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一個在那個時代非常搶手的人,他足智多謀,為人衷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要是放在那個時候,不僅劉備喜歡他,曹操也喜歡他,但是他最後偏偏選擇為劉備效力,話說劉備在三國演義中最受人瞧不起。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劉備是如果說服諸葛亮為他賣命一輩子的呢?劉備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
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將他和自己視為魚水關係,這自然令身為儒者的諸葛亮會生出士為知己者死的決心,而諸葛亮偏偏在人格上又是一個執著隱忍而且一板一眼皆有度的人,這當然更使這種決心從下定之日起就堅如磐石。
劉備先生能夠三顧茅廬,而且一次比一次態度恭謹,甚至恭謹到那種有點做作的地步,尤其對諸葛亮身邊的家人、朋友、親屬、僕童等的態度,讓人看到甚至有點肉麻的感覺,就連他三弟張飛同志都有點看不下去了,覺得他做的有點過了,而不時地出言不遜,倒是讀過《春秋》的關老爺似乎看出點貓膩來,一改那種瞧不起知識分子的態度,反而勸起張飛來。實實在在體現出「請人首在恭,態度必須敬」的請人前提。
從行動上來看,劉備先生也充分顯現出來「一謙,二拍,三高帽」的請人技巧。首先說「謙」,也就是謙虛。通過司馬徽、徐庶的推薦和介紹,劉備已充分瞭解到諸葛亮的習慣和性格,知道諸葛亮是個自命清高,狂妄自大的年輕知識分子,而這樣的知識分子往往好為人師,喜歡高人一頭,所以在請諸葛亮出山的問題上,先把自己的地位擺正,而不再張嘴比先言「漢室宗室」自抬身份,而是持弟子禮來博取諸葛亮的好感。
從這裡我們也不難看出,劉備雖然是一介布衣,但是他最終可以成為了蜀國的皇帝,他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不說其他的,我們就說他慧眼識英雄這一點。他雖然不想曹操這般,但是他的用人之道和領導藝術是不容置疑的。這也難怪諸葛亮會心甘情願為他效勞賣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