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丞相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會破口大罵:「是誰在造謠,魏延是我殺的嗎?」
實際上,諸葛亮從來都沒有發佈過任何要幹掉魏延的命令,甚至於從來沒有表露過任何對魏延的惡感。當然,魏延的死,諸葛亮有責任,但主要原因還在於魏延自身性格問題。
《三國演義》出於文學創作人物塑造的需求,為了襯托主角諸葛丞相「多智近妖」的人物形象,把魏延徹底打成了反面人物。從腦後長「反骨」,到劇情設計魏延謀反,再到諸葛亮臨死前留下錦囊讓馬岱殺魏延,這一系列的情節設計大多屬於文學創作,並非歷史本來面目的真實情景。
但話說回來,葛亮雖然沒直接殺魏延,但在臨死之前卻也對其處處防備,針對魏延的性格特點,挖了一個他自己必定會跳下去的大坑。
魏延是諸葛亮時代,碩果僅存的曾為劉備所倚重的武將。劉備據有益州,並在與曹操的漢中爭奪戰中取勝之後,魏延被其授命鎮守漢中,作為蜀漢防禦曹魏的重要軍事指揮。
魏延能夠擔此重任,除了自身軍事素養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政治因素,那就是他是劉備一手提拔的,不屬於荊州派或者益州派這樣的利益集團。
劉備托孤時,以李嚴掌內外諸軍事,鎮守永安,以諸葛亮攝政事管行政,以魏延鎮漢中,這個安排是極具政治深意的。
首先,在政治上試圖讓李嚴為首的益州派,能夠與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勢均力敵,而魏延則作為第三方勢力平衡局面;
其次在軍事上,李嚴鎮永安防備東吳,魏延鎮守漢中阻擋曹魏,這個安排表明魏延在劉備心中的地位很高,甚至超過李嚴,因為蜀漢來自於曹魏方面的軍事壓力,顯然大於李嚴鎮守的對象東吳。
他的安排很高明,但遺憾的是諸葛亮太感動,非要繼承他的「遺志」繼續北伐事業,由此李嚴被廢,魏延失去了獨守漢中的政治優勢淪為配角,諸葛亮親自挑起了北伐大旗。
說到這裡,我們也能看出魏延本身是有問題的,這個問題就在於魏延的政治水平與軍事素養相差甚遠。
他長期鎮守漢中,沒有為自己撈得任何政治資本。在諸葛亮與李嚴的政治矛盾之間,也沒有任何反應。一個人本身很有才能,至多能做一個高級打工仔,而要做一個領導者,則需要審時度勢的大局觀,顯然魏延不具備這個能力。
除了政治眼光的局限性外,魏延的軍事作風也過於冒險,與「一生唯謹慎」的諸葛亮相去甚遠。因此,諸葛亮在臨死前,自然是要想辦法將魏延排擠出權力中心,以免蜀漢政權在魏延的影響下,走上軍事冒險主義的路線。
那麼諸葛亮是怎麼安排的呢?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在第六次出祁山北伐途中病逝的。諸葛亮一死,北伐自然就進行不下去,只能選擇撤軍。這時候,諸葛亮選定的主持撤軍的人選,就變得極為關鍵,因為誰主持撤軍就意味著他是諸葛亮默定的繼承者。
諸葛亮思前想後,選擇了楊儀。而選楊儀在主持撤軍一事上,對魏延實施的是封鎖消息和先斬後奏手段,直到大軍開始往漢中走的時候,才象徵性地通知魏延斷後,等於說整個撤軍善後事宜,魏延都被排除在了核心決策層之外。
這時的魏延意識到,諸葛亮的這番安排,以及楊儀的瞞天過海,都注定他將成為蜀漢政壇的邊緣人物。
魏延選擇跟楊儀幹到底!首先是與楊儀相繼上書說對方謀反,其次是晝夜兼程趕在楊儀前面往成都跑,同時還燒燬棧道阻滯楊儀。他這麼幹的目的,一是楊儀的原因,二是對諸葛亮的安排不滿,三是內心執掌蜀漢政局的野望。
但魏延軍隊還沒有開戰,就分崩離析了,大勢已去的魏延不得不帶著兒子們逃亡,最後被馬岱給追上殺掉。
陰謀論一點說,諸葛亮對魏延的安排的確不怎麼厚道,但也確實給他留了活路,他的取死之道,更多的是自身性格的問題。
至於魏延沒死,蜀漢會怎樣這個問題,想來一個在政治鬥爭中看不清形勢,拎不清輕重的人,也擔當不了執掌國政的角色。更何況,蜀漢的滅亡是綜合國力的落後、人才儲備的凋零等原因所造成的,非一人之能力所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