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失街亭,諸葛亮為何不給機會將功贖罪?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馬謖失街亭,諸葛亮為何不給機會將功贖罪?

馬謖失街亭,諸葛亮為何不給機會將功贖罪?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公元228年,三國時期的蜀漢發生了一場震驚朝野的大事。參軍馬謖被丞相諸葛亮斬首示眾。

原來馬謖在諸葛亮北伐之時,未被作戰指令。當時魏軍來襲,馬謖將軍隊部署在山上,意圖至於死地而後生,戰法雖然不錯,但卻並不適合馬謖的統兵風格。素來以謀劃著稱的馬謖並不是行軍打仗的將才,置於死地而後生更適合項羽、黃忠這樣勇猛無前,能帶動軍隊士氣的大將。當時馬謖所率的蜀不是精兵,自山上俯衝而下雖能佔據地利,卻無法抹平同張頜軍隊之間素質的差異。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馬謖的決定錯過了最佳下山出擊的時機,魏軍得以安營紮寨、切斷水源,以圍困山上蜀兵。此戰導致街亭失守,對諸葛亮的計劃部署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於是揮淚斬馬謖的一幕得以上演。

在處置馬謖的問題上,當時的蜀漢朝臣大多贊同將功補過,並認為應該給誠心悔悟的馬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可諸葛亮卻執意處以極刑。此事雖在後世爭論千古,但作為當事人的馬謖卻心知自己必死,且明確向諸葛亮表明自己無怨無悔的心態。

蜀漢戰前部署

後世之人與當時朝臣反對誅殺馬謖的原因更多的是立足於戴罪立功和蜀中人才匱乏而延伸的。自古以來,犯下錯誤後被赦免刑罰後知恥而後勇,最終戴罪立功者眾多。春秋時期,晉楚城濮之戰後,晉文公並未因為戰勝而面露愉悅之色,卻因楚王斬殺掉大將子玉而鬆一口氣。因為晉文公知道城濮戰敗並非完全是子玉之過,而是許多因素糾葛一起造成的,自身造詣很高的子玉如若被楚王赦免而知恥後勇,對晉國的霸業必定是一種挑戰。

晉文公的一番言論成為後世臣子心中明君的楷模。此後不到十年,秦穆公就赦免了崤之戰全軍覆沒的敗將明視、西乞術、白乙丙,而後正式這三人最終擊敗晉國,為秦穆公爭得霸主尊位。

劉備白帝托孤之時,曾對諸葛亮稱馬謖言過其實。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言過其實的謀臣,卻能看穿赤壁大戰中孫吳開放曹操北歸的意圖,同樣能進獻赦免孟獲以收蠻人民心的計策。北伐之時,蜀漢後方南蠻的穩固,馬謖功不可沒。也正因如此,不論是當時朝臣還是後世的許多史官都對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不以為然。

其實身在其中的馬謖或許早已知曉自己這位名為老師,實為知己的困境。諸葛亮並非不愛惜馬謖的才能,否則也不會引以為心腹。甚至也會相信經過此番挫折之後的馬謖能夠戴罪立功,為蜀漢做出更大的貢獻。但是馬謖不同於他人,他是諸葛亮心目中設定已久的繼承人。在諸葛亮完成匡扶漢室的大業中,馬謖是在自己百年以後接替自己的化身,延續自己政策的執行者,蕭規曹隨的最佳繼任者。這樣一個重要的位置,容不得半點失誤,因為失誤就意味著信任和權威的減損。

馬謖不聽王平勸告

公元228年的這次北伐是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在終於撫平了劉備貿然伐吳,夷陵慘敗造成的創傷之後,準備充分的蜀漢出其不意的席捲雍涼三郡,一片形勢大好。然而詭異的是,戰略要地街亭的防守並未安排給經驗豐富的宿將,而是力排眾議的對馬謖委以重任。顯然這是諸葛亮為馬謖積累軍事資歷、樹立威望而做的準備。

而然馬謖失街亭之後,一切都完了。形式大好的諸葛亮軍因後路存在被切斷的風險而被迫撤軍,北伐失敗了。

馬謖不是不知道諸葛亮的戰前部署是正確的,他同樣也知曉自己在此戰中的任務是什麼。顯然,以一計不同於戰前計劃的奇謀毀滅被曹魏稱作五子良將的張頜,將會是一場不亞於關羽水淹七軍的壯舉,然而馬謖玩砸了。

此戰之後,馬謖在蜀漢將士中的威信蕩然無存,他不僅僅是辜負了諸葛亮對其信任,更是對將來托付軍國重任的期望。總之,街亭之戰後,馬謖已不再可能成為諸葛亮托付後世的化身。而北伐失敗之後的蜀漢朝局穩固成為當時的首要事務。

諸葛亮的出師表流傳千古

北伐的失敗引發以李嚴為首的蜀中本土勢力抬頭,諸葛亮自身的地位同樣因戰前對馬謖的任命而遭受損害。因此將自己從丞相自降為右將軍的諸葛亮更加不可能赦免情同兄弟的馬謖了。

新敗之局,如何重振士氣,促成蜀漢上下同心比計算馬謖的個人價值更為迫切。作為一代智星的諸葛亮又豈會不知抉擇。這位憑借卓著的個人能力,鞠躬盡瘁的燃燒著自身的價值,雖最終未能匡扶漢室天下,卻也強行續命蜀漢江山四十年。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