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三國網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夷陵之戰,歡迎關注哦。
與喪失多少兵沒有關係,關鍵是兩個原因,一是蜀漢損失了最會打仗的指揮官;二是蜀漢徹底喪失了奪回荊州的最後機會。
夷陵之戰,確實不像三國演義裡那樣,什麼劉備帶了七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實際上劉備率領的至多也就十萬人,並且其中幾萬還是從蠻族借的兵。陸遜火燒連營,也並沒有讓劉備全軍覆沒,只是主力受損,損耗最多也就是三四萬人。兵力損耗並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因為劉備死後沒有多少年,諸葛亮就連續南征北伐,尤其是第一次北伐,兵力最盛,可見幾萬兵力損失固然會造成一定影響,但不至於一蹶不振。主要的問題在於兩個,一是蜀漢失去了最會打仗的人,二是蜀漢徹底喪失了奪回荊州的機會。
所謂蜀漢最會打仗的人,不是別人,就是劉備自己。跟三國演義不同,歷史上蜀漢的絕大部分基業都是劉備自己打下來的。如果要說其陣營中有誰能稍許和他相提並論那就只有關羽了,偏偏關羽也是早於劉備而死。其他人只能說是將才,而非統御一方的帥才。劉備自從起兵以來,不分兵則劉備掛帥,分兵則劉備關羽各領一軍。劉備的軍事成就不低,比如火燒博望坡,不像小說裡諸葛亮的主意,而是劉備親自指揮。那時,曹操北上攻打袁尚,劉表命劉備率軍抄其後路,劉備一路打到葉縣,臨近許昌,夏侯惇、於禁、李典阻擊,雙方在博望坡交手,劉備佯裝敗退,並火燒自己的營帳,讓夏侯惇以為劉備逃遁,與於禁率軍追擊,最後被劉備伏兵困住,多虧李典接應,才獲救。此戰雖未成功奪取許昌,但劉備伏擊曹操頭號心腹夏侯惇的戰績也算耀眼。
再有就是此後無論赤壁之戰後定荊州、入蜀奪益州,還是與曹操爭奪漢中,直至夷陵之戰,劉備都是事必躬親。因為除了他,實在沒有人能堪主帥重任。其他武將不是資歷地位不夠,就是能力不行。還有我們熟知的定軍山之戰,也是劉備親自指揮,斬殺曹軍大將夏侯淵。黃忠只是個衝鋒隊長的身份,甚至比對各人傳記,連夏侯淵也不是黃忠殺的,而應該只是死在亂軍之中,黃忠僅僅是表現勇猛而已。故而,最能打仗的劉備死了,蜀漢的軍事實力勢必大打折扣。
第二點就是荊州。夷陵之戰後,蜀漢再無機會染指荊州,諸葛亮《隆中對》中的設想徹底泡湯。其實按照當時的局勢,劉備伐吳,與其說是軍事鬥爭,不如說是政治威脅。魏蜀吳三國的鼎力格局是一種平衡,魏最強而吳蜀皆弱,所以,三家都很清楚,吳蜀兩國必須聯合才能對抗曹魏,不能有大規模內耗,否則曹魏一定坐收漁翁之利。東吳奪荊州後,吳蜀關係達到冰點。劉備拉開架勢伐吳,就是瞅準了孫權不敢輕舉妄動,希望他能妥協,將整個東吳控制的荊州部分全部拱手相讓。
一開始東吳也害怕劉備來拚命,所以一路後撤,始終不交戰。但是到了夷陵—猇亭一線,如果劉備再進軍,之後就是一馬平川,整個東吳控制的荊州地區(包括湘水劃界後原本就已經歸東吳的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就會落入劉備手中,這是東吳不能容忍的,越過了東吳底線。加上劉備捨棄戰船,讓東吳發現劉備並沒有準備打到江東大本營的意思,只是局限於荊州。於是決定反擊,一舉擊潰劉備。劉備也清楚不能硬耗,所以在還有兵力一戰的情況下選擇退走,雙方都要回去防範曹魏偷襲(後來曹魏果然攻打江陵)。
所以,夷陵之戰後,吳蜀立刻恢復了通使,關係迅速正常化。甚至再後來孫權稱帝,諸葛亮也讓人道賀。因為吳蜀同盟不能再有任何的破損,蜀漢也就再也不可能染指荊州。夷陵之戰是最後的機會,已經喪失了。沒有了荊州,就沒有隆中對中候天下有變,兩路出兵克復中原的條件。只剩益州,只能是「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蜀道難,外界難以進入,裡面也難以攻出,蜀漢自然難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