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其實並不是一個無能的人,而且試問一個沒有能力的人難道能單靠自己的運氣好就能夠建立起一個三分天下的國度嘛?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我們在文章的開頭就可能肯定的一點就是,劉備的綜合能力其實是很高的,但是他的命運也是十分坎坷的,這種坎坷讓他最後才走向成功,也正是這種壓力,給了他厚積薄發的資本。
不同於有著家族資本幫助的袁氏兄弟,也不同於有著官方背景的曹操,劉備的奮鬥歷史最初的時候可能有些可憐,他被宦官剝削過,也被官吏壓搾過,但是這些都沒有消磨掉他的意志,他最終還是選擇投靠好友公孫瓚以換取一定的兵力。之後的劉備不斷地進行輾轉,也經歷了無數的戰爭失敗,但是這些失敗並沒有讓他的名氣減弱,而且恰恰相反的是,他的名氣因為不斷的失敗而漸漸得到了提升。
不過筆者認為,劉備的失敗其實也是有著前提條件的,那就是手中的軍隊數量以及遇到的突發情況。他在接替了陶謙佔據了徐州之後,在與袁術作戰的時候,被呂布率領的軍隊偷襲,最終丟掉了重鎮徐州,甚至還差點丟掉了自己的性命。但是他在投奔了曹操之後,率領著與敵軍勢均力敵的軍隊的時候,一路之上可謂可謂高歌猛進,最終成功地將呂布的軍隊擊敗,並且最終佔據了徐州。這裡就十分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情況,那就是佔據了兵力對等權的劉備,戰鬥力提升了很多的檔次。
劉備之後的失敗,是在殺死了徐州的刺史之後被曹操擊敗的,但是這場重大戰鬥的失敗原因也是十分明顯的,那就是他手下的軍隊都是曹操給他的,這些人的家鄉基本都在兗州地區,所以這些軍隊是不可能為劉備賣命了,因此這場戰役帶給劉備的結果也是十分淒慘的,關羽跟隨家眷走失,自己只能選擇投靠到袁本初的手下擔任官職。而這也是當時劉備最為無奈的選擇。
筆者認為,如果想要感受劉備真實的作戰能力,一定要從他佔據了荊州四郡之後說起,當時他佔據了荊州四郡,雖然這四座郡縣屬於並不繁榮的地區,但是這對於劉備來說可以算是自己的根據地,所以他經營荊州四郡可以說非常的成功,不僅如此,這也成為了他進入益州最好的憑證,當時以法正、張松為首的益州集團成員想要讓劉備進入益州,所以他在荊州四郡帶動發展的表現可以說成為了這些人對於劉備實力的一種考驗。最終劉備進入益州,並且率領士兵進攻益州,就是事情的最終結果。
佔據了益州之後,經過幾年的發展,劉備的軍事實力得以提升,在人數基本與魏國軍隊持平的基礎之上,他率領的軍隊順利的擊敗了曹操的大軍,並且最終佔據了漢中地區,這裡也可以看出劉備的作戰能力是很突出的,畢竟從對抗黃巾軍再到北方的征戰,之後輾轉到達南方,劉備一直也是過著刀尖上舔血的生活的。但是一路上順風順水的劉備,最終還是遇到了人生之中最大的一次失敗,那就是對抗曾經盟友東吳的夷陵之戰。
這場戰鬥東吳的主帥是陸遜,但是這位著名將領先後給出了劉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其中一種是好的,另一種是壞的,這兩種十分極端的評價卻讓後世對於劉備真實的作戰水平產生了疑問,但是筆者認為,這兩句話的語境是隨著陸遜的指揮環境的不同而變化的。要知道這時候的陸遜只是一個江東豪族的子弟,他雖然協助呂蒙贏得了對抗關羽的勝利,但是軍中的威望是不足的,淮泗武將集團是排斥他的,所以他最先在武將之中說出的話就是對付劉備就像是對付一根難啃的骨頭,要小心,這也是他團結手下的目的。
其次他在上疏的時候認為劉備多敗少成,這其中主要是想要得到上層對他的信任,給他與劉備對戰的機會。不過筆者認為,其實劉備的真實作戰能力是十分高超的,只是他遇到的是東吳崛起的著名將領陸遜,所以最終才在這場長達半年多時間的作戰之中全面落敗,並且最終以失敗宣告了終結。不過這只是劉備技不如人,並不能說是他是指揮軍隊的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