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劉備形象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歷史巨著一直都受到廣大歷史愛好者的喜歡,但是隨著大家對三國歷史瞭解的逐漸加深,人們開始對《三國演義》產生了諸多質疑,其中大家意見最大的一點便是《三國演義》中將劉備的形象刻畫的過於仁德正面了,反觀曹操卻被極意抹黑。那麼為何《三國演義》中將劉備的形象刻畫得如此仁德偉岸呢?
《三國演義》這個文學作品中,條件最好,發展得最好的政權,是曹魏。這個作者單純從寫作的角度上來說,並沒有偏袒誰,白紙黑字寫著的。
其實魏蜀吳三個政權,在三國的最後,都沒有真正成為贏家,因為三分歸晉了,這就是歷史的魅力,老天的規律浩浩湯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管你是官二代,還是富二代,還是草鞋二代,到了最後,都不過滾滾長江東逝水。
但是感情上,我們看得出來作者對蜀的明顯偏袒,對曹操的那些事跡,做得再好,作者都帶有一些黑色幽默的渲染,比如攻佔城池睡人家媳婦然後被反殺,比如被追殺不得不減掉鬍鬚,比如沒事就滿嘴跑火車,借人家腦袋,反正沒有往英雄的方向去塑造,但是對劉關張,無論是桃園三結義,還是諸葛亮的五丈原,都帶有極為強烈的同情,讚揚的色彩。
這就是文學作品和歷史作品巨大的不同之處所在。
如果我們只說歷史,曹操的成就無疑是最大的,曹魏在三國中玩的層面,是國家級的,而劉備頂多也就是個省級。曹操無論是挾天子,還是官渡,還是赤壁,都是極大的手筆,對於推動歷史進步,發揮的是積極作用,而蜀國後期的北伐,完全是加快蜀國滅亡。
但是,文學作品是屬於人民大眾的,人們喜歡聽的更多的是「屌絲」兒童通過自身奮鬥順利逆襲的雞湯,更同情那些手無寸鐵就仗劍走天涯的草根。只有越貼近於草根,一個文學作品才可能越廣泛,長久地傳播。
所以我們再來看《三國演義》
曹操同學是一個標準官二代,先是把比自己更大的官二代袁紹給幹掉了,然後就是收拾富二代孫權和草鞋二代劉備,最後把事業做成了央企,在這個過程裡吃喝嫖賭的情節都有,離普羅大眾其實太遠了。
孫權同學是個富二代,雖然家裡面沒有爹拜於廟堂,但是呢,給他留下了巨額才慘。撕蔥的創業史,可能完全不如馬雲的創業史更為勵志。
而劉備同學,雖然說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是他這個老爹有幾十上百個後,到他這裡基本上也就是個落魄二代。然後他完全靠自己,靠兄弟一起混江湖,最後白手起家,白弄下了一片家業。如果我們單純從創業的角度上來說,劉備的先天條件是最差的,然而最後獲得的成功是最大的。這種晚年創業,白手起家,淒涼落幕,壯志未酬的人設,很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共鳴和同情,讚許和肯定。
此外,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都是要強調忠義,正統這些概念的,劉備雖然說到處哭到處騙城池,但是人家嘴上一直都是在說匡復大漢,忠於君主,愛護兄弟的。但是曹操的行為,卻更像一個「竊國大盜」,那麼那些酸腐文人是不會去讚揚這麼一個人的,所以戲劇,小說都會不斷醜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