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中,陸遜為什麼看到趙雲救出劉備就撤退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夷陵之戰中,陸遜為什麼看到趙雲救出劉備就撤退了?

三國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夷陵之戰,為何趙雲救出劉備陸遜就撤退了?他是否真的害怕趙雲,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八月,劉備才剛剛稱帝三個月。為了給死在東吳手裡的二弟關羽報仇,他親自提點了數萬大軍起兵伐吳。這一戰可以說是劉備志在必得,也聽不進勸說。手中更是沒有良將可用,五虎上將之中五個有三個不在了:關羽被東吳所殺、張飛被手下暗算、黃忠早已在夷陵之戰前病逝(並非演義中死於夷陵之戰中)。

另外兩個,一個馬超,必須在北方防衛曹魏。另一個趙雲則是理智的勸說劉備不要興兵伐吳,咱們應當循序漸進先誅國賊-曹操。然後子龍兄就被憤怒的玄德留在家裡不帶他玩了。很快,大軍出征,順流而下的蜀軍一開始攻勢兇猛,在吳國土地上斬將奪旗、勢如破竹,正如後來北伐攻魏的諸葛亮一樣,那真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不過很快,東吳派來了,誰呢?接呂蒙班的新任東吳大都督-陸遜。在陸遜的操作下,吳軍翻盤了,一通火燒連營把蜀軍燒的屁滾尿流被迫撤軍。但是陸遜並沒有乘勝追擊,在蜀國派趙雲前來支援後,陸遜撤了。難道陸大都督怕了趙雲不成?如果不是,他為什麼要撤退呢?

其實陸遜還真不是怕了趙雲,因為這是正史,這個趙雲固然有強大的軍事能力但是真不是三國演義裡那個長阪坡以一當十、全場最佳、一騎當千的常山趙子龍,跟陸遜相比,都是一方大將。

陸遜也是受到過良好教育,手下吳軍也是驍勇善戰的精銳之師不是老弱病殘組成的旅遊觀光團,而且自己的軍隊又士氣佔優勢,並沒有懼怕趙雲的理由。他之所以知道趙雲來了,立馬撤退,是因為他簡單觀望之後,大致因為兩個原因而作出的決定。

第一,進不可進,難圖速勝,且消耗會巨大。

陸遜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的謹慎從他在《三國誌·陸遜傳》中的一番話就能看出來:

遜曰:「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當初他來抵禦劉備的時候,因為劉備軍士氣正旺而沒有上前,等到劉備軍士氣衰落並且有了自己火攻的餘地才上前進攻。

在把劉備手裡的大軍打的哭爹喊娘之後,他也的確帶領吳軍一路乘勝追擊。追到了蜀漢國界內之後,他看到了趙雲帶來的援軍。這時候趙雲在永安接應到了劉備他們。一群人在永安城安頓了下來。

陸遜在詳細對比了自己的軍隊與永安城的防守兵力之後,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自己無法速克永安。之前能速敗劉備軍隊是因為劉備那些營房擺得太近了,隨便一防火就能開個火燒連營,這麼一片大型法術扔下去,大軍肯定敗得快,也不是自己的軍隊特別驍勇善戰各個都是關羽張飛的原因。

既然不能速克永安也就不能擊殺劉備。那麼這就引出了第二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後路不保,擔心曹魏偷襲大本營。

雖然東吳在前線打劉備打的非常歡實,看起來加把勁就能直接攻克永安擒住蜀漢君主劉備了,即使是不能速克那就僵持一下唄。但是諸位可不要忘記這是三國亂世,有三個國家的。

老話說得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如果孫權和陸遜光顧自己這東吳先鋒軍在前面攻城拔寨,那曹操是傻子嗎?不是!魏國肯定會趁這個時機直接攻擊東吳。別跟我說什麼曹操馬上死掉了,曹丕繼位,魏國不穩,只要發動對外戰爭,國內的矛盾八成能被轉移出去。您說孫權已經向曹丕俯首稱臣被封吳王了?拜託 這是戰爭亂世,不是道德模範評比,並沒定數。

所以就算東吳打蜀漢,那麼曹魏發現可乘之機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到嘴邊的大肥肉的。考慮到這個原因,再加上本次出征的戰略目的(反擊劉備軍隊)已經完美地完成甚至有些超額,陸遜才退兵了。

三國的歷史很複雜,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不僅僅是影響著歷史,他們同樣也在被歷史影響。所以看到他們的舉動時要多想想正史中的背景,不能單純地思考害怕這種原始情緒。要代入歷史去思考。當然,也要分清演義和歷史,比如這個問題,陸遜退兵就和演義中說他被困八卦陣一點關係都沒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