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可謂是第一大謀士參謀,善於用兵佈陣,劉備依靠他,便從一個兵少將寡的小諸侯,慢慢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建立起了蜀國政權。然而,諸葛亮本身卻存在一個致命缺陷,以致蜀國最終便因他日漸衰落,率先亡國。
大詩人杜甫有云:「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緬懷諸葛亮的。的確,諸葛亮復興漢室的雄心令人感歎,主政二十餘年從未有過謀逆之心令人欽佩。不過,這一切卻不能掩蓋住這位千古一相的致命缺點。
劉備三顧茅廬,這才將諸葛亮請了出來。經過十餘年悉心培養,臨終前劉備托孤,不但將自己的兒子劉禪的性命交給了諸葛亮,也將蜀漢帝國的江山托付給了他。劉備的遺願是什麼?不外乎兩條。一是保持蜀漢江山長久生存下去,二是盡力實現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出的戰略構想——復興漢室。
作為患難與共二十載的戰友,劉備對諸葛亮有何告誡呢?有的。這一點從他對諸葛亮的這番話中就可以體現出來。《三國誌?馬良傳》中提到,劉備在臨終前曾對諸葛亮提起了時任越雋太守的馬謖:「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對此,諸葛亮又是什麼態度呢?「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沒把劉備的臨終囑托當回事兒。結果,一出祁山時違背眾意,讓毫無作戰經驗的馬謖鎮守街亭。最終兵敗街亭,導致諸葛亮精心策劃多年、最有希望成功的北伐功虧一簣。
如果說馬謖的這個例子是諸葛亮看人不准、用人失敗的開端的話,在接下來的六年間,他的錯誤又連續犯了三次。
首先是他看錯了楊儀。楊儀是蜀漢人才不假,但為人性情急躁狹隘。諸葛亮雖為將其作為自己的繼位人培養,但卻依然加以重用。結果造成楊儀依仗有諸葛亮撐腰,有恃無恐,經常與蜀漢後期最出色的將領魏延發生口角,差點鬧出人命。每當這個時候,諸葛亮卻又拿不出辦法來解決問題。這事情一拖再拖,直到諸葛亮去世仍未解決。其結果楊儀與魏延發生火拚,一文一武先後斃命,對原本就人才稀少的蜀漢政權帶來了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
其次,他看錯了費禕。諸葛亮病逝前交待後事,費禕是在場的。對於楊儀與魏延之間的矛盾,費禕一清二楚。但當費禕來到魏延軍營,面對毫不知情的魏延,並未將真實情況告訴魏延,而是隨便撒了個謊,然後騎馬便跑。他這一跑,楊儀與魏延之間的火拚就變得在所難免了。
諸葛亮病逝後,蔣琬主政。他根據蜀漢連年征戰,國力疲憊的現狀,改變了諸葛亮時期主動出擊的做法,在邊境地區採用積極防禦、伺機進攻的策略應付來自曹魏的襲擊。這一舉措也使得經歷了六年之久、疲憊不堪的蜀漢得到了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等到費禕繼任時,曹魏的局勢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先是曹爽與司馬懿爭權,逼得司馬懿裝病不出,之後高平陵事變爆發,曹魏內部不穩。而費禕不但沒有抓住時機,卻反對姜維提出的大規模進攻曹魏的計劃,還對姜維的軍事行動並諸多限制。喪失了諸葛亮去世後北伐的最好時機。
至於諸葛亮親自選定的軍事繼位人姜維,更是令人大失所望。自投靠蜀漢後,短短幾年光景,姜維已經成了蜀漢最高層將領之一。在費禕死後,成了蜀漢軍事統帥。姜維先後發動九次北伐戰爭,都沒有達到佔據雍涼、威脅中原的效果,從戰略上看是失敗的。加上蜀漢國力弱小,無法與經濟、軍事都佔有絕對優勢的曹魏相提並論,給蜀漢帶來的是國力進一步衰落。同時,姜維改變了諸葛亮在世時期的漢中防禦體系,直接導致鄧艾長驅直入,兵臨成都城下。
諸葛亮,在蜀漢帝國承上啟下,但他也有個致命缺陷:選人的眼光遠遠不及先主劉備,他所選擇的繼位人都未能針對實際情況採取適時有效的應對策略,這也導致了蜀漢在三國中第一個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