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曹操和楊修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楊修之死,一般意義上,被定性為「恃才傲物」,得罪曹操。可是大家要知道,不要太小看曹操,他早知司馬懿有野心,都能願意放其一馬,為何獨獨對楊修非殺不可呢!
其實,《三國演義》中,評價楊修的時候,除了「恃才傲物」之外,後面還有一句話「數犯曹操之忌」,綜合起來來看的話,大家就明白,楊修之死雖然於自己恃才傲物有關係,其實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曹操身上。
在「雞肋」事件中,曹操用兵的時候,出現了猶豫,就在權衡利弊之時,遂用「雞肋」作為夜間的口號。就是根據這兩個字,楊修猜出了曹操又撤兵的打算,這個自然展現出了楊修的心思縝密,富有智慧。
可是,楊修犯了一個大忌諱,作為客卿也好、還是下屬也好,當主帥猶豫之時,是可以給出建議的,可是絕對不可以代替主帥做決定。然而楊修直接讓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撤退。
曹操怎麼能夠忍受,一個下屬如此的造次,這個事件是曹操殺楊修的主因。
其實,在很早之前,曹操就有了殺楊修之心。
比如,改造園門事件,曹操就是想讓手下,摸不清自己的心思,也顯示自己的高深。按照曹操的想法,當底下人不知道如何辦的時候,會來請求他指點迷津,這個時候曹操在揭露真相,然後讓下屬佩服於他。
出於這種虛榮心,曹操才故弄玄虛。
可是楊修直接猜中曹操的心思,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了。當花園改造完畢之後,符合曹操的心思,按照道理曹操應該高興,可是小說中卻是這樣描述的「操雖稱美,心甚忌之」。
這種不合理的描述,說明了什麼!
曹操的心思被破壞,人們都看到了楊修的智慧,反而把出題人的智慧給泯滅了。作為一個君主氏的人物,自然不願意下屬能夠猜透他的心思,從而做到「天威難測」,才會讓下屬敬重,而楊修的行為,觸犯了上位者的禁忌。
另外「一盒酥」事件,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不在詳述。這一盒酥是塞北送來的貢品,自然是專門送給曹操的。
本來曹操寫「一盒酥」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可是楊修作為一個下屬,竟然強行曲解成「一人一口酥」,直接給吃掉了。主公的東西,沒有徵求同意,就擅自分而食之,這是什麼性質,這絕對是目無君上,在那個時候可是死罪。
如此多疑的曹操會怎麼想,我的東西你都敢強,以後會不會謀害我。
曹操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製造了「夢中好殺人」的假象。不知死的楊修,竟然直接揭發「丞相非在夢中,看乃在夢中耳」。楊修這是要幹什麼,能猜透曹操的心思,就已經十分的危險了,還說出來,讓曹操的努力白費,間接地增加了曹操的性命之憂,這樣的事情,曹操怎能不嫉恨。
在這以後,曹操已經堅定了殺楊修之心,只欠一個時機。
還有一件事,曹植很欣賞楊修,經常徹夜長談。當曹操想立曹植為世子的時候,曹丕知道了十分的著急,立即召集心腹到府中商議。
小說中有一個細節,值得人品味。按照道理來說,這些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入曹丕府邸,可是小說上是這樣說描寫的「藏入大簏之中與絹匹一道送入府內」,可見曹丕的行為也是犯忌諱的。
如此隱秘的事情,偏偏楊修猜到了。
這都很正常,作為敵對方,派人監視也好,有探子也好,知道就知道了。可是萬萬沒有想到,楊修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曹操。
多疑的曹操會怎麼想,如果沒有人贓俱獲,那麼楊修就有誣陷曹丕的罪行,如果是真的,有這樣的一個人扶持曹植,會給他帶來巨大的政治風險。
果不其然,曹操一方技高一籌,沒有被抓到把柄,楊修就有誣陷之嫌疑,曹操怎麼忍受一個臣子,在自己面前舞弄權勢,害自己的兒子。
而後來,曹植在接受曹操的考察的時候,都對答如流。經過調查才知道,都是出自有楊修之手。這個時候,曹操就對曹植,是否真的有軍國才能,產生了懷疑。
而對於楊修,就更加的不放心,如果曹植上位,是否能控制住局面。楊修這樣的人,經常越權行事,曹植是否能夠壓得住。
綜合各種因素,留楊修這樣的人在,早晚會惹出大禍事,不如乾脆殺掉。
另外,我們在說司馬懿,一直都是很低調,曹操在的時候,一直表現得很謙卑,即使曹操知道他有野心,可是在自己面前,沒有顯現出來,就說明還能控制得住。曹植死後,曹操發現曹丕的才能,完全可以鎮壓的住,因此對司馬懿也就沒有過分逼迫。
用現代的話來說,楊修有才,可是情商太差,最終被領導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