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 諸葛亮為什麼不支持劉備的行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在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 諸葛亮為什麼不支持劉備的行為

諸葛亮為什麼不支持劉備伐吳,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三國演義》大家看過了,裡面最精彩的三大戰役莫過於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本篇就來談談有關夷陵之戰的一個小問題,劉備發起夷陵之戰是純粹為了關羽報仇嗎?應該不是,劉備這個人貌似忠厚,實則奸詐,與曹操不同的是,人家表裡如一,而劉備則虛有其表。

劉備作為蜀國最高統治者,他是拎得清兄弟情義與國家發展趨勢的,當他聽說關羽遇害後,即可想要起兵攻吳,小兔子認為他不是簡單的為了替關羽報仇,而更多地是為了蜀國的前途,因為諸葛亮早在出山前就給劉備詳談了他的處境及其未來發展,隆中對中有一句正是劉備此次罰吳的真實原因,原著是這麼寫的: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劉備目的是全國統一,這就需要從益州和荊州同時出兵,而這個時候劉備最心疼的不是關羽遇害,而是荊州的丟失,劉備此去最重要的是奪回荊州,這樣他才能統一天下。這也是諸葛亮在未出山前給劉備訂的國策,劉備此行正是踐行之,為什麼諸葛亮不支持呢?(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屢次向劉備進言,讓他不要壓上家底這麼干)

其實這也是諸葛亮高明的地方,劉備想問題太死板,沒有扭過來這個彎,諸葛亮想給他講道理,他又不肯聽,最終導致了夷陵之敗,那麼諸葛亮是怎麼考慮的呢?小兔子就試著解讀下。

首先,諸葛亮非常清楚,目前蜀國最大的敵人不是東吳,而是曹魏,如果東吳跟蜀國發起戰爭最開心的是曹魏,而且蜀國發兵的規模越大對蜀國越不利,當然對東吳也不利,就算劉備能贏也是慘勝,曹魏必定會趁機攻擊最終獲勝者,鬧不好團滅。

其次,劉備的勁頭很足,一方面關羽是他的二弟,而劉備素以重感情聞名,如果此仇不報,不要說蜀國內部會心寒,就連外部勢力也會看不起他,因此討伐吳國是不可能終止的,更重要的是,劉備還記得隆中對,那諸葛亮就更沒有理由拒絕劉備了,但是諸葛亮作為軍師又不能不為蜀國未來考慮,因此他並沒有完全阻止劉備,而是讓他縮小規模,原著上說「若只欲伐吳,命一上將統軍伐之可也,何必親勞聖駕」。

再次,東吳方面也給足了劉備面子,在劉備親征前多次遣使求和,在劉備到達東吳腹地時,把蜀國的叛徒也送給了劉備,足以證明東吳這次也不希望與蜀國開戰。諸葛亮作為軍師當然清楚。

最後,諸葛亮此事已經將隆中對版本升級,以前是打算讓劉備親自率軍從益州出發,然後關羽領兵從荊州出發,兩路攻打曹魏,現在可以讓孫權帶領整個東吳團隊代替關羽出兵攻擊,等曹魏被消滅之後,再與東吳爭雄。可惜劉備沒有領悟到,也不願意聽諸葛亮解釋,最終夷陵兵敗,他氣死在白帝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