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之後三國局勢改變,如何評價魏蜀吳的決策?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讓我們先看一看當時的背景。
公元217年至公元219年的漢中之戰,是東漢末年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該戰役交戰雙方為以曹操為首的曹魏陣營和以劉備為首的蜀漢陣營(當時三國並未建立,以這樣的稱謂便於區分陣營)。這持續兩年的戰爭,大大改變的當時的政治軍事格局,並對後來的夷陵之戰的結果產生影響。
漢中之戰的結局是劉備佔據漢中,進稱漢中王, 領土得到擴張,士氣大增。而曹操失去了在漢中的勢力,士氣受到了打擊,領土收縮。最重要的是關羽沒有參與這場戰爭。
從三國到現在,關羽的名字家喻戶曉,被尊為「武聖」,以「義」字立於世。而在當時關羽是鎮守荊州的,可以說,在劉備的部將中,除了關羽都有功勞。
於是關羽制定「攻取襄樊,與劉備在漢中匯合」的戰略,因此便去攻打樊城,而此時的東吳正對荊州虎視眈眈。最後的結局是關羽大意失荊州,兵敗而亡。
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劉備集團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因為這場戰役算是劉備集團成就大業的關鍵一步。在集團內部獎賞中,劉備唯獨忽略了遠在荊州的關羽。即使劉備知道荊州的重要性,他也沒有對關羽進行封賞。當然關羽也可以說成是沒有直接功勞,所以關羽急於建功,忽視了荊州的重要性。顯然,當時劉備內部集團的利益分配對關羽來說不公平。
我們都知道,關羽和劉備的關係不一般。關羽的死,之後又發生張飛被叛將刺殺的事情,這兩件事情更加堅定劉備討伐東吳的決心。於是劉備在他稱帝三個月後,發兵東吳。因為當時劉備的勢力達到了頂峰,伐吳不僅僅是為了報仇,還有圖天下的目的。當時的蜀漢集團對自己的實力充滿信心,因為孫權的實力是遠遠不及曹操的。孫權求和不成,一面向曹魏稱臣,一面派陸遜禦敵。
自赤壁之戰形成後的三足鼎立格局,在此時被破壞。也就是劉備當時遇到的敵人不僅是孫權還有曹操。剛開始劉備勢如破竹,而陸遜一直在被動防守。陸遜巧妙的運用地形,把山地留給了蜀軍。當時天氣酷暑,而且劉備糧草缺乏供應,士氣逐漸降低,這為陸遜反攻創造了條件。此時的陸遜既要面對內部的壓力(主戰派),也要應對劉備的進攻壓力。而恰恰因為這樣,顯示出陸遜卓越的政治本事和非凡的軍事指揮能力。由於當時悶熱,蜀軍周圍全是草木,所以陸遜選擇火攻。果然,蜀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陸遜也一戰成名。
這次戰爭後,蜀漢元氣大傷,東吳雖守住荊州但一片蕭條,這為兩國日後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礎。此役,劉備威信下降,後方叛亂不斷,諸葛亮用很長時間才恢復元氣。
在這場戰爭中,蜀漢「驕」,東吳「穩」。劉備以怒興師,犯兵家大計,最終由主動變被動,導致悲慘的失敗。而陸遜後發制人,正確分析敵情,膽大心細,巧用火攻,成就了中國古代史上一次積極防禦的成功案例。夷陵之戰後,蜀吳之間少有戰爭,魏蜀吳進入三國鼎立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