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草船借箭憑借什麼獲得成功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草船借箭憑借什麼獲得成功

歷史上的諸葛亮

歷史上的諸葛亮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有本事,人非聖賢,更何況諸葛亮也不是神仙,沒有孫悟空的能耐,也沒有三頭六臂。諸葛亮只是凡人一個,比一般人多了一點聰明一點能幹一點時機罷了。

劉備三顧茅廬圖

諸葛亮出身並不富貴,也不是家中的大兒子,也不是受寵的小兒子。傳說諸葛亮有一些懼內,他有一個老婆叫做黃月英,長得並不漂亮,但是他的賢內助。

歷史上的諸葛亮只是一個書生,沒有書裡面描寫的那麼不食人間煙火,草船借箭的故事影響太大,諸葛亮已經被神化了。歷史上周瑜特別的帥,是三國有名的美男子,諸葛亮不如周瑜優秀,也不如周瑜帥。

歷史上的諸葛亮的確對劉備的稱霸事業作用很大,幫助劉備立穩腳跟,三國對峙,三足鼎立。而且在歷史上,劉備也的確把兒子交給了諸葛亮,劉備當初假惺惺的告訴諸葛亮說自己死了之後要諸葛亮做皇帝,諸葛亮怎麼可能在劉備面前說這個,因此當即表示,自己一定會盡心輔佐劉備的兒子。劉備的兒子,是蜀漢的末代君主劉禪,劉禪在諸葛亮死後不久便亡國了。

人有生老病死,諸葛亮也不例外,諸葛亮死在征戰之中,其實也算是年紀大了過勞而死。但是諸葛亮的人格魅力很大,人們都很喜歡他,百姓也很敬愛他。諸葛亮死後,大家都非常的難過。時至今日,四川仍有許多百姓喜歡戴白頭巾紀念他。

諸葛亮草船借箭歇後語

草船借箭是根據我國著名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改寫的,是一篇耳熟能詳的歷史智謀小故事。主要就是講諸葛亮不怕周瑜的刁難,三日內巧妙的造出十萬支箭。就這樣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廣為流傳,並且,也產生了許多關於草船借箭的歇後語,方便後人學習記憶。

草船借箭圖

比如說: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諸葛亮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可以說,這些歇後語完美地把草船借箭的故事表述出來。例如:草船借箭——有誤(霧),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這兩句正是體現了諸葛亮草船借箭能夠成功的原因,諸葛亮是向曹操的大軍巧妙的借箭。諸葛亮是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人,他要就算好三天後將會有大霧。所以,諸葛亮就利用有霧的天氣,在船上扎上稻草人,向曹營駛去,而曹營這邊只看到有許多敵軍打入並且船上也有很多士兵(稻草人)於是就開工放箭,這樣一來,稻草人上就全部是弓箭了。也就是說,諸葛亮利用有霧的天氣,又摸清楚敵軍的作戰心理,所以才能成功。草船借箭帶來的影響也是可以用歇後語表述的,比如說:諸葛亮草船借箭——滿載而歸,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有把握等等,這些歇後語一方面向我們講述了諸葛亮草船借箭之後的結果,當然是借到了很多的弓箭,並且不浪費一兵一卒就能成功,完全就是坐享其成。另外,也讓我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諸葛亮的才能,在周瑜施加壓力的情況下,諸葛亮平穩淡定,彷彿早已把控全局,是很有把握的。

諸葛亮借東風

諸葛亮借東風指的是孫劉聯軍打敗曹操的戰爭裡東風助火攻的故事。建安十三年十一月,曹操率兵南下,準備攻打孫權。東吳領地有長江之險作為天然屏障,曹操攻打東吳必須過江。

諸葛亮像

曹軍多是北方騎馬兵士,不擅水戰,曹操命人把軍船固定連鎖在一起以防船面搖晃,曹部下有人擔心萬一孫權用火攻怎麼辦,曹操卻說,江南冬天只刮西北風,如果火攻,根據地理方位只會燒到孫權他們自己營地,反而更有利於曹軍。

孫劉這邊,東吳大將周瑜嫉妒諸葛亮才能,故意刁難,要求諸葛亮三日內籌備十萬隻箭。諸葛亮卻使一妙計,利用稻草人夜裡行船至曹營附近,曹軍放箭皆落稻草人身上,如此借得十萬隻箭。而後周瑜和諸葛亮看到曹操軍船相連皆想到火攻曹軍,可是周瑜卻苦於風向的難題。此時諸葛亮告之周瑜,築七星壇,作法可借來東風。果然,三日之內,江面刮起東南大風,大火借勢燒燬曹軍船。曹操大敗,逃回北方。

借東風的故事被廣為流傳,後來還有了一個相關的歇後語,諸葛亮借東風將計就計,金蟬脫殼。

關於借東風的真實性爭議頗多,有的認為諸葛亮故弄玄虛的,有的認為諸葛亮善觀天象,料事如神,至於為何神壇作法是為了提高自己在孫權心中的形象,提升劉備在孫權心裡的地位,為以後聯合東吳作準備。但為何曹軍不熟悉天文氣象,不懂江南氣候,還有如何借到東風在很多學者心裡仍然是一個迷。

諸葛亮名言

自古以來,文人騷客多發感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經得住歲月洗禮的,就成了我們今天口耳相傳的名言警句,在這點上,諸葛亮也不例外,雖然諸葛亮其人的赫赫功績很大一部分顯現在硝煙四起的戰場上,但不可否認的是,他首先是漢末名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讀書人。

諸葛亮劇照

而提起諸葛先生所說的名言警句,世人腦中浮現的,都是《出師表》中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它是諸葛亮短暫的五十四年政治生涯的真實寫照,但說到為人處世,諸葛亮自己所奉行的當是他曾經說過的這樣一句話。

其一,勿以身貴而賤人,它的大意是說,一個人立於世,不要膚淺的因為自己出身高貴或居處高位就輕賤了旁人。眾所周知,諸葛亮出生顯赫,但他並沒有顯示出一絲一毫的貴族子弟的做派,他躬耕南陽,隱居山野,粗茶淡飯同樣自在無憂;他知人善用,任人唯賢,徐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君子立身於世的準則,他用一生在實踐。

其二,勿以獨見而為重,不要因為自己意見獨特就聽不進別人的意見,要以大局為重。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為人處世,兼聽方可集眾人之長,縱觀全局,做出審慎正確的決定,如果說火燒赤壁,大敗曹軍是這句話的正面佐證,那麼也不難發現,從諸葛亮踏上政治舞台到他病逝五丈原,他的行事從未逾越此矩。

其三,勿以功能而失信,不能因為自己取得了成功或者有所成就就失去忠信誠實的品質。自古以來,驕兵必敗,唯有守住初心者,方能得始終。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