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為何在關羽死後急迫出兵伐吳?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公元219年,關羽為配合劉備北伐,出兵打曹仁。樊城與曹軍作戰,卻因後方糧草供給不及而受掣肘。負責糧草的劉嬋親舅糜芳懼怕關羽回軍之後遭受處罰,在東吳大將呂蒙偷襲江陵時直接投降了。關羽腹背受敵、進退維谷、士卒離散,敗走麥城,最終中伏被殺。
關羽戰死的消息傳到成都,劉備憤怒無比。此時曹丕稱帝的消息也剛剛傳來不久,漢中王劉備以為劉協被殺,還追諡其為「漢愍帝」。劉備作為帝族宗親,自然而然的接替漢室皇位,史稱蜀漢。
劉備稱帝,是為漢昭烈帝。此後不久,劉備親率蜀漢大軍東征,沿著長江順流而下,並拒絕了黃權建言充當先鋒的建議,讓其北上防範魏軍。
蜀漢聲勢浩大,孫權求和遭拒。一路上蜀軍連戰連捷、攻城拔地。東吳將士見蜀軍得寸進尺、步步緊逼,心中惱怒,想大戰一場,卻被大都督陸遜阻攔。陸遜是個值得一提的人物,他原是年輕有為右護軍,此戰被孫權任命為大都督,可謂臨危受命,毅然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
蜀軍長途跋涉,又被陸遜拖延決戰時日長達半年,早已疲憊不堪。當時正值江南酷暑,蜀軍因補給不足而連綿在吳鏡二三百公里的山道上休整,兵力分散,難以形成合力。劉備不會用兵,陸遜卻抓住機會,火燒連營,蜀軍大敗。這就是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戰——夷陵之戰。
火攻之後,蜀軍全線崩潰,逃往夷陵西北的馬鞍山,再次戰敗,並最終退守白帝城。一年之後,劉備病重,白帝城托孤後,抱憾而終。
那麼在戰前趙雲、諸葛亮均強烈反對伐吳的前提下,劉備為何要舉國之兵,急切想為關羽報仇起兵伐吳呢?
其實早在荊州劉表在世之時,劉備曾三顧茅廬,請臥龍出山。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已經為劉備制定了爭霸天下的戰略方針。入主益州,一支北伐漢中後直取關隴。另一支從荊襄九郡出發,逼近洛陽、許都,入主中原。荊州的丟失,讓劉備的戰略出現了嚴重的缺失,劉備自然希望能將丟掉的戰略要地奪回來。
另外,這個時候的劉備剛剛鞏固了益州和漢中的統治,可是曹丕篡漢和關羽被殺卻使得劉備喪失了帝王貴胄身份和益州門戶地盤,頓時人心惶惶不安。劉備稱帝,以封賞來安撫內部群臣。但要真正鼓舞士氣則需要通過一場大勝。曹魏經過曹操推行屯兵屯田制度,兵強馬壯,短期內難以佔據優勢,地處長江下游的東吳便成了劉備眼中的軟柿子。
關羽統轄的荊州並非荊州全境,赤壁大戰後曹操和周瑜的勢力亦霸佔了部分郡縣。然而關羽憑借自己多年的經營,使得整個荊州地界水域山巒中的水賊盜群皆甘願受關羽號令。一些割據的小勢力亦歸附關羽麾下,所以關羽對荊州的影響力極大。其在荊襄九郡支黨遍地,關羽敗亡不久,影響力尚存,劉備擔心時日長久後,孫吳在荊州站穩腳跟後再攻打就困難了。
蜀漢軍隊的結構亦造成時間的緊迫。劉備軍隊之中的精銳多為從荊州入川的百戰老兵。隨著年歲的增長,這些老兵紛紛退了下來,蜀軍的戰鬥力面臨斷崖式下降的危險。
當然,劉備一貫的人設風格也是影響其作出決定的原因之一。不同於曹操的霸道風格,劉備行走天下向來以仁德著稱。關羽與劉備交情甚篤,劉備有仇必報,天下人只會稱讚劉備,增加劉備稱帝之後的人望。如若劉備此時和孫權聯手北伐曹丕,其安身立命之本便為遭到衝擊。
以上原因都是劉備急切出兵伐吳的緣由,但卻不是其兵敗夷陵的借口。劉備的失敗有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
主觀原因主要是劉備的戰略短視。強魏在側,劉備以為憑借長江順流優勢可以快速佔據東吳,而後從西、南兩個方向威脅魏國。這條路線也是戰國時期秦國蠶食楚國的線路,但秦國循序漸進,有充足的時間慢慢消化佔領的新地,步步為營的擠壓楚國的生存空間。但和戰國時期楚國國內派系林立不同,孫吳政權面對強敵上下同心。大都督陸遜雖前期屢次避戰,卻獲得吳主孫權的堅定支持,並最終轉守為攻取得勝利。
客觀原因有很多,但主要還是蜀漢人才匱乏。劉備伐吳時,關羽張飛黃忠已死,趙雲反對伐吳而遭猜疑,馬超魏延等降將此時在駐守蜀漢北境。武將凋零的同時,文臣的形勢亦不容樂觀。法正去世,諸葛亮坐鎮後方,劉備的身邊竟無一人善於用兵,這也造成了伐吳蜀軍最後犯下兵家大忌,為東吳所趁的重要原因。
夷陵之戰後,蜀漢軍隊凋敝,國力大減。但所幸此時曹丕伐吳,給了諸葛亮整頓朝局的機會,蜀國慢慢的又恢復了元氣。此後蜀漢雖偶與孫吳交惡,卻再也沒有主動進犯過吳國半步,一直將目光盯向關隴,直至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