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劉備,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跡。
荊州在三國時期的重要性,不必多說,不管是曹操、劉備、亦或是孫權都對荊州垂涎三尺。荊州對劉備來說,意義不可謂不重大,在諸葛亮未出仕之前,準備的就是將益州作為大本營,而荊州則是向四面攻伐的軍事重地,赤壁之戰過後,劉備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也是自此開始,劉備的勢力開始高歌猛進,那劉備是怎麼把這個戰略要地給逐漸弄丟了的呢?
劉備入蜀,龐統身亡
公元211年,劉備率領大軍入蜀,在名義上是為了幫助劉璋抵抗張魯,當然實際上的目的是取劉璋代之,以實現他心中的宏圖偉業。雖然劉備在西川的時間呆了三年,但是這時候的孫權並沒有直接向荊州發起進攻。原因是曹操給孫權的壓力一直很大,孫權也並不敢冒險再去分兵進攻荊州,當然還有一點是劉備在入蜀時,並沒有帶自己的主力部隊,當時諸葛亮、關羽等等都坐鎮荊州,這時候的孫權即使想偷襲也沒可能。
荊州的丟失有個很關鍵的前提,劉備在蜀的軍師龐統中箭身亡,劉備早年起兵時一直碌碌無為就是吃了沒有軍師的虧,沒辦法的劉備只能將坐鎮荊州的諸葛亮調來蜀地,同時調走了張飛與趙雲,留下關羽坐鎮荊州。這樣一來,留守荊州的主力被抽,防守空虛。關羽坐鎮的荊州,威脅是比不上諸葛亮坐鎮的,這也給孫權有了可乘之機。
穩定益州,爭奪漢中
終於在在劉備入蜀三年多以後佔領了益州,此時的益州剛剛佔領,局勢不穩,還需要諸葛亮從旁協助,諸葛亮暫時也離不開。這在孫權看來,可以說是取回荊州的天賜良機,先是由魯肅出面要求把荊州還給東吳。劉備當然不可能歸還,但是也害怕孫權強攻,這時的曹操準備進攻漢中,漢中一旦被曹操控制住,對劉備來說就是前門大開,孫權若是再進攻荊州,背腹受敵。因此對劉備來說,奪取漢中是劉備目前的重中之重,至於孫權只能暫時先將其穩住。
據《三國誌》記載:「曹公定漢中……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引軍還江州。」
於是在公元215年,劉備開始派人與孫權商討,說是願意平分荊州,孫權自然也想獨吞荊州,但是強攻的話風險太大,也就暫時同意了與劉備平分荊州的想法。雙方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貴陽這荊州東部的地區給孫權,南郡、零陵、武陵這三郡是劉備的。
前有大敵,後有偷襲,內有叛變
也是這時候開始,劉備的荊州走向了失去的道路,雖然這時候的劉備還控制這荊州的西部地區,但是起碼氣勢上是不如以前了,劉備的主動,讓孫權看到了獨吞荊州的希望。尤其是鎮守荊州的關羽向北進攻曹操的襄陽,致使荊州的守衛更加空虛,孫權採取了呂蒙的建議,偷襲荊州得手,劉備的荊州也就這樣丟了。
其實劉備的荊州丟的可以說是一個注定的結果,在漢中有曹魏的牽制,劉備為了後方安全又必須先取漢中,導致劉備分身乏術,這是不佔天時。孫權想要獨吞荊州之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在背後偷襲,這屬於不佔地利。荊州內部矛盾日益加重,博士仁,糜芳作為一郡的太守直接開城投降,這屬於不佔人和,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劉備皆不佔,荊州丟的也理所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