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展,讓三國網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夷陵之戰的故事。
夷陵之戰後,蜀漢元氣大傷,精銳部隊幾乎全滅,劉備幾乎是「隻身逃亡白帝城」,後多虧趙雲率增援趕到,方使得東吳撤軍,經此巨大打擊後,劉備不久後便在白帝城病逝,去世前他托孤諸葛亮,甚至讓其自取蜀漢江山,自立成都之主,將江山給予外人,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後人多猜忌劉備用心,甚至極端者認為賬下已埋伏刀斧手,一旦諸葛亮暴露野心,便會被立刻誅殺,那麼,劉備真的是別有用心嗎?其實非也,我們看看蜀漢此時的形勢就知道。
荊州丟失,夷陵新敗,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已成泡影,蜀漢國力大傷,國土面積不到鼎盛時期三分之一,精銳兵團大多被滅,兵力剩餘不到五分之二,東部孫權虎視眈眈,北邊曹魏趁火打劫,要地漢中岌岌可危,南線南中反叛,幾乎全國風雨飄搖。
人才上,大將關張馬黃全死,只剩趙雲魏延兩人能苦苦支撐,核心智囊法正死亡,內政人才許靖,劉巴死亡,防範曹操的黃權帶著幾乎整個團隊投降曹操,其餘關鍵人物馬良馮習張南等也全死,更可謂風雨飄搖。
這種火燒眉毛的情況下,劉備怎麼可能還把心思放在防範諸葛亮上,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奮鬥幾十年打下的江山幾乎危如累卵,兒子又不爭氣成不了才,讓自己團隊的二號人物,也是一直為自己出謀劃策的諸葛亮接班,保存住自己的事業,這也是人之常情,事實上劉備此舉在正史中評價極高,陳壽《三國誌》評價: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那麼諸葛亮是怎麼做的呢?將匡扶漢室作為畢生政治使命的諸葛亮並沒有趁機自立,他扶持幼主,兢兢業業,內政上休養生息恢復國力,對外與孫權交好並積極對抗曹魏的侵略,國力恢復後又親自南征平叛,使蜀漢度過了危機。
在諸葛亮的努力下,國勢不振的蜀漢帝國逐漸恢復了元氣,他隨後又加大對南中的開發,並花了五年時間重建了一直八萬人左右的強悍軍力,並積極北伐,仍為漢室的復興在努力,雖最終遺憾未能如願,但其忠義之心和鞠躬盡瘁的精神卻成為後世楷模,正所謂「正統不慚傳千古,莫將成敗說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