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操輸漢中之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讀過三國故事的朋友肯定知道「青梅煮酒」這一段典故,就在劉備一無所有的時候,曹操曾跟劉備討論過,天下的英雄人物只有劉備和曹操。等到劉備脫離曹操的陣營之後,每每與曹操交鋒都敗給了曹操,雖說赤壁之戰勝了曹操一把,但赤壁之戰主力輸出還是周瑜。但後來劉備佔據益州之後,與曹操開展的漢中之戰,卻意外地戰勝了曹操,那麼劉備無論兵力還是國力都遠弱於曹操,為什麼能在漢中之戰打贏曹操呢?
一:曹操沒有及時支援漢中
自從赤壁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已經沒有了一統天下的雄心,而是專心內政,並且掃清周圍的勢力,最後再對付孫劉的勢力。經過幾年的努力,曹操終於穩定了北方。
公元211年,曹操打著討伐張魯的名義,開始對關中用兵,在幾年的時間內,曹操完成了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基本平定了關中以及涼州地區,地盤再一次擴大。
平定涼州之後,再向南看,曹操發現原本益州的老大已經由劉璋變成了他的死對頭劉備。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劉備要想在益州站穩腳跟,肯定會奪取漢中。曹操自然不會讓劉備過得如此安逸,於是在公元215年率領十萬大軍進攻漢中。沒有發生什麼意外,曹操就輕輕鬆鬆拿下了漢中,但是曹操在拿下漢中時發出得隴望蜀的感歎,放棄乘勝進攻益州。對於漢中,曹操則是留下了夏侯淵以及張郃、徐晃等人在此駐守,提防劉備。
至於曹操為啥不乘勝追擊拿下益州,一是益州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加上劉備跟孫權肯定會聯合,短期內不一定能打下;而是曹操年歲已高,而自己的野心也越來越大,想在國內獲得更高的權力,國內還有一大把反對他的人,比如一直忠於他的荀彧就反對曹操稱王,曹操要回國處理這些麻煩。
公元217年,劉備趁著曹操撤出漢中的機會,立馬發起了對關中的進攻。漢中之戰剛剛打響的時候,夏侯淵這邊只有漢中的幾萬守軍,但是戰爭初期,曹軍一直處於優勢。看著夏侯淵優勢那麼大,曹操就帶領主力部隊駐守長安,密切關注著戰場的形勢。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邊塞烏桓鮮卑又在邊疆鬧騰,曹操只好派自己的兒子曹彰處理邊疆的問題,自己則繼續坐鎮長安,密切關注著兩個戰場的情況,哪方不利就派兵增援。
公元219年,劉備在法正的建議下,使出一招引蛇出洞,將守在陽平關的夏侯淵引到更適合劉備作戰的定軍山,並且在定軍山打破曹軍,同時還消滅了曹軍的主帥夏侯淵。夏侯淵一死,漢中的大部分土地都落入劉備的手中,而曹軍方面因為失去了統帥,軍心不穩,眾人推舉張郃為臨時主帥才勉強穩定軍心。
曹操那邊等到曹彰平定邊境的霍亂之後,就帶領大軍來到了漢中。雖然曹操親自來到戰場,但是漢中大部分地區已經被劉備佔領,並且對曹軍採取守勢,同時派兵切斷曹操的後勤補給線。曹操在漢中耗了幾個月之後,毫無收穫,只能放棄漢中,最終失敗而歸。
二:曹操對漢中沒有劉備重視
前文說了,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如果劉備不奪下漢中,劉備遲早要被曹操給吞併。反觀曹操既要為自己稱王掃清國內的反對勢力,又要預防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脅,同時還要防著江東的孫權、荊州的關羽。而漢中丟與不丟對曹操沒有什麼影響。曹操更看重的是漢中的人口,所以剛剛打下漢中的時候,就在張既的建議下,將漢中的人口遷出去,為了保證人口的順利遷徙,曹操還在武都吸引劉備的注意力。
魯降,既說太祖拔漢中民數萬戶以實長安及三輔。其後與曹洪破吳蘭於下辯,又與夏侯淵宋建,別攻臨洮、狄道,平之。是時,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隴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動,擾擾不安,既假三郡人為將吏者休課,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太祖將拔漢中守,恐劉備北取武都氐以逼關中,問既。既曰:「可勸使北出就谷以避賊,前至者厚其寵賞,則先者知利,後必慕之。」太祖從其策,乃自到漢中引出諸軍,令既之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三國誌·魏書·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而劉備這邊就不一樣了,漢中剛剛被曹操拿下,益州那邊就不安穩,裴松之在《賈詡傳》中感歎:「魏武後克平張魯,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雖斬之而不能止。」可見漢中被曹操奪去,不僅讓劉備寢食難安,同時也打擊益州的士氣。所以劉備必定發動全力拿下漢中。
先主爭漢中,急書發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三國誌·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
最後的結局是,劉備費勁全國之力拿下漢中,因此元氣大傷。以後為關羽報仇,緩了一年才發兵進攻東吳。而曹操那邊將人口遷得差不多之後,覺得漢中實在太「雞肋」了,就率領大軍離開了漢中。結局就是曹操丟失了漢中這一片土地,劉備贏得了漢中這一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