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最後究竟有沒有被孔明斬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馬謖最後究竟有沒有被孔明斬殺

關於諸葛亮是否有斬馬謖的事情,很多人持有異議,當時馬謖戰敗回到大營之後就被人關押到了牢中然後押解回蜀中進行審判。關於揮淚斬馬謖的橋段最初開始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小說作品都是經過藝術加工的,真實的諸葛亮和馬謖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

在《向朗傳》中有關於這段歷史的描述,當時丞相長史是向朗,而馬謖跟向朗關係好。向朗知道馬謖沒有投案自首畏罪潛逃,被牽連免去官職,無所事事十餘年,一直到諸葛亮死候他的境遇才有好轉。還有就是馬謖死之前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讓他照顧好一家老小,而如果是諸葛亮斬的馬謖,馬謖完全有機會和諸葛亮當面說這一番話,這件事情從側面反映出馬謖是知道自己死前沒有機會和諸葛亮見面了,只能用書信託孤,他已經被押解回蜀中,在大軍班師回朝之前就會受到審判。

歷史上都知道馬謖死了,但是如何處死不知道,從《諸葛亮傳》和《王平傳》都寫出了這段歷史。馬謖傳中寫馬謖最後的結局是病死在獄中,所以他不會是死在諸葛亮手下。

綜合以上史料可以得出,馬謖雖然犯了大錯,但是諸葛亮愛才之心,不會親自動手,只是把他弄到了牢中,最後馬謖死在了那裡也不知道是不是會讓諸葛亮感到悲傷。馬謖死了之後,諸葛亮把馬謖的兒子視如己出,照顧他妻小,盡自己最後的義務來減少內心的愧對。

三國蜀國將軍馬謖個人資料簡介

馬謖,三國時期蜀漢的將領,生於190年,卒於228年,享年39歲。字幼常,襄陽宜城人(今為湖北宜城南),為三國時期蜀漢侍中馬良之弟。馬謖共有兄弟五人,並在五人中年齡最小,但五兄弟個個都才氣過人,被人們稱為「馬氏五常」。

馬謖原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進入蜀國,曾相繼擔任過綿竹縣令、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之職。又憑藉著他過人的軍事天資和謀略深得蜀國丞相諸葛亮的器重與喜愛,他們倆人時常一起討論軍事謀略,甚至時常從白天到黑夜,倆人忘乎所以。

而劉備對馬謖的評價與諸葛亮截然不同,在劉備臨終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劉備對馬謖如此評價並且告誡諸葛亮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以把重要的任務交託於他,並且要對他多加考察。而諸葛亮卻不這麼認為,違背了劉備的話,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不顧眾人的反對,將馬謖任命為北伐魏國的先鋒,予其以大任,但由於馬謖違背諸葛亮的作戰計劃,不聽旁人勸諫,一意孤行,導致了這場戰爭以失敗告終。馬謖因此也獲罪,被諸葛亮揮淚斬首,年僅39歲。

雖然馬謖為人言語浮誇超過其實,但是他也有一定的才氣這是不可置否的,在諸葛亮南征孟獲之時,馬謖就以其過人之才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將為下」的戰略方針,使諸葛亮在南征孟獲中大獲全勝。

三國蜀將馬謖失街亭的故事

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後,經過兩年的準備,開始決定尋找時機進攻魏國。諸葛亮首先利用聲東擊西的方法使魏國放鬆警惕,在魏國毫無準備的時候讓他措手不及而大敗。在此之前,蜀國士兵經過嚴格的訓練,士氣十分旺盛,而魏國以為蜀國近幾年沒有什麼動靜便放鬆了警惕,同時魏國的魏文帝曹丕病逝不久,諸葛亮乘此機會決定突然襲擊魏國。

雖然劉備在臨逝時對諸葛亮有所囑托,告訴他馬謖言語浮誇,說話超過其實際才能,不可委以重任,並且需要對他多加考察。但是從諸葛亮看來,馬謖有過人的才氣和抱負,看過不少的兵書,也在戰爭決策中出過不少的好主意,所以對他十分信任。所以在北伐時,諸葛亮選擇不用舊將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是決定將馬謖作為本次攻打魏國祁山佔領街亭的將領,王平作為副將領來協助他。

馬謖和王平帶領人馬來到街亭後,不顧王平的勸說和諸葛亮要堅守池城,穩紮營壘的囑咐,堅持要在缺水的山上紮營。而魏國的將領張郃看到馬謖將營紮在山上便下令將馬謖的兵力包圍,在山下築好營壘。由於被魏國兵力包圍,蜀軍無法下山,不就便缺水斷糧,軍心大亂。魏軍乘此發動進攻,馬謖領導的蜀軍四處逃竄,馬謖也無法抵抗,殺出重圍後逃跑。自此,街亭失守,同時也失去了很多兵力,蜀國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據點。

馬謖失街亭的原因都有哪些

馬謖,三國時期蜀國膾炙人口的官員將領,追隨於劉備,但在失街亭之後馬謖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馬謖由於其過人的才氣,擁有著完備的軍事謀略和作戰計劃部署,深受諸葛亮的欣賞,兩人常常從白天交談到晚上。兩人的深切交談使得彼此的瞭解也由淺至深,在諸葛亮看來馬謖是一個可用之才,而在劉備看來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在臨終前劉備也不忘叮囑諸葛亮,但是諸葛亮一意孤行認為劉備說的並不是對的。諸葛亮錯信馬謖,也是造成馬謖失街亭的原因之一。

在劉備去世後,劉禪成為後主,在諸葛亮上諫《出師表》後,將平定中原的重任交託於自己的身上。由於諸葛亮一向器重馬謖,便將馬謖提拔為守街亭的主要將領,帶領軍隊據守城邑。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馬謖違背諸葛亮的作戰計劃,擅作主張放棄水源將兵力登上南山據守駐紮而放棄據守山下的城邑,任王平多次規勸馬謖都不改變主意。

敵方到達後包圍山上又採取措施斷絕山上的水源,沒過多久,馬謖的兵力由於缺水斷糧軍心不穩,敵方便乘此大舉進攻,馬謖的士兵四處潰逃,潰不成軍。王平見此情況命令自己的士兵鳴鼓自守使得敵方懷疑有埋伏而不敢進逼,王平也乘此有時間收拾殘軍並且率領殘軍撤回。由此,馬謖守街亭大敗,而馬謖失街亭的重要原因也正是他的用兵不利,沒有將兵力用在刀刃上,缺乏實際作戰的經驗,只是擅長於紙上談兵。馬謖失街亭的原因也成為後世談論之事。

臥龍諸葛亮為什麼會罵馬謖

馬謖由於擁有過人的才華和名氣頗受諸葛亮的喜愛,加之諸葛亮和馬謖是親戚關係,所以諸葛亮將馬謖視之為左膀右臂。所以在諸葛亮籌劃平定中原之時挺看重馬謖,同時馬謖自告奮勇要出兵守街亭,還下了軍令狀,若守街亭失敗就處死,諸葛亮看在馬謖如此志在必得雄心壯志加之對他的喜愛便答應了馬謖的要求。

但在守街亭過程中馬謖沒有遵守諸葛亮的安排,也不聽王平的勸說,將兵駐紮在山上,而敵人乘此在山下駐紮,導致最後缺糧斷水,兵敗全退。而馬謖任務的失敗就意味著他要履行他的諾言——處死,而諸葛亮雖十分憐愛馬謖,但為了穩定軍心諸葛亮不得已只能將馬謖處死。在其戰敗歸來之時,馬謖自縛跪在諸葛亮面前,在軍帳中諸葛亮對馬謖大發雷霆。

在《三國演義》電視劇中的這一幕,現今這段諸葛亮罵馬謖的視頻變成了各地方言罵人的集錦,該段視頻有各種不同地區當地方言的配音剪輯。剛開始是有人將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片段配音成豫東方言版的「諸葛亮怒斥竄貨」,這段視頻形象生動幽默詼諧,加之反映了市場的競爭現狀,受到上萬次的點播,迅速在網絡上躥紅,同時也在網上捲起了該段視頻各地方言配音的浪潮,各地網友曬出家鄉的文化特色,現今網上有著各式各樣的地方方言的配音,有四川巴中的、重慶的、合肥的等等。

孔明為什麼會選擇馬謖守街亭

無論是從北伐的目的還是從整肅軍紀,馬謖都必須要死,諸葛亮殺馬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殺掉馬謖能夠換取全軍繼續北伐的腳步,這筆買賣還是很划算的。

諸葛亮六出祁山問鼎中原絕對不是要一直打到中原,因為曹魏的勢力太大了,這點諸葛亮很清楚,他知道蜀國和魏國的差距,光復漢室只是諸葛亮的一個響亮的口號罷了,真正要是出去,連長安城的大門都不一定能見到,但是他還是堅持要北伐了。這首先是因為北伐能夠轉移國內矛盾,並且藉機能夠奪了李嚴魏延的權利,所以諸葛亮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同意魏延的子午谷的計策,北伐之路是諸葛亮的一步好棋。

司馬懿是一個好對付的人麼?肯定不是,它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是諸葛亮沒有派魏延趙雲或者是姜維而是選了馬謖。

我們都知道馬謖是諸葛亮的心腹之一,不管能力怎麼樣,人家忠心耿耿呀,他拍馬謖去就是為了在軍隊中安插自己的棋子,然後排擠魏延的人。有人說諸葛亮是一個心胸廣闊的人,但是看看他怎麼對待李嚴的。再加上馬謖表現的並不弱,他的計策平定了南中,反間計對付司馬懿,他對馬謖能夠守住接聽還是抱有很大信心的,因此不在乎劉備死前的囑托。

在街亭失守之後,蔣琬用晉文公的話來回答諸葛亮關於馬謖如何處置的問題,其實諸葛亮心裡也明白,魏延等人就等著這個機會呢,如果馬謖不死,難做的就是諸葛亮。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