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舌戰群儒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劉備和諸葛亮在當陽長阪潰逃的路上,遇到了孫權派來的魯肅。劉備放棄了退到江陵的打算,同魯肅斜趨漢津中,與關羽的船隻相會。渡過了沔水(即漢水),遇到劉表的長子江夏太守劉琦領兵一萬多人前來,便與劉琦共至夏口。魯肅勸劉備聯結孫權,劉備從之,進駐鄂縣之樊口,派諸葛亮隨魯肅共同到東吳的柴桑田,會見了屯兵在那裡的孫權,共商聯合杭曹大計。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敘述了諸葛亮到柴桑後,與孫權君臣會談的情況。大意是:到了柴桑,魯肅請諸葛亮在館驛中暫歇,先自往見孫權。這時孫權接到了曹操的檄(席xi)文,內容略為:「今統雄兵百萬,上將千員,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孫權彷徨無計,正與僚屬們在一起商議。
孫權劇照
長史張昭及眾謀士參謀都主張投降曹操,魯肅卻力排眾議,主張抵禦。次日,孫權召見諸葛亮,並請江東英俊,共同議事。諸葛亮到了那裡,早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餘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
諸葛亮逐一相見,各問姓名,施禮已畢,坐於客位。然後張昭等「群儒」,便與諸葛亮辯論起來。涉及的主題是:他們想投降曹操,極力抬高曹操,貶低劉備和諸葛亮,認為曹操難以抗拒,為他們投降曹操的主張提供根據,也順便涉及儒者治學的態度與方法等問題。
諸葛亮都一予以駁斥,對答如流,談笑風生,使一座之人盡皆失色。然後魯肅與黃蓋人,引諸葛亮去拜見孫權。諸葛亮先利用激將法,建議孫權投降曹操,把孫權的情緒激起後,便分析了形勢和利害得失,勸孫權與劉備結盟,共拒曹操。孫權大喜說:「先生之言,頓開茅塞。我意已決,更無他疑。即日商議起兵,共滅曹操。」
這段情節,雖然大的背景符合史實,但具體內容卻與史書的記載頗有出入。首先,曹操的檄文,與史書的記載有所不同。《江表傳》所著錄的曹操致書
於孫權的主要內容是:「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三國演義》卻改為:「欲與將軍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同分土地,永結盟好。」這樣一改,就使事情的性質有了變化。本來「會獵於吳「,是曹操表示要來進攻東吳,是直接恐嚇孫權,逼孫權投降的;而「會獵於江夏,共伐劉備」,還要「同分土地,永結盟好」,這就大不相同了。
如果內容真像後者所說的那樣,東吳君臣所討論的主題,便不應該是是否投降曹操的問題,而應該是是否「共伐劉備」的問題了。人家約你共伐劉備,你卻討論起「投降」的事來,豈非偷換概念,文不對題嗎?固然所謂「共伐劉備」,也有逼使孫權就範的含義。但那在性質上,至少是在程度上,畢竟是有很大區別的,東吳君臣也就不會如此人心惶惶,大有不可終日之感了。
孫權劇照
故事於史無據
其次,史書上並沒有所謂「舌戰群儒」的記載,《三國誌諸葛亮傳》只記載了諸葛亮和孫權的對話,未及其他。當然,諸葛亮既然到了東吳,總該與孫權的臣僚們有所接觸,少不了要互相交換意見,彼此進行論難的;但史書上既然沒有記載,我們也就不知其真相了。《三國誌平話》寫有諸葛亮在孫權面前駁斥張昭、吳危(按:史無其人)的內容,非常簡略,可以看作是「舌戰群儒」故事的雛形。
《三國演義》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增飾創作,場面宏大,出場人物眾多,稱得起是大手筆。而從史學的角度來看,其中的一部分內容,既沒有真實性,又沒有合理性。《三國演義》說在座的有二十餘人,有名有姓的有張昭、顧雍、虞翻、步騭(至zhi)薛綜、陸績、嚴睃、程德樞(程秉)、張溫、駱統等十人,其中顧雍、張溫和駱統三個人沒有發言,發言的共有七個人。我們對照史書,發現在這十個人中,至少虞翻、薛綜、程秉、嚴睃、張溫五個人是值得研究的。
虞翻:《三國誌》中有傳。據本傳記載:他先做過富春縣甲長,後來被任為騎都尉。為人耿直,常在孫權面前犯顏諫爭,孫權對他很惱火;再加上和同僚相處也不能隨波逐流,得罪了不少人,受到許多誹謗攻擊,因而被免官流放涇縣山。被流放的時間,史無明文,大約是在這以後。但即使他當時就在座上,也不會像《三國演義》所寫的那樣吹捧曹操的。
本傳說:他作富春縣長時,曹操為司空,曾聘他作掾屬(司空府的屬吏),他很仇視曹操,並沒有去就任,揚言說:「盜跖(直zhi)欲以余財污良家耶?」可見,他把曹操比作古代大盜「盜跖」,而把自己比作「良家」,說不能讓「盜跖」用搶來的「余財」,玷污他這「良家」的清白。他對曹操的看法既然是這樣,怎麼會像《三國演義》所寫的那樣,說出「今曹公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之類為曹操張目的話來呢?:後來他被孫權流放到交州十多年,七十歲時死在那裡。
虞翻劇照
薛綜:《三國誌》中有傳。據本傳記載:他是沛郡人,少年時隨同族人避難交州。交州的當權人物士燮(謝xie)歸附孫權後,徵聘薛綜當了五官中郎將、合浦、交趾太守。士燮歸附孫權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薛綜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將、合浦、交趾太守,就在這一年。
而諸葛亮赴東吳見孫權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即薛綜出仕的二年以前,此時薛綜還在交州避難,怎麼能在「群儒」的座上和諸葛亮辯論呢?就是在二年以後他出仕了,也是在交州當官,經常住在交州,很少回朝的。後來才調回朝中,官至選曹尚書,太子太傳。
薛綜劇照
程秉(字德樞):《三國誌》中有傳。本傳說:他是汝南郡人,以後避亂交州,被士燮任命為長史。孫權聽說他是位名儒,禮聘回吳,拜官太子太傅。按:孫權在魏黃初二年(公元221)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當年孫登被立為太子。
所以孫權召程秉回來任太子太傳,最早也不過是這一年的事。是所謂諸葛亮「舌戰群儒」十三年以後的事。十三年以前,他還在交州,怎麼能在座和諸葛亮辯論呢?
嚴睃:《三國誌》中有傳。本傳說:他是彭城人。性情樸直純厚,好對人提出忠告,總想對人有所補益。當時任騎都尉,從事中郎。孫權稱帝后,曾任尉衛,出使過蜀國,當時身為蜀國丞相的諸葛亮對他很友善。
從嚴睃的性格和修養,以及後來出使蜀國時諸葛亮對他很友善等情況來看,當時就是他在座,也不會對諸葛亮說出太尖刻的話。而《三國演義》卻寫他在座上說:「孔明之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諸葛亮也回敬他「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等等,恐怕是不會符合事實的。
嚴睃劇照
張溫:《三國誌》中有傳。據本傳記載:他任議郎,選曹尚書時,顧雍正任太常之職。
而據《顧雍傳》記載:顧雍任太常是吳黃武四年(公元225),是諸葛亮到柴桑十七年以後的事。諸葛亮到柴桑那年,張溫才十五六歲,還沒有出仕,怎能作為「群儒」之一坐在那裡呢?
張溫劇照
《三國演義》筆下的這一場唇槍舌劍,寫得相當精彩,充分表現了諸葛亮的智慧、口才和應變能力:但核之史實,卻是經不起推敲的。
這是因為作者在虛構情節時,沒有以嚴謹的態度考證史實所致。這就不能不使我們感到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