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不願稱帝?是因為在乎名聲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為何不願稱帝?是因為在乎名聲嗎?

曹操為何不願稱帝?是因為在乎名聲嗎?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三國時期湧現了許許多多的英雄豪傑,在這些有名之士中,綜合謀慮、才華、能力來分析,曹操是屈指一數的人才。在當時的時代,曹操已經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但就是在這樣的地位之下,曹操卻一生都沒有坐上帝王的位置,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他不願稱帝呢?我們後世對他有了許許多多的猜想。從曹操脅迫天子來命令各諸侯為他所用之時,曹操便有了許多身不由己的地方。

雖說是一帶風流人物,但在漫漫的三國之路上,曹操也有自己的顧慮。當時漢獻帝劉協給了他大將軍的位置,封其為「武平候」,但這樣的賞封引得袁紹非常不滿,於是曹操便大方的將大將軍的位置讓給了袁紹,自己任職他職,但從此便開始主持朝政。後期隨著曹操在朝廷的勢力愈發變大,漢獻帝劉協慢慢變成了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

雖從表面上看曹操只是從「武平候」變成了「魏王」,並沒有坐上皇帝之位,但其實他當時的權利和待遇已經和皇帝沒有區別的,相差的僅僅是一個稱號。朝廷裡的各種事務和朝政必須經他之手,但令人不解的是曹操為何不直接取代漢獻帝劉協,從而當上皇帝,反而將皇帝之位留給了自己的兒子呢?

分析過後得出以下幾點原因:第一,曹操只是不想被人利用。當時孫權曾多次建議曹操登基稱帝,但這個建議之時出於對孫權自己利益的考慮。當時孫權不僅從劉備手中奪回了荊州,還背地裡偷襲了關羽,這些雖然幫助了曹操,但卻自此和劉備成為了敵人。為了保全自己,他勸曹操取代漢武帝,這樣劉備因為一直以來忠於漢皇室,自然會將矛頭對準曹操,自己便免於一戰。曹操看破了孫權的想法,並不想被他利用,於是便不願稱帝。

第二種推測,考慮到當時三國的形勢問題,故不願稱帝。如果說曹操順應歷史,順利登基取代漢武帝,那些像劉備一樣擁護漢室的人一定會造反,並且引起政治上的動亂,這樣的結局是曹操不願意承受的,甚至有可能會推翻曹操的統治,於是處於謹慎起見,曹操一直未稱帝。

第三種推測,曹操不想自毀名聲。曹操一直以來都對外宣稱,自己根本沒有想過取代漢獻帝劉協,說此話之時曹操表現的極為忠懇,並且幾十年以來這種說辭都沒有改變,不想毀掉自己的聲譽,成為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曹操才沒有登基做皇帝。雖然學者們各執一詞,但無法否定的是,曹操確實是一位有勇有謀、罕見的軍事奇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