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相關的人,竟然使劉備不惜與孫權反目成仇。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這個不相關的人,竟然使劉備不惜與孫權反目成仇。

孫權準備借道取益州劉璋,劉備卻為這個八十竿子打不到的宗室不惜與大舅哥反目成仇,甚至打出「備與璋托為宗室,冀憑英靈,以匡漢朝」的義字旗,竭力阻撓孫權圖蜀。事出反常必有妖,劉備表現如此過激,原因無它,一切皆因在劉備眼中看來:益州地土已經屬於他的禁臠,他絕不能容忍他人染指!

諸葛亮在隆中對之時就為劉備指出——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也。

劉備與諸葛亮一拍即合,一直以來,君臣二人是為完成共同的理想而共同努力的。好不容易勉強完成據有荊州的初步戰略設想,孫權橫插一槓子,如果益州為孫權奪得,劉備不但無法完成跨有荊、益的既定戰略目標,無法做到「誠如是」,則更不能奢談霸業了。

現在,孫權不僅是要動劉備的奶酪,而且還想據為已有!是可忍、孰不可忍?劉備無法淡定,甚至表現得有些氣急敗壞,也就不難理解了。

漢末三國,漢室宗親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劉焉見漢室傾危,益州有天子氣,就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時靈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劉焉認為出現這種情形正是「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任非其人」的原因,於是「建議改置牧伯,鎮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

劉焉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毛遂自薦出任「益州牧」。無巧不成書,正在此時「益州刺史卻儉賦斂煩擾,謠言遠聞」。事實證明:卻儉不得民心,有負國家重托,顯然已經不再適合擔任此職。并州刺史張壹和涼州刺史耿鄙二人被殺,又驗證了劉焉「刺史威輕」的判斷。靈帝終於同意了劉焉的請求,劉焉陰謀得逞,被派出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封陽城侯。

劉焉到了山高皇帝遠的益州,立即暴露出了本來面目「撫納離叛,務行寬惠,陰圖異計」。他故意安排手下督義司馬張魯「往漢中,斷絕谷閣,殺害漢使」,然後以此為借口「上書言米賊斷道,不得復通」。

劉焉關起門來經營自己的一方天地,不再理會漢王朝的死活。董卓進京,關東義軍討董,他也只是「保州自守」。後來見中原地方干戈相尋,劉焉「造作乘輿車具千餘乘」,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此後,劉焉聯合征西將軍馬騰,率領軍隊襲擊長安,哪知道卻被李傕郭氾打的大敗。兩個在朝為質的兒子劉范、劉誕也被李傕所殺,劉焉「既痛二子,又遇天火燒其城府車重,延及民家,館邑無餘」,驚怒之下,癰疽發背而卒。

劉焉有四個兒子,劉范為左中郎將,劉誕為治書御史,劉璋為奉車都尉,劉瑁隨劉焉至益州為別部司馬。此前,劉焉「托疾召璋,璋自表省焉,焉遂留璋不還。」劉范、劉誕二子在長安被殺,劉瑁也「狂疾物故」。劉焉死後,劉璋成了唯一的繼承人,順理成章的代父成為益州牧。

劉璋被諸葛亮譏為「闇弱」,屬於無膽匪類,但他的父親劉焉卻是個狠角色。東漢末年的地方豪強勢力是股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這些豪強依仗著勢力強大,許多時候根本不將地方政府官員放在眼中。地方官員為求息事寧人,許多人只得無奈接受事實,睜隻眼閉只眼了事。劉表單槍匹馬初至荊州,正是因為選擇了與當地大族蒯氏、蔡氏、黃氏等豪強合作,結成了利益共同體,這才很快穩定了荊州的混亂局面,鞏固了統治。劉焉初至益州的遭遇與劉表彷彿,益州地方民變四起,其中馬相、趙祗所部勢力最大,二人在綿竹起事,號稱黃巾軍。隨著勢力逐漸擴張,馬相更自稱天子。好在有州從事賈龍率兵將馬相鎮壓,劉焉將州治遷至綿竹,開始了對益州地方的經營。民變雖然很快平復,但趁鎮壓民變崛起的地方豪強勢力卻讓劉焉頭痛不已。

劉焉不願意與地方豪強合作,他決心在益州樹立自己的權威,找了個理由將挑戰他權勢的州中豪強王鹹、李權等十餘人誅殺「以立威刑」。哪知道此舉沒有收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地方豪強任岐、賈龍二人公然起兵造反。

劉焉任益州牧之時,南陽、三輔等地人民躲避戰亂,輾轉遷徙到益州地方,人戶有數萬。這樣多的外來戶湧入益州,勢必會受當地大戶及豪強欺侮。同樣是外來戶的劉焉對此感同身受,所以很重視這支力量。劉焉有意扶持他們,在流民當中招募軍兵,組成了一隻戰鬥力極強的隊伍,號為「東州兵」。劉焉借重「東州兵」的力量,逐一將益州地方豪強掃平,逐漸掌控了地方政權。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