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在街亭戰役中都是什麼表現?他都做了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馬謖在街亭戰役中都是什麼表現?他都做了什麼

馬謖失街亭,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霸王的破釜沉舟,兵仙的背水一戰在整個世界戰爭史裡都是極難複製的案例。你再找找其餘類似案例,再對比一下整個戰爭史中獲勝方的戰術安排,你就會發現,這種以弱勝強的案例都是極其稀少的。

在整個大環境下,所有明智的指揮官都會選擇使用優勢兵力正面擊敗敵人。而在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優秀的指揮官會採用一切己方能獲取的資源來彌補兵力的不足,如天時地利人和來使己方獲取戰爭的主動權。當所有條件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某些特別優秀的指揮官會在己方還擁有絕大部分戰鬥力的情況下主動出擊,集中力量趁敵方完全佔據主動時與敵方決戰。

我們來分析一下馬謖在街亭戰役中的表現。

首先,馬謖和副將王平的兵力是弱於由張郃率領的魏軍的,那麼這就要求蜀漢方的指揮官從其餘方面來彌補兵力的不足。戰略目標方面:蜀漢方要做的只是固守街亭,牽制張郃的兵力,確保諸葛亮大軍後方的穩定性,而魏方則需要做到至少擊退(能擊潰或者全殲的話更好)目前眼前這支蜀漢部隊,並且自身不能受到太大的損失(因為馬謖後面還有一個更恐怖的諸葛亮)。一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蜀漢方在這點上是佔據優勢的。

再比較雙方的地利,本來此點上應該是蜀漢方的絕對優勢,但由於指揮官馬謖的判斷,蜀漢方放棄在道路上立寨,而是選擇在山上紮營,雖然說有著居高而下的戰術優勢,但一來使蜀漢方放棄了補給上的便利性,二來只要魏方繞過山上的營寨,或者留一支偏師與馬謖對峙,大軍就可以直撲諸葛亮大軍後方,蜀漢方此戰的戰略目標就完全失敗了。所以說在這一點上馬謖的判斷不僅沒有幫助蜀漢彌補兵力上的不足,還使己方在戰略目標上的優勢蕩然無存。

同時,由於安營位置的選擇,主將馬謖與副將王平產生了矛盾,馬謖不僅沒有做到讓下屬服從,還做出了分兵的安排。在弱勢兵力下,還採用分兵的策略並做到戰而勝之的戰例,目前我只能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洛陽、虎牢之戰。在此我們可以看到馬謖的一系列戰前安排,不僅僅沒有使蜀漢彌補兵力上的不足,還進一步拉大了蜀漢與魏方差距。

而在開戰後,馬謖面對魏軍的圍山,並沒有在魏軍徹底完成包圍前集中兵力與張郃決戰,而是進行了幾次嘗試後就放棄了進攻,開始進行龜縮防守,而在魏軍完成合圍後,蜀漢在補給上的劣勢更是進一步的削弱了蜀軍的戰鬥力,此時的蜀軍連最後一搏的戰鬥力都無法維持,更別提戰而勝之了。

最後,馬謖拋棄了剩餘的蜀軍,獨自逃跑,指揮官臨陣逃脫,直接擊碎了蜀漢方最後的戰鬥力,張郃率領的魏軍大獲全勝,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