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曹丕伐吳是在什麼時候?最後的結果如何?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期曹丕伐吳是在什麼時候?最後的結果如何?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接下來三國網小編就帶來歷史小故事,一起看看吧!

公元221年,因為孫權偷襲荊州,斬殺關羽,所以劉備發起了夷陵之戰。黃初三年(222年)正月,孫權給曹丕上書言說出兵迎敵,曹丕作《報吳王孫權書》鼓勵其殺敵。閏月,孫權破劉備於夷陵(今湖北宜都北)。孫權因解除了蜀漢的威脅,故在遣長子孫登進入曹魏為質一事上拖延再三,魏吳兩國的聯合逐漸出現貌合神離的狀況。同年十月,孫權復叛。

對於孫權的欺騙與背叛,曹丕十分惱怒,又下《伐吳詔》鼓勵將士們曰:「南征進軍,以圍江陵,多獲舟船。斬首執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表示堅決要南征孫權之意。在公元222年,曹丕三路大軍征討討伐,陣容可謂十分豪華。一方面,對於曹丕的三路大軍來說,總的兵力超過了20萬人這一大關,這在漢末三國時期,無疑是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了。另一方面,曹丕調集了九位著名將領參與伐吳之戰。那麼,問題來了,曹丕三路大軍伐吳,最後的戰績如何呢?

首先,對於魏文帝曹丕來說,在公元222年兵分三路來討伐東吳。其中,這三路大軍的主帥,分別是曹休、曹仁、曹真,也即都是曹魏宗室。對於曹魏來說,曹操生前雖然唯才是舉,但是,在曹魏武將中,最頂級的幾個官職,往往都是夏侯氏或者曹氏的武將來執掌。至於張遼、張郃等五子良將,最高只是官至車騎將軍。對於這三路大軍來說,東路以征東大將軍曹休為主沿資江而下直抵洞口要塞,麾下有張遼和臧霸兩員虎將。

在東線戰場,東吳派遣已經假節的前將軍呂范指揮五軍,以東吳水軍抵抗遠道而來的曹休。一天夜裡,暴風正好吹斷了呂范船隊的纜繩,被吹散的吳軍船隻紛紛漂到長江北岸。在此背景下,魏軍趁機出戰,斬殺吳軍數千,俘獲大量的舟船,取得大捷。緊接著,曹丕下令曹休的軍隊立即渡江,但東吳的救援船隊很快開至,收攏了散卒後退還江南。曹休命令臧霸率領萬餘人乘輕船五百追擊,攻襲徐陵,殺略吳軍數千人。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對於曹休、張遼、臧霸為核心的東路大軍,在和東吳大軍的較量中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尤其是對東吳有生力量造成了不小的殺傷。與此相對應的是,曹丕伐吳之戰中,中路大軍臨濡須口,主帥則是曹魏武將中級別最高的大司馬曹仁,麾下主要有蔣濟和常雕、王雙等人。黃初四年(吳黃武二年、223年),濡須口之戰仍在繼續,此時,曹仁擁有步騎數萬人,而吳方主帥朱桓僅有5000兵馬。

雖然曹仁經歷了南郡之戰、襄樊之戰等多場大戰的考驗。但是,在進攻東吳的過程中,曹仁這位著名將領沒有聽從蔣濟的良言,自恃兵多,堅持要分兵進攻中洲。吳方主帥朱桓,親自抵禦曹泰,並派遣將軍嚴圭抵禦常雕等人。到了三月份,朱桓大破曹泰。並且,魏軍此路的主將常雕、副將諸葛虔均被梟首,副將王雙被生擒。至此,因為曹仁的錯誤判斷和指揮,在此次戰役中,直面濡須城的曹泰一路損失已經無法統計。而魏軍進攻中洲的常雕5千人全軍覆沒,臨陣戰死的將士一千餘人,剩下三千餘人被俘,可謂損失十分慘重。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跟隨曹操征戰多年的曹仁,因為在曹丕伐吳之戰中損兵折將後,所以惱羞成怒,不久便逝世,時年五十六歲。曹仁所率領的濡須方向的魏軍由東中郎將蔣濟代領。對於曹仁的病逝,無疑是曹魏的一大損失了。至於第三路大軍,則是由曹真統帥,此戰,曹真與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率軍攻打南郡江陵縣。

在曹丕三路大軍伐吳之戰中,曹真先是擊破吳將孫盛,又與夏侯尚擊退了前來增援的諸葛瑾,奪據江陵中洲,徹底包圍江陵城。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曹真和曹休一樣,一開始也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在此基礎上,曹真命令士兵堆土山、挖地道,在城邊立起樓櫓,向城中放箭。但吳軍守將朱然指揮得當,曾攻破兩個營壘。大軍圍城六個月,吳軍糧谷將盡,卻還沒有讓曹真攻破城池。

最後,總的來說,在曹丕三路伐吳之戰中,雲集了曹休、張遼、臧霸、曹仁、蔣濟、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這九位知名武將。尤其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中,更是出場了三位(張遼、張郃、徐晃),至於另外兩位,也即樂進和於禁,一個已經去世,另一個則被曹丕羞辱去世。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對於曹魏中後期的著名將領,除了司馬懿、郭淮等人,基本上都參與到了曹丕三路伐吳之戰。一定程度上,這說明曹丕之所以發動這場戰役,不只是憤怒於孫權的背叛,甚至有藉機消滅東吳的想法。

不過,儘管曹丕調集了九大著名將領,投入了20多萬大軍,並且,曹真、曹休等諸路大捷,擊敗孫盛,大破呂范,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對此,孫權臨江拒守,幾條戰線或潰或敗,僅朱桓濡須一路擊破曹仁。但是,在關鍵時刻,曹丕勝利在望,卻不料遇到疫疾,加之朱然固守江陵,孫權乘機重新遣使納貢,雙方言和,曹丕退兵。總的來說,曹丕三路大軍,雖然距離成功非常接近,卻因為孫權一方的全力抵抗,所以只能鳴金收兵,罷手言和。在此之後,魏文帝曹丕雖然還有討伐東吳的舉動和想法,卻因為種種原因,都沒能傷及東吳的筋骨。對此,在筆者看來,這說明荊州之戰和夷陵之戰後,東吳來到了自己的巔峰,具備了單獨和曹魏一較高下的實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