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如何當初當上縣尉的?為何後來還要棄官而去?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備是如何當初當上縣尉的?為何後來還要棄官而去?

在《三國演義》裡,為了表現劉備的仁德,張飛的暴躁武勇,將鞭打督郵的帳記在了張飛的頭上。而劉備在其中表現得委曲求全,兩面勸解。最後為了張飛,掛印而去。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可不是這樣的,在歷史上記載,打督郵的人是劉備。而且比鞭打還厲害,是杖打二百。《三國誌先主傳》是這樣記載這件事的:

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

從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看出來,當時是劉備剛剛起兵的時候。漢朝剛經歷了黃巾大起義,鎮壓起義有功的劉備也得了一個功名,安喜縣尉。但是,一天上級督郵來到縣裡辦公事。接下來的事情就耐人尋味了。

劉備去求見督郵,督郵不接見他。於是劉備就帶領部下衝進督郵的住處,把督郵綁了起來,杖打二百,然後掛印而去。那麼,督郵為什麼不見劉備?劉備又為什麼因為這一件小事而爆發,杖打督郵,掛印亡命呢?

這裡面還有一個前提沒有交代。在《三國誌》的註釋裡提到了這個原因:

其後州郡被詔書,其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之,備疑在遣中。督郵至縣,當遣備,備素知之。聞督郵在傳捨,備欲求見督郵,督郵稱疾不肯見備,備恨之,因還治,將吏卒更詣傳捨,突入門,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郵」。遂就床縛之,將出到界,自解其綬以系督郵頸,縛之著樹,鞭杖百餘下,欲殺之。督郵求哀,乃釋去之。

看到這裡我們就恍然大悟了。原來督郵來這裡是宣佈罷免劉備官職的。當時,在鎮壓過黃巾起義之後,有很多因為軍功而做官的人。這些人,一個是數量多,一個是依靠軍功,不是走漢朝舉孝廉的路子,沒有什麼後台。

在戰亂的時候,為了盡快平息戰爭,採取權宜之計,當然可以在官爵上從權。但是,戰亂平息,當權者就會感覺當官的人少了。當時的漢朝的當權者就是這麼想的,於是,他們決定淘汰一部分人。

那淘汰什麼人呢?當然是那些無權無勢,靠軍功起家的人。這些人繼續當官,只會動過去那些人的利益,所以必須要清除。像劉備這樣的人,恰恰就是符合這個條件的。

因此,當全國各地都開始進行淘汰官員的工作時,劉備對此也有所耳聞,心裡也有了一定的思想準備。等到督郵來到,他一看督郵的做派就知道他來的目的。因此,才有了杖打督郵的一幕。劉備之所以打督郵,掛印亡命,無怪乎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當官無望。如果劉備有希望繼續當這個縣尉,他會繼續熬下去。在後面劉備的生涯裡,他還是擔任了很長時間的縣尉一級的小官職的。可是,在當時的情況,即便是劉備再低頭做小,他也沒有繼續當下去的希望。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既然沒有了當官的希望,他還奉承督郵這個人物幹什麼。督郵還不知道情況,隨便向劉備擺架子,不打他打誰?

二、發洩英雄怒氣。說句老實話,當時漢朝的當權者,實在做得不地道,頗有卸磨殺驢的感覺。而且,從根本的實質上講,這些當權者,經歷了黃巾大起義這樣的大動盪,依然什麼都沒有學會,什麼都沒有忘記。沒有學會如何面對新的環境,他們沒有忘記他們過去的生活。他們依然幻想,能夠像過去那樣窮奢極欲的生活。在人才選拔上,他們還要打擊新的社會萌芽,企圖還回到舉孝廉的道路上去,堵塞英雄的出路。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在無望的情況下,對督郵搖尾乞憐也無濟於事。那樣做,還會被自己的一干兄弟部下看不起。還不如拿督郵開刀,表明自己的立場,既為天下英雄出了這口惡氣,也博得天下英雄的好評,獲得部下的忠誠讚賞。一舉多得,何樂不為。

第三、時勢已經不同。在當時,黃巾大起義已經對漢朝的社會基礎進行了大破壞。漢朝已經無力全面掌控天下的局勢。當時的全國各地都出現了許多權力真空。劉備即便是打了督郵,朝廷也對他無可奈何。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劉備就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敢於這麼做。如果不是督郵哀求,連督郵的頭都敢砍下來。後來事實證明,劉備的判斷是正確的。朝廷也沒有對他怎麼樣。他繼續換個地方,做他的官,打他的天下。

因此,劉備主要基於上面三個方面的原因才鞭撻督郵。不管怎麼樣,看《三國演義》到這一段,都要為張飛叫好,真恨不得砍下督郵的首級,讓那些敢於小看天下英雄的小人開開眼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