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究竟是什麼樣的 為何曹操最後沒有火攻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草船借箭究竟是什麼樣的 為何曹操最後沒有火攻呢

還不知道:草船借箭為何不用火攻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三國時期的火箭並不想我們想像中帶有推進裝置。當時的火箭僅僅是在普通的羽箭後方綁上一些浸油的易燃物,比如麻布等,在放箭前將其燃燒達到縱火的目的。這些易燃物本身有一定重量,其次又會增大羽箭的阻力,可想而知其射程是遠遠不如普通弓箭的。在草船借箭的故事中,本來霧氣便極重,諸葛亮的船隊距離曹操水寨又有一定的距離,用火箭既不一定能射到,又因為霧氣過重而效果不佳。

《三國演義》中提到周瑜去曹操水寨中觀察水軍,真實的歷史實際上講的是孫權本人。孫權去看曹營,曹操命令用箭亂射,孫權的船隻因一邊受箭差點沉了,孫權命令將船調轉,以另一面受箭,兩邊弓箭重量一樣後,船身恢復平穩,才回去了。

魯迅先生在評價《三國演義》時,用了「狀諸葛亮多智而近妖」來形容。確實,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的表現,簡直就是神人了,特別是前半部分,算無遺策。比如說他隻身到東吳,半年前就算好了回去的行程與時間,所以叫趙雲某時某刻要準備一隻船和五百軍士在七星壇下的岸邊等候。

不管諸葛亮草船借箭是否是史實,但草船借箭有可行之處。一古時火箭射程近,大約三十米之內。火箭準度低,射帳篷和糧倉還行。所以曹操不會用火箭。二曹操不知船上的是草人,如果知道,不用火箭也可以派快船包圍消火諸葛亮。三諸葛亮選擇大霧之時借箭,否則也不會成功。四草船的距離在火箭射程之外。我射過弓箭,十五米開外已經很難射中靶子,一般都是十米立靶。

環境原因,事情發生在黎明時分,那麼戰士都還在迷濛中,有於信號發射到傳達,時間緊促,整理隊形,就像部隊裡的規矩差不多的,就開始備戰。氣候原因,對面臨江,早晨霧氣比較大,這個是有介紹的,距離不是特別近看不見人的,說明濕氣也特別的重了,說明不適宜用火箭對敵。

把三國演義當正史的才回答這麼無厘頭的問題。真正的「借箭」的是孫權。兩軍隔江對峙時候,孫權親自坐船窺視曹營。曹操下令放箭,孫權座船一側傾斜,他讓人調轉船身,結果兩側對稱後不傾斜了。然後不慌不忙離開,同時讓士兵高喊:「謝曹丞相贈箭!」 於是才有了曹操哪句: 「」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歎!

《三國誌》中裴松之的注裡面羅列了兩種說法,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首先,裴松之先引用了《吳歷》,也就是當時吳國的歷史書來敘述這件事,說當時孫權坐船在夜間查看曹營的軍情。當時,很多魏國的將領都建議曹操主動出擊,可是曹操卻要求將士們不得隨意發兵,也沒有記載曹操主動讓人射箭。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