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有什麼突出戰績嗎?他為何能有其他三位都督齊名?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魯肅有什麼突出戰績嗎?他為何能有其他三位都督齊名?

下面由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魯肅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

熟讀歷史的同學都知道,三國時期,東吳有四大都督:打贏了赤壁之戰的周瑜,兵不血刃襲取荊州的呂蒙,夷陵之戰大獲全勝的陸遜,還有一位呢,就是沒有什麼過人戰績的魯肅。身為東吳第二代大都督,魯肅似乎就是一位忠厚長者的形象,既無扭轉乾坤之功,也無開疆拓土之能,這樣的一個人,可以和其它三位都督並列嗎?

探討問題之前,咱們先簡單介紹一下魯肅。

魯肅為人

《三國誌》記載: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

臨淮郡,在三國時期應該叫下邳國,屬於徐州。魯肅家裡富有,樂善好施,很得民望,當初周瑜部隊缺糧,去找魯肅,魯肅家有兩囷米,各三千斛,將其中一囷給了周瑜。

這種行為近乎「敗家子」,但亂世當中,財散則人聚。從這裡能看出,魯肅是一個有著宏大格局的人,不會在小事上斤斤計較。

所以說,評價魯肅,我們重點要看他那常人所不及的戰略眼光。

戰略眼光

1.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這是魯肅第一次見孫權,二人在榻上對飲時,魯肅提出的觀點,所以有人稱之為「榻上策」,讓孫權鼎足江東,並趁著北方多事,積極進取荊州,然後效仿劉邦,自己立業:

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在這個時候,能看出漢室不可扶,還是挺了不起的。

魯肅這個戰略很宏大,執行起來也坎坷,孫權用了五年時間,三伐黃祖,才打下江夏。而孫權稱帝,差不多是三十年以後的事情了。

2.孫劉聯盟

計劃趕不上變化,孫權攻打荊州的速度太慢,剛擊敗黃祖,劉表病逝,曹操大軍南下,又該如何呢?

魯肅借弔喪為名,想要先探聽虛實,再做決定。等魯肅到達,荊州投降,劉備敗於當陽,曹操大軍即將順流東下,在這種情況下,魯肅當機立斷,勸說劉備和孫權合力抗曹。

孫劉聯盟這個戰略思想,最早是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提出,此時由魯肅主動發起,之後才有了諸葛亮智激孫權,聯合抗曹的故事。

魯肅畢生都在用心維護孫劉聯盟,因為這是能和曹操抗衡的唯一辦法。後來劉備取西川,留關羽守荊州,雙方糾紛不斷,魯肅都好言安撫。和強勢高傲的關羽相處,想必魯肅受了不少委屈。

但,最大的敵人是曹操,如果打內耗,哪怕自己佔了便宜,但聯盟整體力量遭到損失,都是得不償失的。就這一點來看,魯肅的戰略眼光高於周瑜、呂蒙等人。後來呂蒙襲取荊州,引發夷陵大戰,儘管東吳因此擴大了領土,但站在宏觀角度看,孫劉兩家整體力量極速下降,即使後來又和好,也很難再和曹魏爭鋒,進入慢性死亡。

3.借荊州

借荊州,其實屬於孫劉聯盟的一環,但這件事影響重大,所以單獨拿出來。

赤壁之戰後,周瑜北上攻打南郡,劉備南下荊南四郡。之後魯肅主張將荊州借給劉備,說是借荊州,其實只是借南郡,荊南四郡本來就是劉備打下來的。

借荊州這件事有兩面性:

好處是:讓劉備直面曹操的兵鋒,因為劉備的荊南四郡是後方,不和曹軍直接接觸,把南郡讓給劉備,這樣劉備負責西線,東吳可以集中兵力在東線,打淮南。

壞處是:劉備掐住南郡,那孫權就不能打益州了。

那麼,對東吳而言,到底是攻打淮南好,還是攻打益州好呢?

在笑談君看來,肯定是攻打益州好,這就相當於《隆中對》的進化版了嘛!此時曹操在和馬超糾纏,沒空搭理這邊,機會難得,憑周瑜、甘寧的能力,打下益州應該不成什麼問題,但是尷尬的是——都計劃好要出兵了,周瑜死了。

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攻打益州,長途跋涉,沒有周瑜這樣的人物,恐怕不好辦。

所以魯肅主張把荊州借給劉備,個人認為是正確的選擇,這個時候,需要有人來分擔壓力,把劉備一直壓在後方,不光劉備使不上力,甚至東吳還得分兵去防劉備偷後路,何必呢?而得知孫權把荊州借給了劉備,曹操嚇得筆都掉到了地上。

所以,整體看來,二代都督魯肅,擁有高人一籌的戰略眼光,並且能隨著形勢,靈活應變。他和諸葛亮兩人,遙相呼應,穩穩地維持著孫劉聯盟這條戰線,雖終其一生,沒有打過足夠份量的大仗,但他對得起周瑜的臨終舉薦之恩,完全有資格並立四大都督之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