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建立蜀漢後,面臨著一個十分艱難的抉擇,那就是先打誰,北邊是強大的曹魏,東邊則是實力排名第二的東吳,志在統一天下但又偏偏是實力最弱一方的蜀漢,顯然無法同時向吳魏兩國開戰,只能擇其一。
早在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中,就規劃了結盟東吳,北伐曹魏的戰略構想,而這個戰略後來也獲得了趙雲、法正等一干文武的支持,劉備當初也是堅持這個戰略的。
但後來隨著關羽戰敗,荊州丟失,劉備很快調整了主攻方向,他決定先打東吳,待滅吳後再北上一舉滅魏,統一天下。但可惜夷陵一戰劉備被東吳陸遜打的大敗。
劉備死後,諸葛亮重新與東吳結盟,把主攻方向再次放在了北伐曹魏上。不過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同樣沒取得太大的戰果,在打到渭水南岸後,諸葛亮也病死了。
雖然都沒成功,但這其中卻有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細節差異:糧食。
劉備在221年7月出兵伐吳,到222年8月兵敗,前後時間長達一年,從沒有過缺糧的煩惱,而諸葛亮在伐魏中卻多次因糧盡退兵,最短時只堅持了20幾天,最長時也不過4個月。
難道是劉備兵少好養,或者是戰線短的緣故?劉備伐吳出動了多少兵力,史書沒有記載,但東吳總參戰兵力是6萬卻記載的很明確,作為進攻的一方,劉備的兵力肯定是不會少於6萬的。
而劉備所走的路線是長江以南的山路,並且是棄船步行。這倒不是劉備傻,而恰恰說明了他的聰明之處。因為如果走長江北,很容易被魏吳夾擊,重蹈關羽覆轍,走長江水路,則打不過東吳水軍。
走江南,則可以聯絡五溪蠻夷部落。但弊端是戰線非常長,而且都是山路,後來劉備連營700里也是因為這裡地勢太狹小的緣故。不過劉備打了一年仗卻從沒有缺糧煩惱,如果不是被陸遜擊敗,劉備可能還會堅持更長時間。
而諸葛亮北伐時其實比劉備的優勢略大,因為諸葛亮用五年時間做了兩件事,一是攻克南中,收攏了不少兵源財貨;二是休養生息,備戰北伐。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就曾說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與劉備繼位僅3個月就出兵伐吳相比,諸葛亮北伐準備顯然更充分。
但結局卻很意外,除了第一次北伐是街亭失守的緣故外,後續的幾次北伐,諸葛亮都是因為糧草不足退兵,第五次北伐想到了在五丈原屯田,但沒來得及收穫就病逝了。
為什麼劉備出兵1年都不缺糧,而諸葛亮北伐到了百日左右就糧草不足了呢?差距就兩個字:水路。蜀漢最精銳的水軍隨著荊州丟失也沒了,後來的水師雖是臨時組建的,戰力打不過東吳,但卻可以順流而下,發揮運輸糧草的作用。
而諸葛亮北伐時,不論是走祁山還是陳倉,全是陸路,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陸路運糧消耗遠大於水路,可以說諸葛亮十分之九的糧草都消耗在了路上,只有十分之一運到了軍營。
現在回過頭來看劉備選擇伐吳而不是伐魏,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東吳比曹魏弱小,而蜀漢又在長江上游,順流而下有著地利的優勢,至少比後來諸葛亮北伐運糧方便的多。正如陸遜曾擔心的那樣:「臣初嫌之,(蜀漢)水陸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