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蜀國為什麼沒有大亂,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三國時期,諸葛亮死了以後為什麼國君是軟弱無能的劉禪,蜀國卻還可以穩定三十年而不亂,安穩的生存下去?我想當時肯定很多人不看好蜀國,覺得蜀國沒了諸葛亮,並且要滅亡。劉禪能成個什麼大事,一切不都諸葛亮的功勞。是的,這確實離不開諸葛亮的功勞,但即便諸葛亮死了,他的計謀卻還能影響到日後。比如說,諸葛死後,劉禪在這個皇位上做了29年的皇帝,可以說翻看三國歷史,當屬他在位時間最長了。
回顧過往,蜀國之所以能穩定,劉禪之所以能安心當他的皇帝那麼久,是離不開諸葛亮死之前的安排。在諸葛亮死之前,諸葛亮對劉禪其實是很不放心的。那麼怎麼樣呢?為了能讓劉備打下來的天下能夠鞏固而安穩。那只有他死前先幫劉禪鋪好路。而怎麼鋪路呢,那我們接下來我們來說一說。首先,他先把蜀國的一些掌有大權的權臣一一去除。這些人,他害怕日後會變心,會對皇位起覬覦之心。這其中有主要以下三人,楊儀,魏延,李嚴。那麼他又是怎麼將這三個人除掉的呢?
這三個人裡面,我們這裡首先要說的便是李嚴。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權力之大,可以跟說,在當時跟諸葛亮是不分上下的。因為在劉備臨死之前,他把他的兒子劉禪交託給李嚴和諸葛亮兩人來輔佐。那麼諸葛亮,對李嚴這個人的印象其實不好。因為李嚴的地位說實話是非常高的,所以他這個人就有點自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然後呢,別人去奉承他,他也覺得確實是這麼回事。
那麼他都這麼厲害了,怎麼可能諸事聽諸葛亮的安排呢?那麼他自己的主意就越來越大,而跟諸葛亮一起北伐的時候,他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行軍打仗,最重要的是,糧草充足,可是,他呢,卻沒有準備好足夠的糧草,這樣子導致他們行軍中斷。也就是嚴格來說,此罪當誅。而他並不承認他犯的這些錯誤,反而覺得是諸葛亮的問題,想陷害諸葛亮。反過來將諸葛亮一局。本來諸葛亮對他就心存不滿,加上這個原因,更是諸葛亮加快腳步將他去除。於是諸葛亮找足證據,說明了他監管糧草不力,逐步瓦解他的勢力,把他打壓下去。證據充足,劉善就此也不再重用李嚴了。
再者說到蜀國的另外兩位大將,魏延和楊儀。魏延曾經和諸葛亮一起北伐,並且獻計,此計就是史上很有名的突襲長安,可是呢,卻被諸葛亮否決了。所以他一直覺得自己是有才華,因為諸葛亮卻沒能將自己的才華發揮到極致。所以他對諸葛亮一直耿耿於懷。
而楊儀呢,卻是一直跟著諸葛亮身邊征戰的。但是楊儀這個人,就是太過自負。正因為兩人與諸葛亮的這種很詭異的關係。即便諸葛亮死後,他們兩個還是對彼此心生猜忌,自相殘殺。因為種種原因,蜀國三位本來有大權的大將就先後一一被解決了。
其實劉備死後,蜀國很多很多有實幹的大將,都先後而亡,所以導致諸葛亮在劉善繼位以後雖然有神算,但卻經常打敗仗。吃了虧的諸葛亮,只有給劉禪覓得多一些有才幹的人,才能使蜀國長遠的走下去。而被諸葛亮重中的就是其中一位蔣琬其實早年其實其實因為一些事情,劉備看他十分的不爽,想將他處死。不過後來諸葛亮阻止了劉備並且將他救了下來。並且悉心培養栽培。加上他本身聰明過人。
所以在諸葛亮死後,他當了宰相。可以算是諸葛亮的繼位人。即便諸葛亮死了,但是蜀國還有希望。當然除了蔣琬,還有費偉以及董宇。他們和諸葛亮並列被稱為蜀國四相。所以說諸葛亮死前為劉禪尋覓了許多人才。他們呢,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相當於諸葛亮的學生,所以正史的一些書籍都有說到他們所用的一些方法和謀略,跟諸葛亮是有非常多的相似的地方。
當然除了這三位呢,還有一位叫姜偉的大將呢,也是為了復興蜀漢,貢獻了非常大的力量。他也是諸葛亮生前所重用的人才。所以說諸葛亮臨時之前將劉禪身邊的人進行了一個大換血,這樣大換血後,就是為什麼諸葛亮死蜀國還能在戰亂中穩定而存活下去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