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是如何描寫“曹操刺董卓”這段情節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演義中是如何描寫“曹操刺董卓”這段情節的?

漢末大軍閥董卓飛揚跋扈、嗜殺成性,篡位之心畢露無遺,鴆殺少帝,絞死唐妃,夜宿龍床,成為各路諸侯的公敵。剪除這個巨奸大憝,形成了人們的一致要求。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以採取多樣化的方式。曹操刺董卓的行動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

當時袁紹秘密與司徒王允聯絡,要王允「乘間圖之」,搞掉董卓。但此時的王允方寸已亂,無計以出,在約請群臣的生日酒宴上,不禁「掩面大哭」,感染得「眾官皆哭」。在這樣束手無策、哭聲不絕的場合中,曹操帶著「撫掌大笑」聲,鶴立雞群般地出現了。他識見不凡地說:「滿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這充分顯示出曹操不是無能為力,而是胸有成竹。「笑眾位無一計殺董卓」,便以群臣反襯了曹操。曹操說出了謀刺之計,並分析了能夠成功的條件:一是董卓頗為信任他,他可以接近董卓;二是王允有七星寶刀一口,可以借用;三是有「雖死不恨」的無畏精神。這些現實條件的分析,在顯示曹操的膽識之外,又表現出他的謀略。這跟一般勇而無謀的刺客相比,自有高下之分。

然而,謀殺董卓能夠成功,又談何容易! 董卓本身氣力過人,加之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呂布伴隨左右,形似保鏢。羅貫中運用將雨聞雷、將雪見霰的藝術筆法先鋪墊了伍孚刺董卓未遂一段小情節:「一日,卓入朝,孚迎至閣下,拔刀直刺卓。卓氣力大,兩手摳住;呂布便入,揪倒伍孚……牽出剖剮」,這當然促使董卓進一步加強戒備,也增加了曹操行刺的難度。小說就帶著這樣的蓄勢進入謀殺的直接藝術描述。

曹操佩著寶刀來到相府,得知董卓在小閣。「操徑入」,說明曹操能夠自由進出,這是難得的行刺條件。情節為之一起。「見董卓坐於床上,呂布侍立於側」,不敢下手,情節略為一伏。曹操以「馬羸行遲」的遁詞搪塞了董卓「來何遲」的疑問。董卓要呂布「親去揀一騎賜與孟德」,倆剩一,這給曹操在客觀上創造了有利條件,「操暗忖曰:『此賊合死!』」情節出現轉機。「即欲拔刀刺之,懼卓力大,未敢輕動」,情節處於僵持狀態中。但是董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臥」,而且「轉面向內」,情節開始鬆動。「操又思曰:『此賊當休矣!』」「急掣寶刀在手,恰待要刺」,正當情節大踏步向前推進時,飆風急雨,驟然而至。「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鏡中,照見曹操在背後拔刀,急回身問曰:『孟德何為?』」情節陡然一轉,為人所始料不及。作者補充一筆:「時呂布已牽馬至閣外」,更增添了情勢的緊張性,令人屏氣斂息。曹操行刺未遂,陰謀敗露,一切都將付諸東流,成為伍孚第二。就在這閃電般的瞬間,曹操「持刀跪下曰:『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捅刀」頃刻變為「獻刀」,反映出曹操敏捷的應變才能。「卓接視之,見其刀長尺餘,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寶刀也,遂遞與呂布收了」。本來七星寶刀是用來行刺的,現在卻使瀕於絕境中的曹操得以解危,情節產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操解鞘付布」,這個簡單的動作意圖,是曹操為著在董、呂面前增強獻刀的真實性,用心很深。雖然曹操已經越過險境,但遠未步入坦途,危機隨時都可能發生。如果董卓猛然醒悟,後果不堪設想。曹操在尋找脫逃機會,當「卓引操出閣看馬」時,他不失時機地以「試馬」為由,「牽馬出相府」,然後「加鞭望東南而去」,從此開始了他的一段流亡生活。

果然,在曹操逃走後,呂布首先醒悟過來:「適來曹操似有行刺之狀,及被喝破,故推獻刀。」董卓也產生了疑竇。這在心理上是符合邏輯的。因七星寶刀那「七寶嵌飾」的外表吸引了董卓,暫時轉移了他的視線,所以在事過之後,他會忽然萌生疑點。經李儒的分析並派人去召見曹操,曹操早已「乘馬飛出東門」,董卓等才確信「操賊心虛逃竄,行刺無疑矣」。儘管遍行文書,畫影圖形,重金懸賞,曹操卻早已遠走高飛了。

這不是靠反覆運籌、潛思冥想去決定成敗與否,而是憑俯仰呼吸之間的瞬息應變或醒悟去顯示高下之分。本篇就是通過這個特殊性的情節表現出曹操才智的高超。他那過人膽識和機敏、聰慧的性格特徵給人以深刻印象。

本篇情節短小,卻寫得變幻多姿、絲絲入扣。有寶刀,才會有獻刀之舉;有賜馬,才會有乘馬而逃。整個情節乍暖還寒,時順時逆,或起或落,山窮水盡之處,偏起無數波瀾。眼看得手,偏偏失手;平沙千里,陡有峭崖撲面。眾多的小情節,起到幫襯作用。前有伍孚行刺,映帶著曹操行刺。呂布廄中挑馬,使情節鬆動;「牽馬至閣外」,使情節驟然趨緊。小情節的時起時伏,孕育出大情節的高潮。隨著情節的變幻多端,人物情緒忽喜忽驚,讀者的閱讀與欣賞情緒也隨之同步發展。本篇可謂於尺幅之內,盡龍騰蛇變之妙。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