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年10月,蜀漢丞相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的軍中,享年五十四歲。失去了諸葛亮的蜀漢政權,猶如天塌地陷一般,先後發生了兩場內訌,導致兩位非常傑出的謀臣、猛將喪命,嚴重削弱了蜀漢政權的力量。那麼蜀漢的這兩次內部爭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先說第一場爭鬥,即所謂的「魏延謀反」事件。魏延字文長,跟隨劉備入川以來,屢建戰功。219年,魏延還被破格提拔為漢中太守,坐鎮漢中。劉備稱帝后,魏延升任鎮北將軍,一直被蜀漢政權把守北大門。227年,丞相諸葛亮進駐漢中,魏延出任相府司馬,成為諸葛亮北伐的得力助手。
魏延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將領,他不僅勇猛過人,還愛護士卒,在北伐的過程中更是屢建戰功,此時魏延可是說是蜀漢的第一大將,他官拜前軍師、征西大將軍,還被授予假節的權力。然而魏延這個人性格驕傲,頗似當年的關羽,人們知道魏延的為人,因此都讓著他。不過,有一個人不把魏延放在眼裡,此人就是楊儀!
魏延、楊儀的關係很差,勢同水火,魏延甚至拔出佩刀,做出要斬殺楊儀的舉動。對此,諸葛亮也非常頭疼,因為楊儀、魏延如同他的左膀右臂,都是他北伐的得力助手,「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在諸葛亮死後,魏延、楊儀的矛盾徹底爆發了。
魏延認為丞相諸葛亮雖然病故了,但我魏延還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另外,魏延還對讓他負責斷後的任務感到不滿,「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於是魏延率軍燒燬棧道,奔向漢中。魏延、楊儀都向後主劉禪上書,指責對方謀反,最終魏延被殺。
魏延死後,蜀漢的政局並沒有徹底平定,因為楊儀又跳了出來。楊儀字威公,原是關羽的功曹,後奉命到成都奏事,得到劉備的賞識,從而留在了成都。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作為長史的楊儀負責籌劃工作,「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因此深得諸葛亮的器重。
殺掉魏延後,楊儀雖然升任中軍師,但卻沒有什麼實權,「無所統領,從容而已」。而資歷不如自己的蔣琬卻出任尚書令、益州刺史,接替了諸葛亮的位置。對此楊儀非常不滿,經常發牢騷,「怨憤形於聲色,歎吒之音發於五內」。後主劉禪免去了楊儀的官職,貶為庶民。但楊儀卻「上書誹謗,辭指激切」。後主派人逮捕楊儀,楊儀聞訊自殺而死。
魏延、楊儀是諸葛亮北伐的左右手,一個負責衝鋒陷陣,另一個負責運籌帷幄。可是在諸葛亮死後,兩人先後死於非命。這背後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兩人都想做諸葛亮的繼位人,換言之這是權力之爭。所以諸葛亮剛死,魏延、楊儀就刀兵相見。但是,諸葛亮卻選擇了一直留守成都的蔣琬,心胸狹隘的楊儀對此不滿,也走向了死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