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是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向來對他深為器重,每次接見談論,從白天到黑夜。馬謖在諸葛亮北伐時,因違背諸葛亮作戰指令,而導致街亭失守,撤軍後被諸葛亮斬首。
馬謖是三國有爭議的人物。劉備認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評價為「匡世奇才」。後馬謖剛愎自用,街亭失守,使得一向倚重馬謖的諸葛亮對其有所疑惑。在人們心目中,馬謖幾乎成了「言過其實」「紙上談兵」代名詞。而真實的馬謖,其實是一個難得的高級參謀和戰略型人才。
據史載:馬謖自幼熟知兵法,才氣過人。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軍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談,徹夜謀劃。針對南人難以馴服的特點,馬謖提出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攻心策略。這一策略被諸葛亮實施為「七擒孟獲」,保證了南方邊境的長治久安。針對蜀國「兵馬疲蔽」,民怨沸騰,馬謖適時提出「只宜存恤,不宜遠征」的休養策略。北伐前夕,靠馬謖的計謀,諸葛亮成功地離間魏國曹睿、司馬懿君臣,為北伐奠定了勝利基礎,才使得諸葛亮敗夏侯,收姜維,破羌兵,滅王郎,緊接著連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舉國震驚。
善於小征小戰的能手不一定是個運籌帷幄的將軍,一個運籌帷幄的將軍也不可能是個能征善戰的將士。漢高祖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人各有其才,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方面 ,馬謖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高參。
正如毛澤東思想裡,包含著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思想一樣,諸葛亮的智謀,很大一部分裡包容了馬謖的聰明和智慧。「三個臭裨將,頂個諸葛亮」的典故,就說明了這一點。在群體皆曰馬謖該殺的時候,參軍蔣琬說:「昔楚殺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謀之臣,豈不可惜乎?」劉禪更為冷靜,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
事情的發展,恰恰證實了蔣琬的「冷靜」的正確。馬謖死後,諸葛亮用兵打仗遠不如以前,原因就在於身邊缺少了善於謀劃的智囊型人才。因為少了心腹馬謖參與,晚年的諸葛亮食少事繁,事事躬親,最後淒慘地勞累而死。以至於臨死之時,諸葛亮發出了「吾遍察諸將,皆無人可授」的悲歎,可見諸葛亮對馬謖情有獨衷。
因而,諸葛亮評價馬謖「匡世奇才」並不過分。過分的是作為上級領導的諸葛亮明知馬謖缺少一線的經驗,卻不顧眾人的反對,違反常規,硬要馬謖這個機關兵一線掛職鍛煉。培養人才的主觀願望是好的,但好心辦壞事,結果導致人才嚴重錯位 。
出任先鋒總司令一職,理應由久經沙場的老將魏延、吳懿、趙雲等人擔當。諸葛亮不顧眾人的反對,「逆天行事」,一意孤行,讓一個沒有實戰經驗的機關兵擔任先鋒軍總司令,同魏國著名將領司馬懿的大軍對陣,顯然有點以卵擊石的味道。由於魏軍來勢兇猛,東線老將趙雲尚且抵擋不住,馬謖失街亭亦勢所難免。
諸葛亮聽不進馬謖「不宜遠征」的忠告,楞是以弱謀強,即便不失街亭,諸葛亮也不會有大作為。街亭失陷與其說是馬謖咎由自取,倒不如說是諸葛亮戰略失誤的必定。馬謖的悲劇,一定程度地掩蓋了諸葛亮戰略失誤的悲劇,使一代悲劇的製造者成為一個完人。追究馬謖錯位悲劇的社會根源,就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失街亭之前,劉備、諸葛亮為了調動將領的積極性,偏愛刺激法。激將法在激勵人才自我表現的同時,也助長了將領們不切實際地好大喜功傾向。
關羽、趙雲、黃忠、魏延等人為了搶頭功,也都有動輒拿人頭擔保搶簽軍令狀的經歷。成事,簽訂者大撈資本;敗事,也沒有人認真追究。所以,在一定程度地助長了盲目簽訂責任狀的惡習。受大氣候的影響,作為沒有一線資歷的馬謖,比任何蜀將都急於撈取一線的資本,加上馬謖同諸葛亮非同一般的關係,錯位的馬謖「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也就不足為奇了。
憑著多年默默無聞地為諸葛亮甘當綠葉這一情份,事前事後的馬謖都沒有預料到諸葛亮會對自己依法處置。而事實上的諸葛亮,也並非不想從寬處理馬謖,只是自己違規拔謖,將軍們多有情緒和猜疑。在 斬或留 問題上,眾將官不滿情緒無疑成了諸葛亮執法的準繩。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與其說是執法嚴明,倒不如說不得已形勢下的無奈之舉。
張心陽說:「在中國官場似有一種『責文化』就是從部署一項工作任務開始,就言必稱『不成任務,我拿你是問』,『拿不下城池,就提頭來見』。他將一切責任推給下級,而從不檢驗自己的決策是否周密。」一旦下級圓滿完成任務,便是自己英明果斷,否則便是下級剛愎自用,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在獨裁製度下,人才錯位的始作俑者是他的上級。事業的成敗往往並不取決於人才的得失,而在於人才的有效使用。世上只有錯位的人,但沒有無用的才,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使用量材使用人才。
劉邦在評價張良、蕭何、韓信等人才,說過:「此三這,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得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假若諸葛亮真能做到知人善任,各得其所,怕馬謖、魏延、李嚴、楊儀等人才也不會是因錯位而落到悲慘淒涼的結局。如果董卓、袁紹、曹爽善待謀士參謀,不搞越俎代庖的話,怕三國的歷史將會改寫。
趙括錯位,導致四十七萬趙國子弟兵,被殺的被殺,活埋的活埋,重大事故,難道問題的根源僅僅是趙括紙上談兵緣故嗎?!避諱領導重大責任而不追究而專門干「捨卒保帥」的勾當,是我們歷史悲劇的悲劇,也我們不斷重複歷史悲劇的根源。解放後,幾十萬知識分子被打成右派,接受人民的再教育,難道這麼多人錯位也應該由知識分子承擔嗎?!馬謖該死,罪在錯位。假如因為馬謖錯位,而把他的功績一筆勾銷,顯然不是公正地看待歷史人物。為何在我們眼裡只有失街亭的馬謖,而沒有智慧過人的馬謖呢?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段著名的「揮淚斬馬謖」的情節,在諸葛亮北伐過程中,由於馬謖的大意失街亭,使得本來全線優勢的蜀軍瞬間轉為劣勢,幸得諸葛亮使空城計嚇走了司馬懿的大軍,蜀軍才避免了崩盤的命運。此戰之後,雖然諸葛亮本人對馬謖是十分喜愛,但立下軍令狀的馬謖最終被處死。
不過,如果我們從三國歷史全局的角度上來分析,諸葛亮在劉備陣營處理的高級將領嚴重違反軍令的事件卻並不單單只有馬謖這一次。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也曾經有多次違反軍令的情況,尤其是關羽,在赤壁之戰中由於個人的原因,私自放走了處於絕境中的曹操,使得本該被徹底消滅的曹操逃出生天。
按道理講,馬謖的失敗尚且還屬於自大與無能,他並沒有讓蜀軍失敗的主觀意願,而關羽的行為則是有意為之,知法犯法。從客觀上來看,似乎關羽的罪名更大。但是結果我們已經知道了,關羽毫髮無傷,馬謖卻做了刀下鬼。這裡許多人就會疑惑了,一向「公正無私」的諸葛亮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看似不合理的行為呢?背後必定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其一,在於對戰爭全局的影響上,關羽是否放走曹操,並不會改變赤壁之戰曹操戰敗的結局。從戰略上將,消滅曹操軍隊的有生力量,迫使曹操暫時放棄南進的打算,是赤壁之戰的主要目標,而當時,這個目的已經達到,曹操的生死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況且,由於當時劉備的實力孱弱不堪,殺掉關羽這個重要的戰鬥力無疑是自毀長城的舉動。
而馬謖失街亭,卻是直接導致了諸葛亮首次北伐的失敗,無論對朝廷、對軍隊、對百姓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從這次北伐失敗之後諸葛亮主動自貶就可見一斑。因此,必須要將馬謖處死,以安定軍心與民心,也有利於日後北伐行動的繼續實施。
其二,在受處罰對象的地位上,關羽張飛與馬謖也是有著天壤之別。作為君主劉備的結拜兄弟,關羽的地位是極其高的,受重視程度事實上是高於諸葛亮的。如果諸葛亮貿然做出處死關羽的舉動,無疑是直接與自己的君主叫板,這樣的事情以諸葛亮的智商是肯定會考慮到的,因而在關羽知法犯法時,諸葛亮就僅僅是做個樣子,在劉備出手阻攔後就順水推舟地放過了關羽,既彰顯了軍法的嚴明,又不至於得罪蜀國的統治核心。
反觀馬謖,他就沒這麼多保命的籌碼了,他的身份只是一個普通的參謀,殺掉他並不會觸及太多的高層利益。況且諸葛亮與馬謖關係甚好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劉備甚至提醒過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如果諸葛亮這時偏袒馬謖,勢必會影響自己在蜀國的地位以及丞相的威望。所以,最後的結果便是諸葛亮雖然不捨,但也只得揮淚下令斬馬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