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一世英名,但卻往往毀於一件很微小的事情。在《三國演義》中就有這樣的著名將領,他們英明傳天下,但最後卻晚節不保,慘死在他人手中。第一名: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降於禁、斬龐德。可謂英名傳天下,但是失敗卻是來的如此突然,大廈傾於一刻,讓看的人都覺得措手不及。一生斬人無數,卻落得被俘處斬,可謂晚節不保之極。
第二名:張飛
三英戰呂布,長阪橋一聲大喝嚇退曹軍數十里,義釋嚴顏,戰馬超,敗張頜。一世英雄不想死於小人之手,讓人扼腕歎息,大丈夫不能戰死沙場。
第三名:張遼
八百之眾破敵軍十萬,威震逍遙津是演義中對張遼威名描寫最粗重處,對於張遼其他功勞僅以多有戰功略過。這裡將歷史裡的功勞補上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斬烏丸單于蹋頓於柳城,又討平梅成、陳蘭爭賊寇。
後隨曹丕征江東為吳將丁奉以箭射其腰,回營後不治身亡。張遼身為大將卻對弓箭防禦極低,戰文丑時就因為防禦不了對方的弓箭射而連文丑身都無法接近,至最後死於弓箭之下。一代大將竟因此小陣仗而亡身,誠可惜。
第四名:張合
張合原為袁紹手下著名將領,後降於曹操,南征北戰未嘗有失,在街亭擊敗蜀將馬謖,使諸葛亮撤兵。瓦口隘敗於張飛是此人前半生的一個污點此後,在諸葛亮的多次北伐中,張合先後隨曹真、司馬懿前往對抗,多有表現,頗有智將之風,看官多以為其老成持重,連諸葛亮也歎其勇猛。然而諸葛亮五出祁山撤退時,於在劍閣設計埋伏,張合卻莫名其妙的前往追擊,中埋伏被亂箭射死。前後表現差異如此實在另人思之不解。
第五名:於禁
曹操攻張繡時青州之兵,乘勢下鄉,劫掠民家,於禁,即將本部軍於路剿殺,安撫鄉民青州兵走回,迎操泣拜於地,言於禁造反,趕殺青州軍馬。操大驚。須臾,夏侯□、許褚、李典;樂進都到。操言於禁造反,可整兵迎之,卻說於禁見操等俱到,乃引軍射住陣角,鑿塹安營。
或告之曰:「青州軍言將軍造反,今丞相已到,何不分辯,乃先立營寨耶?」於禁曰:「今賊追兵在後,不時即至;若不先準備,何以拒敵?分辯小事,退敵大事。」
此時於禁頗有國士之風,後與龐德同往助曹仁,卻擔心龐德立功滅自己威風而不予合作,雖有小人進讒言,但是先公後私的情懷已經不在於公身上。後兵敗卻不能死節而投降敵人,更是不忠。可歎最後羞愧而死。
安營方畢,張繡軍兩路殺至。於禁身先出寨迎敵。繡急退兵。左右諸將,見於禁向前,各引兵擊之,繡軍大敗,追殺百餘里。
第六名:徐晃
原為楊奉手下,後為滿寵說服徐晃來降曹操。滿寵勸其殺奉以為進見。晃曰:以臣弒主,大不義也。吾決不為。可見其與呂布人品上的差異。後隨曹操南征北戰,平呂布,滅袁紹,戰馬超,降張魯,多有戰功。關羽圍樊城之際,徐晃奉命解圍,與曹仁裡應外合,與關羽大戰於沔水,關羽戰不利與晃套交情,晃曰:「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公私廢公。」可見此時徐晃為人仍可。
然而此後人品急轉直下。與王平拒蜀軍於漢水,背水結陣不聽勸薦。失敗後將過錯盡歸王平,後死於孟達一箭之下。想當初同曹洪共守潼關之時徐晃頗有長者之態,此時與王平共事卻顯得無大將之風。
這六位就是《三國演義》中晚節不保的著名將領。他們因為很多英勇的事跡而被人熟知,可是最後也沒能善終,死於他人之手。這不得不是歷史的一個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