束以後曹魏的精銳部隊都佈防在西邊,在東吳的邊境只是戰鬥力不足的偏師。如果夷陵之戰曹丕想要和劉備聯合吞併東吳必須要從西邊調動精銳的部隊作戰,而在當時交通運輸都不便利,要調動十幾萬大軍可不是像現在這麼容易的,也許等部隊到了仗都打完了!
從以上三點分析,我們就明白了夷陵之戰時曹丕為什麼沒有抓住時機吞併了東吳?當時的東吳已經是曹魏的附屬國了,再加上內部混亂和調兵的時機上的差,所以曹丕放棄了這次機會!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