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的結局是什麼 馬謖真的是被諸葛亮斬殺的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馬謖的結局是什麼 馬謖真的是被諸葛亮斬殺的嗎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揮淚斬馬謖,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提起「馬謖」這個名字,稍微瞭解三國的朋友們可能就會想起馬謖因為失街亭而被諸葛亮揮淚斬殺,彷彿馬謖一生就只幹了這一件事情,這也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對其的一個印象。然而其實所謂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只能稱得上是一個馬謖的「主流」結局,民間依然有著一些不同的看法。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

蜀漢丞相諸葛亮任用他為參軍。因為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所以諸葛亮向來對他深為器重,所以即使劉備臨終之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諸葛亮也沒有在意,每次接見馬謖的時候,都能和他從白天談論到黑夜。

從上述的史實來看,諸葛亮確實是非常看重馬謖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前後對比一番,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個結局就顯得很有戲劇張力了。

我們不妨先來復盤一下這個主流結局。

建興六年,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國。當時他的身邊有魏延、吳壹等久經戰場的老將,眾人都認為應當讓他們當先鋒,然而諸葛亮並未聽從眾人意見,自說自話反其道而行之,提拔了馬謖,任命馬謖為先鋒,統領各軍前行。禍端其實早在一開始就已經埋下。

當然最終街亭大敗的根本問題還是出在馬謖身上,但凡他能聽從指揮,可能都不會落到最後這番境地。

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作戰部署,放棄水源將部隊駐紮在南山上,致使部隊分置調度混亂,還因仗恃南山的地勢,不在山下據守城邑。魏國的張郃斷絕馬謖取水的道路,發動進攻並大敗馬謖,馬謖的士兵敗逃四散。諸葛亮進軍沒有落腳據點,只得攻取西縣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漢中。諸葛亮回軍後,將馬謖連同與之一起在街亭作戰的張休、李盛等全部處斬。

不過念著昔日感情,諸葛亮最後仍親自為馬謖弔喪,並且恩待他的子女們。

在這個主流結局中,諸葛亮雖將這些人都處死了,但最後依然把責任一併攬到了自己頭上,不知道他心裡有沒有一點懊悔當初沒有聽從先主劉備的話。

演義估計參考的是《三國誌》裡諸葛亮的傳記,裡面記載的正和大眾所知的這一結局相同:「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但在《三國誌》其他兩個人的傳記中,又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記載,馬謖的結局變得愈發撲朔迷離。

「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出自《三國誌·蜀書·向朗傳》。在這個結局裡,馬謖畏罪潛逃了,向朗明知卻念著往日友情知情不報,諸葛亮因此將其官職罷免。

《三國誌·蜀書·馬良傳》則記載:「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

不過再仔細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分析,似乎又是可以把這一切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時間線的:馬謖知道自己犯的是滔天大錯,因此畏罪潛逃,而向朗知情不報,事洩後導致他在家賦閒達二十年之久。但馬謖並沒有跑到天涯海角去,最終還是被緝拿歸案,諸葛亮也下令處死他了,結果還沒有來得及行刑,馬謖就先自己病故獄中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