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因為人們盛傳曹操將「有不遜之志」,曹操特意寫了篇《讓縣自明本志令》,自剖心跡,說明自己並無代漢的野心,只不過「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這便是曹操當時的心願。
曹操在討黃巾軍時,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屢立軍功。在平定黃巾起義以後,見朝中宦官專權,政治黑暗,遂辭官歸隱,「春夏習讀書傳,秋冬弋獵以自娛樂。」視官職如敝屣。董卓在進京之後,欲篡漢自立,諸侯或擁兵自重,或興兵討伐,剛剛趨於安定的漢朝江山又將分崩離析。曹操為了維護漢朝社稷,毅然加入到討伐董卓的陣營之中。在諸侯之中袁紹、袁術等各懷異志,首鼠兩端,只有曹操與孫堅對漢朝忠心耿耿,作戰最為勇敢。對此,王夫之評價道:「故天下皆舉兵向卓,而能以軀命與卓爭生死者,堅而已矣!其次則操而已矣!豈袁紹等之力不逮操與堅哉?操與堅知有討賊而不知有他,非紹、術挾奸心以養寇,而翼收刺虎持蚌之情者所可匹也。故他日者,三分天下,而操得其一,堅得其一。「王夫之之言,頗有點好心有好報的意思。
曹操曾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句話了一點誇張的色彩都沒有。縱觀中國古代,在所有割據混戰時期,三國是分裂國家數量最少的。不但曹操至死沒有稱帝,在他活著的時候,劉備、孫權也不敢稱帝。如果不是曹操在漢獻帝劉協走投無路的時候收留之,漢獻帝劉協根本不會再做上二十五年的皇帝。這樣說來,說曹操「名托漢相,實為漢賊」,實在是冤枉了他。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以說是對曹操頗有爭議的一生的高度概括。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個不可多得的能臣。曹操是一個強人,有巧取豪奪的能力,橫衝直闖的勇氣,抑強扶弱的智慧。他的強大概是個人際遇,也是歷史的必定選擇。
曹操有魄力、有膽識。曹操敢刺殺董卓;為父報仇,敢去徐州屠城;敢錯殺呂伯奢一家而不顧輿論譴責——「寧教我負天下人,無教天下人負我」……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做大事不拘小節」,曹操的魄力是一個成大事者、有作為的政治家必備的能力,縱觀古今中外,那些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們,有誰沒做過「曹操」呢?
人們對曹操的「奸雄 」和「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好像是非常公正的評價。然而,他所謂「如國家無孤一人,真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的直率坦言又不能不使我們警醒,他真是「奸雄」嗎?
不可否認,人們關注的只是表面現象,一味地表面現象來評斷一個人的的好壞、仁義奸雄,而常常忽略其所隱含的東西。在三國中,人們評價曹操為奸臣,諸葛亮為忠臣,似乎是歷史的定論。其實,所謂的忠奸自古就有別。
然而,很少有人會認真地想一想,他們的忠在何處,奸在何處。亂世出英雄,曹操是不折不扣的英雄。「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歷史證明曹操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作為一代豪傑,曹操有著獨有的奸詐,更有著超凡的才智,正是由於這兩點共同匯聚在曹操一身,才贏得了世人獨特的評價「奸雄」。這樣說的話,如果非要說曹操是奸雄,那麼他也是一個值得稱頌的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