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兩個很有名的天才少年,一個是曹操最喜愛的兒子曹沖,曹沖天資聰慧,小小年紀就留下了曹沖稱象和智救庫吏的故事。另外一個是年長曹沖四歲的周不疑,荊州零陵人,少有異才,聰明敏達。兩人相識於許都,也許都有異於同齡人的聰慧,兩人惺惺相惜,關係相當好。
周不疑是荊州別駕劉先的外甥,劉先是堅定的挺曹派,在曹操兵臨荊州之前就曾勸劉表歸降。赤壁之戰前他曾出使許都,在朝堂上駁斥曹操對劉表的責難,使曹操無言以對。(網上很多文章要麼說周不疑是劉琮歸降後到了許都的,要麼就是說赤壁之戰後到許都的,這是錯誤的:曹沖死於208年5月,曹操208年7月南下荊州,8月劉表病死,9月劉琮投降,隨後才是赤壁之戰。真實的情況應該是劉先出使許都時帶上周不疑一起去的,因為劉先在荊州當地都找不到老師來教自己外甥,連名士劉巴都婉拒了,他帶周不疑去許都的目的之一很可能是求學和遍訪名師,然後周不疑就一直留在了許都)。
在所有的兒子裡面,曹操最喜歡曹沖,把他當做繼位人來培養的。他提前為曹沖準備了輔佐班底:一是把女兒許配給周不疑(被婉拒了),二是讓司馬懿出任曹沖的老師(雖然司馬懿百般推辭最後還是接受了,僅僅當了幾天老師,曹沖就死了)。
如果歷史順利這樣發展下去,上有曹操的支持,下有周不疑和司馬懿等一班班底的輔佐,曹沖即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那就沒曹丕什麼什麼事了。可是上天跟所有人開了個玩笑,就在曹操南下荊州之前,13歲的曹沖重病夭折了。曹沖的死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最得利的是曹丕,最失意的就是周不疑了,曹沖死後沒多久,曹操就打算殺掉周不疑,為此曹丕還跑去求過情,結果曹操說了一句「此人非汝所能駕御也。」,估計曹操自己也覺得以這種「莫須有」的罪名殺一個當時毫無威脅的17歲少年實在是講不過去,所以曹操是派刺客把周不疑刺殺掉。
怎麼說曹操也是英明神武的一代梟雄,為何會如此忌憚一個年紀17歲的少年?細細想來,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零陵先賢傳》曾記載:「太祖攻柳城不下,圖畫形勢,為難計策,不疑進十計,攻城即下也」,也就是說周不疑很有頂級謀士參謀的潛能,軍事謀略方面很強。曹操很明白一個頂級謀士參謀如果不是掌控在自己手上的危害性有多大,自己手下五大謀士參謀的能力他太清楚了。而且,周不疑是荊州人,和荊州那邊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自己又剛剛在赤壁之戰中大敗,周不疑沒來許都前,和劉備一方的關係也不錯,萬一哪天沒看緊,周不疑投向了劉備陣營,深知周不疑能力的曹操太明白這種危害性了,所以動了殺心。
第二,曹沖已經不在了,曹操兒子又眾多,奪嫡之爭是無法避免的了。周不疑年輕又潛力無限,一個17歲的少年就展露出過人的謀略和軍事才華,肯定是各方極力爭取和爭奪的對象,曹操此人對此又非常敏感(後面殺楊修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為了避免兒子們的互相爭鬥,曹操乾脆殺掉曹沖。
第三,道理雖然如上面所說,但總覺得缺乏說服力,這可能並不是事實的真相。曹操對有能力的謀士參謀型人才一直很看重,為何獨獨對這位17歲的少年動了殺心?赤壁之戰時他也才54歲,說怕曹丕不能駕馭周不疑也是有點搞笑,曹操自己還在,手下也是人才濟濟,一個17歲的少年,一無兵權,二無家世背景,怎能對他曹氏有危害?或許是有什麼真正的原因後人不知道,真相湮沒在歷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