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明知司馬懿會造反奪朝:為什麼不殺掉他?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明知司馬懿會造反奪朝:為什麼不殺掉他?

熟讀三國的朋友們肯定對曹操這個人是耳熟能詳的,亂世奸雄也正是世人給他的稱謂,歷史上的曹操也確實是一位英雄。曹操為人奸詐不假,但卻不失為一個真英雄。他求賢若渴,曾多次大膽任用賢才,三國君主中,曹操對賢才的態度是最好的,所以他手下不乏棟樑之才,人才濟濟!

說道曹操手下的人才,就不得不說楊修與司馬懿,楊修這個人,可以說是曹操手底下最聰明的一個,曹操隨便寫個字,他都能猜出曹操的心意,比如說,曹操曾在新建的相府大門上寫了個活字,眾人看不懂曹操寫這個字是要表達什麼意思,但楊修看懂了,便命令工匠將門修小,曹操知道後大感神器,也對楊修的智慧讚不絕口。但楊修這個人,做人太高調,不懂收斂隱晦,最後惹怒曹操,被曹操斬首,能猜透主子心思的奴才,還要大張旗鼓的炫耀,不殺你還等啥?事實上,楊修的確聰明,但是用現代話來說,楊修這叫小聰明,沒有情商,更沒有大智慧。曹操手下人才中最聰明的其實是他,一個讓曹操既愛又恨的賢能,一個讓曹操想殺又不能殺的大才,司馬懿!

但其實說起來,這也是天命,曹操65歲便逝世了,兒子曹丕40歲便去世了,孫子曹睿活了36歲,而司馬懿卻活了73歲,熬過了曹家的三代人,這就是天命!

說起來可笑的是,曹操一直認為,司馬懿是在給他打工,卻不知,曹家三代人其實是在為司馬懿打工!

曹操臨死前為何留下司馬懿,卻要殺掉楊修?曹操,司馬懿,楊修

曹操知道司馬懿有反心?這種說法是出自《三國演義》而非《三國誌》。憑曹操之雄心,會把一切可疑威脅之人扼殺萌芽狀態。

這得把小說和現實分開,就如電視劇《霍元甲》,劇中敵人三番四次向陳真透露要用毒藥毒死霍元甲,陳真也向霍元甲說了敵人用毒藥。最終,霍元甲被藥死了。這些都只是小說家的文筆,要的是情節豐富,迭宕起伏的效果。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現實中有太多的想不到和對未來的不可判斷。司馬懿隱藏得深,曹操沒認出,結果被司馬懿奪了江山。敵人裝成朋友,霍元甲沒認出,結果上了敵人的當。哪怕只是一個小提醒故事會是另一個結果。《易經》這本書整篇幅就是專門教人解決對未來的迷茫時怎麼辦和左右為難無法扶擇時怎麼辦。孫悟空最厲害是火眼金睛而不是金箍棒,搞死敵人只用一句話,認出敵人卻很難。

還有小說家用的倒時手法,比如龐統走到落鳳坡那一段,龐統派人去看石壁上的字寫著"落鳳坡"。龐統想:我號鳳雛而此地名落鳳坡,果真不利。"啪"一箭被射死。真實情況是龐統死在無名坡,後人紀念龐統名曰落鳳坡。

可能有人反對我的說法,說司馬懿本事太大,曹操知其有反心,但無人救曹魏天下,因此故意留下司馬懿。這得分析個人能力與制度的衝突,小說往往是誇大某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就好像如果沒有諸葛亮,蜀國就不會建立,如果沒有司馬懿曹魏必被蜀滅,那倒不一定。政治重在制度,而不是個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靠的嚴密的制度運作。招兵、訓練、投入戰場。源源不斷,兵力充沛,何愁天下不定。劉邦的成功多半靠蕭何源源不斷的兵力補充,和後勤支持。因為好幾次敗仗劉邦幾乎是光桿司令。曹操手下兵將何止千萬,會留下一個有造反嫌疑的人,要是一旦知道司馬懿有反心,不出一秒鐘,就會被弄死,死得比楊修不知要快多少倍。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