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魏延。
一、演義中魏延為諸葛亮設計所殺不符合邏輯,因為不真實
《三國演義》中,大部分人物的形象和他們的行為都一脈相承。
曹操的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預示著曹操是要通過非正當手段幹大事業的;劉關張的桃園結義,預示著劉備這樣義氣之人是要被萬民擁戴的;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隆中,意味著諸葛亮將成為劉備的第一謀士參謀;孫權對周瑜的尊重,預示著他會得到手下的忠心擁戴;關羽和張飛的義氣,意味著他們心中只認劉備。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唯有魏延的結局讓人們突感意外,因為我們看到的魏延,為蜀漢忠心耿耿,從刀山血海中闖過來,一個沒有絲毫叛變跡象的大將,最後卻被諸葛亮以叛變的名義設計殺死。這讓讀者感到很突然。
於是,為了給讀者們一個交代,羅貫中只能在魏延投劉備之初,安排了一場諸葛亮殺魏延的動作。
諸葛亮一見魏延就命令刀斧手斬之,根本不理會旁邊的老大劉備。劉備問起原因,諸葛亮才說:「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諸葛亮這麼操作是為了在魏延面前立威,也使得他以後殺魏延有了合理性。
可是,除了諸葛亮初次見到魏延後就說他有反骨,在整篇的《三國演義》中,確實看不出魏延會造反,這是《三國演義》的一處尷尬。
這樣的尷尬是因為羅貫中說不出諸葛亮殺魏延的理由。而沒有理由的事,那就不是事,即是說,魏延為諸葛亮設計所殺的事經不起推敲。
二、魏延:從劉備的私家兵到拜將封侯
魏延是南陽義陽人,也就是荊州人。劉備在荊州時,魏延投入劉備麾下,並以部曲的身份跟隨劉備入川。部曲是私家親兵,不在正規軍編制中,可推測魏延投奔劉備時,對行伍並不太瞭解,因此劉備讓他跟著自己而沒有讓他進入軍隊。
劉備身邊的金子一定會很快發光。劉備隨時把自己的部曲放到軍隊去鍛煉。魏延「數有戰功」,於是被劉備正式安排進軍隊成了牙門將軍,雖然是低級武將,也說明魏延乃是可造之才,在劉備部曲中脫穎而出。
將部曲放到軍隊中,再根據其表現安排職位的管理方式,說明劉備確實具有雄才大略。因為這樣的結果,領兵大將有能力,更有忠心。
劉備取了漢中後稱漢中王,這時漢中需要一位太守鎮守,大家都以為非張飛莫屬。張飛也認為自己當仁不讓。結果劉備派了魏延,這個結果讓大家都出乎意料,「一軍盡驚」。
以部曲出身的魏延被劉備提拔為重鎮漢中太守,可見劉備對魏延的期望,而且劉備更為魏延站台。當著群臣的面,劉備有意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雲何?」意思是我給了你如此重任,你怎麼做?
太守相當於今天的市長,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哪裡可以一兩句話說清楚的。劉備也並不是要魏延談計劃,而是讓魏延表態。魏延的表態信心十足:「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魏延的意思,如果曹操親自來,我可以擋住他,如果曹操的手下來,我就滅了他。
魏延以這樣大的口氣對劉備說話,劉備非常高興。
劉備很清楚魏延的能力,他需要看到的是魏延的信心。魏延的表態,讓群臣感受到了他的信心,都「壯其言」。
漢中乃是魏蜀爭奪的重鎮,而魏延在漢中則像釘子一樣,牢牢定住。
數年以後,諸葛亮開始北伐,讓魏延往西入隴右,魏延大破雍州刺史郭淮,被封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征(南、北、東、西)大將軍自古都是非常高的頭銜,這個職位手握野戰精銳部隊的軍權,而且有調動人財物的全權。魏延是前軍師和征西大將軍,集文武為一身,地位僅次於諸葛亮。
諸葛亮對魏延如此的安排,應該說是給予了十分的信任。因此諸葛亮不可能如傳說中那般給魏延穿小鞋。
諸葛亮臨死前秘密召集了兩撥人開會,第一波是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諸葛亮做出了退軍計劃:
以魏延部為全軍斷後,而姜維部走在魏延部之前,如果魏延不聽命令,姜維即帶兵先走。
魏延是僅次於諸葛亮的大將,如果魏延不聽其他人的命令,姜維帶兵先走也無可厚非。
第二波是魏延,諸葛亮對魏延是勉勵。
諸葛亮對魏延說:「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諸葛亮對魏延的能力不懷疑,只是讓他「謹」守衛,而不要逞強,要「慎勿」進攻。
諸葛亮和劉備相反,劉備要聽魏延的豪言壯語,而諸葛亮要魏延謹慎。
諸葛亮死後,楊儀在全軍封鎖消息,然後讓費禕傳達諸葛亮生前的命令。這時候魏延表示了反對:「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魏延表示了兩點意見:
1、 諸葛亮死了,我可以率領大軍討伐魏國,不要因為諸葛亮的死而退軍;
2、 我不會受楊儀這樣的人節制,更不會為他斷後。
費禕甩下一句:「我就去回復楊儀了,楊儀是文官,不懂軍事,但是他一定不會違背諸葛亮的命令。」之後走了。
費禕走後,魏延細細琢磨後有些懊悔,想去追費煒,可是哪裡還追得著。魏延又派人去看楊儀軍中的情況,回報說大軍已經按照諸葛亮的安排依次回撤。
魏延大怒,因為他要帶軍繼續北伐,沒想到楊儀真的撤退。於是,魏延立刻率軍先走,並燒燬走過的棧道,報成都說楊儀叛變。
而楊儀也向成都報告說魏延叛變。
魏延軍走得很快,他擋住楊儀軍去路,並向楊儀軍攻擊。楊儀的先鋒何平出陣對魏延大軍大喊:「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意思是諸葛亮剛死,你們怎麼就這樣做?一番宣傳戰後,魏延的部下都知道魏延是在違抗諸葛亮的命令,於是都跑了。只剩下魏延和他的幾個兒子。
魏延和他的幾個兒子又不得不往北向漢中跑,結果被馬岱追殺。
三、魏延並非造反
對魏延是否造反的問題,《三國誌.魏延傳》已經為魏延做了平反: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意思是魏延最後的行為很單純,只是要殺楊儀。而從魏延平時的言論看,他以為諸葛亮死後再沒有比他有能耐的人,因此很希望擔當起之前諸葛亮的角色,並非要造反。
四、魏延心大、嘴臭,但從未看到諸葛亮不滿的記載,而是勉勵
自劉備死後,諸葛亮朝綱獨攬,乃是一位強勢的權臣。
諸葛亮在劉備生前就已經開始為自己的輔政做打算,為此,他除掉了「剛猛」而無法節制的劉備義子劉封,可是並未除魏延。
事實上,在蜀漢後期,魏延的能力和地位無人可以替代。雖然魏延總想著自己那套激進而冒險的戰略,而這樣的戰略又和諸葛亮的謹慎格格不入,可是諸葛亮從未表露出對魏延的不滿意。大概因為魏延在劉備面前養成的大口氣已經成了習慣,因此諸葛亮見慣不驚。
魏延想和諸葛亮分兵,因為他要學韓信,率領一萬兵來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到潼關。諸葛亮不同意。魏延就歎自己的才能無法得到施展。
後來魏延又想帶五千軍出子午谷打到長安,即是爭論千年的「子午谷奇謀」,又被諸葛亮否定。
諸葛亮的否定是有道理的。
因為諸葛亮的責任重大,他擔負著蜀國整個國家的興旺,因此他輸不起,他必須謹慎。可是魏延的奇謀風險太大,一旦出事,魏延又擔當不起這個責任。
劉備在世時,劉備可以讓魏延試錯,可是諸葛亮不能。
因此諸葛亮必須控制桀驁不馴的魏延,他對魏延的軍權控制得很嚴,是「制而不許」。
對普通人來說,如果建議總是不被上級領導採納,多少都會收斂一些,找到原因然後改正。但是魏延總是在背後一番嚼舌。
從人之常情的角度,可以推測諸葛亮知道後肯定不會高興,但是從來沒有表露過對魏延的不滿,也沒有給魏延穿小鞋的證據。
也許,諸葛亮和魏延兩人的關係很微妙,諸葛亮要盡量維持和魏延的關係。諸葛亮對魏延最放心不下的是他逞能向魏國出擊,因此,諸葛亮臨終前對魏延一再強調,要謹慎防禦,不能隨意出擊。
所以,諸葛亮從來沒有對魏延動過殺心。因為諸葛亮知道魏延心大,嘴臭,但是絕對不會反蜀國。
殺魏延者是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