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面對權力的誘惑 司馬師和司馬昭為何沒有手足相殘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同樣都是面對權力的誘惑 司馬師和司馬昭為何沒有手足相殘

你真的瞭解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面對權力的誘惑,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為啥沒有手足相殘,甚至還無比和諧?那是因為時候未成熟,還沒到爭權的階段。如果換一種局面,他們也許比玄武門之變還要生猛。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無論是如今的創業,還是古代打天下,父子、兄弟這種血緣關係總是最靠譜的。

不過還有下一句:打虎成功後瓜分虎皮、虎骨、虎肉時,親兄弟也會鬧翻;上陣打敗敵人、面臨分配勝利果實時,親父子搞不好也會反目。

打虎、打架尚且如此,古時候搞政變、打天下,則是更高風險、高回報的事業:

這一業務危險係數極高,搞不好就會面臨滅門、族誅之災。因此,在事業還未成功時,那些父子兄弟們普遍會比較團結。比如楊堅從北周手裡奪權時,他和妻子獨孤氏、幾個成年兒子全部上陣,下狠手奪取了女婿宇文贇留下的江山;隋朝末年群雄逐鹿之際,李淵和仨兒子也是無比和諧,甚至一度全部住在皇宮裡、仍舊保持著尋常家人的相處模式。

但這種奮鬥一旦成功,所帶來的回報也是比較特殊的:唯一的、至高無上的、擁有生殺予奪大權的皇位,幾乎沒有人能抗拒這一誘惑。因此,在渡過打拼階段、迎來收穫季節時,父子、兄弟之間往往會翻臉不認人,手段之凶殘、親情之單薄讓人目瞪口呆,比如楊堅的幾個兒子幾乎都死於非命,他自己也被二兒子楊廣謀害;李氏三兄弟就更不用說了,李淵、李世民父子也曾多年貌合神離。

同理,司馬懿的倆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當然更不是什麼聖人,他倆之所以和諧共存,是因為當時的司馬家族面臨著更重要的任務:生存危機。

在我們印象中,彷彿在高平陵之變後,曹魏政權就成了司馬家族的囊中之物。事實上並非如此,對司馬氏父子來說,這只是篡位大業的起步而已。

接下來,從司馬懿到司馬師、再到司馬昭,司馬家族一直在跟朝廷內外的反對勢力作鬥爭,他們父子面臨著這樣的尷尬處境:從高平陵之變起,他們看似不斷取得勝利、不斷強化家族的權力,但還沒等他們喘口氣、好好享受成果,新的反對者再次冒頭;

這就像「按下葫蘆起了瓢」,為了守住戰果、保住身家性命,司馬氏父子竭盡全力、以接力賽的方式,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政治、軍事鬥爭中去,不然的話,極有可能面臨前功盡棄的局面。

司馬氏確實笑到了最後,但並不代表這一過程就一帆風順;用「一著不慎、全盤皆輸」來形容並不為過,甚至連司馬師之死,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拜反對者所賜。

公元249年爆發高平陵之變,曹爽及其核心黨羽被滅三族。到了公元251年4月,鎮守壽春、統御淮南的太尉王凌不忿君權旁落,決意起兵造反、改立楚王曹彪為帝。但由於部將楊弘、兗州刺史黃華告密,王淩出師未捷即落敗,同樣遭到被誅三族的懲罰;

殺人只是手段,打擊反對者、威懾曹魏宗室、提升威望才是目的。擺平這事後,驚懼的曹芳封司馬懿為相國、安平郡公,司馬家族封侯者十九人。但司馬懿還沒來得及享受成果即已撒手人寰,他的長子、雄才大略的司馬師繼承了衣缽。

權力交接意味著機會的浮現,內外敵對勢力紛紛躍躍欲試。公元252年,在與東吳的東興之戰中,司馬氏兄弟敗給了諸葛恪,臉上很是掛不住;但在下一年,面對捲土重來的東吳20萬大軍,司馬師扳回了一局,諸葛恪師老無功、死傷過半。此戰中,鎮東將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表現得尤為突出。

外戰的勝利,讓司馬師的威望得以提升,卻曹芳越發如坐針氈。下一年,他聯合皇親國戚李豐、張緝、夏侯玄等人,意圖除掉司馬師,但卻因計劃洩露慘遭失敗。隨後,司馬師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廢掉不聽話的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按下葫蘆起了瓢」,李豐、夏侯玄等人慘死的消息傳到壽春,與他們關係密切的鎮東將軍毌丘儉深感不安,他和揚州刺史文欽商量後,決定舉兵反抗司馬師。

公元255年,毌丘儉、文欽在壽春正式起兵,這就是「淮南二叛」。見他們來勢洶洶,司馬師不顧自己眼睛剛動過手術,親自率軍前去鎮壓。當司馬師和鄧艾駐兵樂嘉城時,文欽之子——勇冠一時的文鴦前來夜襲,曹魏大軍一度大亂,驚駭莫名的司馬師傷口爆開,眼珠子都崩了出來。

最終由於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叛亂再次被平定,但司馬師由於傷口惡化,在回師的途中死在了許昌。在臨死前,他把弟弟司馬昭從洛陽召來,讓他接班「總管諸軍」。畢竟司馬師沒有兒子,在這個關鍵時刻能夠撐起司馬家族大梁的,只有這個同樣老謀深算的弟弟。

司馬師之死,讓曹髦以為自己迎來了把握自己命運的機會。為了趁司馬氏未完成權力交接之際剝奪他們的兵權,他立即下詔一封,借口淮南剛剛平定,命令司馬昭就地鎮守許昌,改由尚書傅嘏率領大軍回到京師。

司馬昭何等雞賊,他視曹髦的詔書為無物,執意親自率軍回洛陽。槍桿子裡出政權,他順理成章的接任哥哥的職位,擔任了大將軍。

當時彷彿出現了一個定律:司馬家族每次權力更迭,鎮守壽春的大將都會反叛。公元257年,接任毌丘儉擔任征東大將軍諸葛誕起兵,並且派人與東吳聯合。司馬昭親率大軍二十六萬鎮壓,雙方血戰數月,諸葛誕兵敗身亡,第三次淮南叛亂被平定。

在消滅了最後一股武裝反抗力量後,司馬昭抓緊了篡位的準備。其後,他派人殺死魏帝曹髦,出兵滅掉蜀漢,獲得了晉王的身份,隨時準備登上帝位。

但就在只差臨門一腳的時候,司馬昭病重而死,司馬炎成了幸運兒,替他的爺爺、伯父、父親完成最後一擊:取代曹魏、建立司馬氏的晉朝。

由上可見,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關係和諧,並不是由於他們深明大義、視權力為糞土,而是殘酷的政治鬥爭環境,讓他們沒有機會勾心鬥角,只有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才能戰勝各路對手,畢竟這關係著家族的生死存亡。

那麼,假設司馬懿在位時格局已經穩定(就像後來唐初的情況那樣),司馬兄弟會不會爭個你死我活呢?筆者認為這一定的。理由如下:在和平時期面臨權位更迭時,司馬昭、司馬炎父子倆,以後後續的司馬氏子弟,個個毫不客氣。

西晉建立後,司馬炎崇尚以「孝」治天下(畢竟他哪好意思提倡「忠」)。而這個孝字,還包括重視兄弟、親屬間的血緣關係,這就是他稱帝后首先大肆分封宗室為王的原因之一。

其前代不同的是,西晉的兵權主要掌握在大大小小的藩王手中,原本作為國防力量主體的州郡兵在滅吳後幾乎被全部撤除:「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

司馬炎之所以重視親情,主要是吸取了曹魏「強幹弱枝」而亡的教訓,因此希望用宗室的力量來拱衛皇權。

但這種重視是有前提的:對自己家的權力不造成威脅。畢竟封建時代是「家天下」,在危機重重的創業年代,這個「家」可以是大家族;但在歌舞昇平的守成時期,這個概念迅速縮小,變成自己直系的後代。司馬昭、司馬炎用他們的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上文提到過:司馬師沒有兒子,司馬昭就把自己的二兒子司馬攸過繼給了哥哥。即,司馬炎、司馬攸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都是司馬昭的親兒子。

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司馬攸才是司馬師的繼承人。但由於形勢所迫,繼承司馬師所有政治遺產的是弟弟司馬昭。隨著局面逐漸穩定,司馬昭起初還經常假惺惺的說:「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攝居相位,百年之後,大業宜歸攸。」(景王即司馬師),意思是要立哥哥的繼子、自己的親兒子司馬攸為司馬家族的下一任話事人。

但嘴上說容易、具體怎麼幹是另一碼事,司馬昭臨終前,他把曾經的許諾完全丟在一邊,果斷讓長子司馬炎接班,並且全然不顧司馬攸孝順友愛、才華橫溢、為人公正平和、名望遠遠超過司馬炎的現實。

我們可別忘了,司馬攸實際上可是司馬昭的親生兒子啊!只是名義上是司馬師繼承人而已。但在皇權面前,這一點區別在後世造成的區別可大了去了,比如司馬昭本人在皇室宗廟中的地位、其他兒子的待遇等等。

而到了司馬炎晚年,這一殘酷邏輯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我們都知道司馬衷幾乎等同於一個傻子,因此那時朝野內外都認為應當讓皇弟司馬攸繼任帝位。但司馬炎為了保住兒子的太子之位,強行逼迫司馬攸離開京城、回到封國,而不顧親弟弟此時正重病在身、奄奄一息的現實。

最終,抱病上路的司馬攸吐血而死。所謂的兄弟之情、血緣關係,在權力、利益面前如此的脆弱。

因此我們可以確定,假使當初司馬家族的大局已定、曹魏政權內部沒有一絲反抗力量的話,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一定會勾心鬥角、自相殘殺。

我們別忘了,在司馬炎死後,司馬氏藩王們為了爭奪對朝廷的控制權,不惜發動了持續十餘年的八王之亂,活生生把曾經無比強盛的西晉王朝玩殘,最終迎來了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的結局。此時再回頭看看司馬師、司馬昭的兄弟之情,以及司馬炎大封藩王的初衷,不禁讓人哭笑不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