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的“吳中對”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哪些不同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魯肅的“吳中對”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哪些不同呢?

三國時代群雄並起,魯肅和諸葛亮都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三國人物。魯肅的「吳中對」與諸葛亮的「隆中對」,都是著名的戰略性對策,都深刻影響了當時的格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01「吳中對」與「隆中對」

東漢末年爆發了黃巾起義,東漢王朝受到毀滅性打擊。東漢王朝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封建割據勢力不斷擴大,群雄四起,天下大亂。此時的魯肅不僅不治家事,相反地,還大量施捨錢財,賣出土地,以周濟窮困,結交賢者,因此深受鄉民擁戴。

時周瑜任居巢長,聞魯肅之名,帶數百人前來拜訪,請他資助一些糧食。當時,魯肅家裡有兩個圓形大糧倉,每倉裝有三千斛米,周瑜剛說出借糧之意,魯肅便毫不猶豫地手指其中一倉,贈給了他。經此一事,周瑜確信魯肅是與眾不同之人,主動與他相交,兩人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朋友關係。周瑜向吳主孫權推薦魯肅,說他有才幹,可為輔佐之臣,並建議孫權應該多方搜羅像魯肅這樣的人才,以成就大業,不能讓他們流散外地。

孫權立即約見魯肅,與其交談,非常高興。等在場賓客起身退出時,魯肅也告辭而出。但不一會,魯肅又被孫權悄悄領了回來,合榻對飲。孫權對魯肅說:「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余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魯肅答:「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孫權又說:「今盡力—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

魯肅對策的中心思想就是,孫權只有在江東站穩,與曹操、劉備形成鼎足三分之勢,以觀天下之變才是上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吳中對」,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不謀而合,但時間上比後者早了7年。「吳中對」是魯肅在與孫權榻上對飲時提出的,所以也叫「榻上策」。建安十二年(207),諸葛亮提出了歷史上著名的「隆中對」。「隆中對」一方面對天下形勢進行分析,從劉備集團的角度出發,提出對待各個割據勢力的態度:反抗曹操,聯合孫權,圖謀劉表和劉璋,從而規劃出曹、孫、劉三足鼎立的戰略前景。另一方面指出,三足鼎立後,天下有變,進一步北伐中原、中興漢室的戰略目標。

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戰勝了貌似強大的袁紹。諸葛亮看到了曹操軍事力量的強大,得出不可與其單獨爭強,必須聯合其它力量與之對抗的結論。孫權則有地理優勢,加上孫氏家族已歷經三代,在所轄區域得民心,可以成為未來天下三極中的一極。諸葛亮看到了這兩大軍事集團將會成為三極中的二極。劉備當時是個只擁有幾千人馬的荊州客居者,其它軍事集團,如劉表、劉璋、張魯、馬騰等,最多算為天下英雄的配角,不足以形成稱霸一方的力量。

在正確認識和分析孫權、曹操力量的基礎之上,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的基本步驟:首先「跨有荊、益,保其巖阻」;然後致力於內部建設,開展和平外交,「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最後兩路北伐,鉗制中原,「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這樣,「霸業可成,漢室可興」,可以一統天下。

02兩者之異同

「吳中對」與「隆中對」有明顯的相似性:一是都打結盟外交牌。結盟外交的要義,是將兩國的安全利益捆綁在一起,盟國的安全是自己國家安全的前提和條件。魯肅與諸葛亮都意識到,光靠吳或蜀自身的實力,根本不足以抗衡曹魏,只有通過吳蜀結盟,才能維護自身安全。

二是都打均勢外交牌。三國之中,曹魏勢力最大。漢朝的地盤,它三有其二,而且佔據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占當時人口一半以上。這無疑增加了曹魏在戰略上的優勢和在外交上的籌碼。在格局失衡的情況下,魯肅和諸葛亮都清楚看到,沒有均勢,就沒有安全,只有照顧到盟國的安全,才能維護自身的安全,因此,魯肅和諸葛亮的外交活動一直都在促進和維護這種均勢。

三是都打道義外交牌。在封建社會,正統觀念是維護統治的社會基礎,堅持和維護正統,就搶佔了道德制高點,贏得了話語權。魯肅與諸葛亮是政治家辦外交的典範,他們以正統為旗幟、以統一為目標,正統就是漢室,雖然漢室被曹操脅持,徒有其名,但畢竟是正統,沒有任何政治勢力會否定它的合法性。魯肅、諸葛亮指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這八個字,既彰顯了漢室的合法性,又突出了曹操的非法性。

道義外交牌凸顯的是吳蜀兩國的政治基礎,均勢外交牌凸顯的是吳蜀兩國的地緣戰略,結盟外交牌凸顯的是吳蜀兩國的外交運作。

「吳中對」與「隆中對」集中體現了吳蜀兩國在曹魏的壓力下,立國和結盟的指導思想和路徑選擇,因此,這兩份經典對策有明顯的相似性是毫不奇怪的。但是,自古以來,人們看到的更多是其相似性,忽視了其差異性,而差異性恰恰是影響吳蜀兩國外交的關鍵所在,忽視了差異性,就不能正確看待、分析和評價魯肅、諸葛亮在三國外交棋局中的作用和地位。

「吳中對」與「隆中對」最大的區別,在於對時代主題的認識與判斷。「吳中對」表明,在時代觀上,魯肅是高屋建瓴、最具真知灼見的戰略家和外交家。這突出地表現在對待漢室的態度上。魯肅所持「漢室不可復興」的政治見解,不但高出孫權之上,而且和7年後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比較,也實在有高出一籌的地方。從孫權在回答魯肅的「吳中對」時所反映的思想看來,他當時因羽翼未豐,只是想保有江東,盡力一方,以輔漢室,尚缺乏統一全國的進取精神,但魯肅的一席話對他無疑起了振奮精神的作用。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明確講過,如果像他設想的那樣,「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興復漢室」是諸葛亮畢生奮鬥的目標,然而,他在《出師表》裡提出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對當時的蜀漢而言並不現實。「興復漢室」是諸葛亮討伐曹魏的口實,是他用以號召反曹力量的一面旗幟,應該說,在三國鼎立局面尚未形成之前,這對劉備發展實力、擴大影響確實起了不小作用。如在聯吳抗曹、赤壁大戰、奪取荊州、奪取巴蜀、奪取漢中的過程中,這個口號對擴大劉氏集團的影響、對團結廣大有識之士都曾起過積極作用。

但到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後,特別是在漢獻帝劉協禪位給魏文帝曹丕後,「北伐曹魏」的口號已經過時。227年,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拉開了北伐曹魏的序幕,諸葛亮說,北伐「趨時宜速」,而當時上距曹丕代漢已歷8個年頭,且魏已傳國易世,曹睿為帝,正如範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所說:「魏國統治階級早就不是擁漢派擁曹派的爭鬥了,而是曹操集團將被司馬懿集團所代替。」因此,諸葛亮提出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北伐口號已沒有多少號召力了。229年,孫權稱帝,諸葛亮為「求犄角之援」,遣使道賀,並與吳約盟交分天下,舊都洛陽本來在吳之分界,北伐的口號就更顯無力了。這也是蜀漢中後期,幾乎沒有什麼外地人才前來投奔的主要原因。

時勢至此,蜀漢仍抱著「興復漢室」的口號不放,顯然是「不審勢」,最終也就不可能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漢室不可復興」的思想,魯肅早在建安五年(200)就提出來了,這一建立在正確估量當時客觀形勢上的見解,被日後歷史的發展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03誰更高明

歷史給予了魯肅和諸葛亮有利的機會,讓他們有幸身居高位,得以分別將「吳中對」與「隆中對」付諸實踐。從實踐結果看,前者的成就明顯高於後者。在筆者看來,魯肅比諸葛亮的高明之處在於:

一是魯肅比諸葛亮更懂得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東吳是三國外交鬥爭中最大的贏家。曹魏、蜀漢都曾在外交博弈中受益,但東吳無疑是受益最多的,外交為東吳創造了最為優越的外部環境。魏、蜀都陷入過兩面受敵、孤立無助的境地,東吳卻不曾如此。它或是結好於魏,或是和睦於蜀,從未出現過兩面受敵的情況。可以說,在三國外交舞台上,東吳是無可爭議的外交大戲的倡導者、演出者和受益者。這一切同魯肅的謀略分不開。

為什麼東吳在三國外交中能取得最大的成就呢?最根本的一條是一切從國家利益出發。只要國家利益有需要,東吳可以向曹魏稱臣,也敢於在與吳蜀的交往中適度叫板,盡可能維護自身的利益。作為東吳外交的掌門人,魯肅的能幹之處在於務實,他從維護國家利益出發,該低調的時候低得有度,該亮劍的時候亮得出來。

相比之下,蜀國奉行「漢賊不兩立」的外交方針,不承認曹魏政權的合法性,並將自己政權的合法性建立在此基礎上,這樣一來就失去了外交上的靈活性。

二是魯肅的考量以國力為基礎。就蜀漢本身而言,並不具備伐魏的實力。章武二年(222)夷陵之戰的失敗使蜀漢受到了很大打擊,北伐曹魏的力量大大削弱。對於蜀漢的情況,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描述道:「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在《後出師表》中他又說:「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顯然,諸葛亮很清楚,蜀是不具備伐魏實力的。從《後出師表》看,諸葛亮此時言及的伐魏已完全成了一種道德的自我完善、責任的自我完成、心理的自我安慰,而不是一種能實際操作的行動計劃。他很清楚,蜀漢在三國中是實力最弱的,進攻是不得已之舉,「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無奈之舉,字裡行間透露出極為複雜和矛盾的心理。

為了「興復漢室」,蜀漢不得不將一切納入戰爭軌道。蜀漢建國40餘年間,出動蜀國兵力半數以上,即5萬人以上的征戰約20次,小規模征戰更多。從這一角度看,蜀漢國內的許多政治、經濟制度實質上都屬「戰時軍事管理法」。戰爭需要大量的兵力,雄厚的財力和物力,這對蜀國力量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削弱。從227年到234年,諸葛亮率軍北伐的結果是:同曹魏進行了6次戰爭,其中5次進攻,1次防守。在5次進攻中,曾取得局部勝利,但遠未達到滅魏興漢的目的,他本人積勞成疾,最終死於軍中。一方面留給後人「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感歎;另一方面就是勞師動眾,糜費錢物,使本已衰弱的蜀漢政權雪上加霜,成為三國中最先滅亡的政權。

三是魯肅比諸葛亮看問題更理性。例如,赤壁之戰後,孫、劉、曹三家瓜分了荊州。孫權佔有了荊州最重要的江夏郡、南郡的江陵及其附近地區。劉備為謀發展,曾向孫權提出暫借江陵,但未被應允。由於江陵是荊州的治城,所以借江陵也被稱為借荊州。呂范等將領勸孫權扣留劉備,周瑜在外地,也上疏陳說此意。唯魯肅從全局考慮,勸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以孫、劉聯合,共同抗曹。魯肅的意思是:孫權固然神武蓋世,但曹操的勢力太大了。我們剛剛佔有荊州,恩德信義尚未廣行於民眾,如果把荊州借給劉備,讓他去安撫百姓,實是上策,因為這樣一來,曹操多了一個敵人,我們多了一個朋友。孫權同意了魯肅的主張。

應當看到,把荊州借給劉備,孫權集團雖有所失,但在當時的複雜形勢下,卻是最為明智的選擇,孫氏可以從中收穫不少實際的益處:一是可以鞏固孫、劉聯盟,增強抗曹的實力,保持自己有利的戰略地位。二是可以縮短戰線,避免將孫吳有限的兵力分散,並能擺脫處於曹、劉兩大集團之間可能腹背受敵的窘境。三是使劉備與曹操接境,給曹操樹立一個勁敵,牽制曹操的兵力,減輕對孫吳的軍事壓力。四是不至於因為孫、劉相互攻戰而令曹操坐收漁人之利。總之,孫權借地資劉,抓住了「共拒曹公」以圖生存和發展的這個主要矛盾,在當時無疑是正確的,實為一石二鳥的明智之策,因此,曹操聞孫權借荊州給劉備的消息時,正在寫信,震驚之下,落筆於地。

四是魯肅擅長軟硬兼施,即便對待盟友也是如此。例如,劉備平定益州,孫權請劉備歸還荊州所轄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不肯。孫權派呂蒙率軍進取,長沙、桂陽二郡望風歸附,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堅守不降。劉備得知,親自引兵5萬,從成都趕回公安坐鎮,派關羽率軍5萬爭奪三郡。孫權也從秣陵進駐陸口,派魯肅率領1萬人屯守益陽,和關羽對抗。魯肅為了大局,邀請關羽相見,提出各自將兵馬佈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將軍們單刀赴會。魯肅做出決定後,他的部下怕出變故,勸他不要輕赴險地。魯肅毫無畏懼地說:「事到今日,應該把話說清。劉備辜負國家,是非尚未論定。關羽又能怎麼樣呢?」毅然赴會。

單刀相會,充分顯示了魯肅的外交智慧、勇氣和風采。一是以理服人。會上,魯肅數次指責關羽,抓住劉備方的理屈之處,向關羽激情闡述孫權顧大局借荊州的過程,以及劉備不還三郡的無理要求。言辭中,洋溢著縱橫家的詞辯風采。二是以勢逼人。魯肅在談判中話音未落,荊州方面的一位將領說:「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魯肅當即大聲呵斥,辭色嚴厲。關羽自覺理虧,操刀而起,對部下說道:「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用眼光示意那人離去。三是以情動人。魯肅在談判時訴諸情感,抓住人性的弱點,因勢利導。他緊扣的也正是當時劉備兵敗無以為資,孫權雪中送炭這一對方的心理弱點,使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讓關羽在談判中疲於應付。

單刀會的雙方雖然沒有達成歸還荊州的協議,但使劉備一方認識到,如不照顧孫吳的這一嚴重關切,勢必會危及結盟抗曹的大局。後來,劉備派人跟孫權講和,雙方才最終商定以湘水為界,平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屬孫權,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屬劉備,孫、劉休兵罷戰。

最後要指出的是,如果論在歷史上和在老百姓中的影響力,諸葛亮的「隆中對」比魯肅的「吳中對」要大得多,諸葛亮的「粉絲」也比魯肅多得多。但就外交實踐和外交成就來說,魯肅其實絲毫不輸於諸葛亮,在某些方面甚至明顯強於諸葛亮。史學家裴松之在為《三國誌》一書作注時說:「劉備與(孫)權併力,共拒中國(指曹魏),皆肅之本謀。」然而,在後世演繹的戲劇中,卻常把孫、劉聯盟完全歸功於諸葛亮,置魯肅於無足輕重的地位,這完全不符合史實。

歷史的真相是:建安十三年(208),孫權命甘寧西攻江夏,斬太守黃祖,然後準備奪取荊州。曹操本無暇南顧,如今見孫權攻取江夏,唯恐其攻取荊州,養成羽翼。於是七月開始南征,集結大軍於南陽。八月,劉表病死,消息傳到江東,魯肅感到形勢嚴峻,預料到如果荊州被曹操佔領,江東形勢就危險了。因而,魯肅主動向孫權請纓,到荊州去遊說劉備聯合抗曹,這個主意立即被孫權接受。魯肅到達南郡,傳來劉表之子劉琛已投降曹操的消息。這時,曹操不費吹灰之力而得荊州,劉備倉皇南逃。魯肅星夜趕到當陽,與劉備會見,向劉備縱論天下大勢,介紹江東的實力,熱切希望劉、孫兩家團結一致對付曹操,劉備聽了魯肅的分析,決定併力抗曹。劉備率部進駐夏口,魯肅就是在這時第一次見到諸葛亮,兩人一拍即合。劉備派諸葛亮隨魯肅去柴桑會見孫權,經兩人共同努力,孫、劉終成盟友。

04小結

「吳中對」與「隆中對」都是高屋建瓴、影響深遠的戰略性對策,從實踐角度看,前者更勝一籌。孫權高度評價魯肅的「吳中對」在東吳政權創立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孫權稱帝登壇祭天時,對公卿們說:「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張儀、蘇秦遠矣。」

魯肅死後,孫權派呂蒙襲取荊州,孫、劉聯盟完全破裂,而吳、蜀也最終被各個擊破,隨之滅亡。「吳中對」與「隆中對」分別促進了東吳、蜀國的興起和三國的鼎立,但未能使東吳和蜀國免於被曹魏滅亡的命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