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曹爽和司馬懿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東漢王朝在曹氏篡權奪位後,逐漸沉入歷史漩渦中,舊的王朝覆滅也意味著新的王朝冉冉升起。但是在東漢之後,作為中原大地擁有正統地新王朝魏國卻並無法對天下實施統治力,原因就是中原南方的土地還在其他諸侯的手裡,川蜀之地在漢室後裔劉備手中,江南地區在孫氏手中,所以東漢之後天下的格局就劃分為三家分治。
我們今日不談三國之間的恩恩怨怨,今天就談曹魏王朝內部的一些故事。而今日的主角是曹魏後期的權臣曹爽。說到曹爽,歷史對他的記載其實並不多,基本上史書的記載僅僅記載曹爽協助曹芳以及司馬懿的高平陵之變。有許多研究三國史的專家在研讀到曹爽時,通過分析當時的政治環境以及魏國國內的現實矛盾,最終得到結論:曹爽雖然是曹魏後期的大權臣,掌握著一國的軍權,但是曹爽自身實力不濟,自己用人眼光也不行。
另外曹爽的上位是基於自己老爹曹真的功績,因此,從各方面分析能獲知,曹爽的手腕和謀略並無法真正把遏制住曹魏內部的洶湧潮動。而歷史也如同史學家評價一般,這位曹魏的權臣在獲得輔政大臣的權力之後,他根本無法有效地解決曹氏宗親和朝臣之間的矛盾,並且曹爽的資歷太低了,在曹魏政權內部,威望和資歷才是衡量勢力的根本保障。
而曹爽一無戰功,而無貢獻,完全是靠著上一輩積攢下的威望和資歷,而且這其中還有明帝曹叡對他的寵愛,因而,曹爽才能夠爬到高位,但是能不配位,曹爽搞定不了紛爭的曹魏朝廷,也注定了曹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注定不會長遠。不過不管怎麼說,曹爽是的的確確執掌了曹魏數十年的朝廷大權,手裡的權力都是實打實的。
而反觀另一位輔政大臣司馬懿,雖說司馬懿是幾朝元老,但是司馬懿畢竟不是曹氏宗親,這就意味著曹氏幾代君王對司馬懿一直存在著忌憚心理,甚至明帝去世時,他名義上也列封了輔政大臣,但是實際上,輔政的所有權力基本上都是歸曹爽,曹叡的這一招其實也是在防著司馬懿,畢竟司馬懿的資歷和威望與日俱增,並且麾下人才濟濟。
反觀曹氏宗親們,不管是曹家還是夏侯家,老一輩去世的去世,退隱的退隱,現在新一代曹氏宗親已經不復當年的輝煌,就連曹爽這樣的二世子都被捧到台前,可見曹氏宗親勢力已經開始漸漸式微。不過曹爽心裡也是明白司馬懿的厲害,因此曹爽一直以來都是想盡辦法壓制司馬懿,而司馬懿被逼到只能夠稱病在家來暫避曹爽的銳氣。但是問題來了,司馬懿是被曹爽打壓的對象,為何司馬懿還能夠翻過身來擊敗曹爽呢?心態的變化是曹爽失敗的重要原因
曹爽在獲得輔政大臣的初期時間裡,他和司馬懿之間都是相互扶持,相互尊重,曹爽對司馬懿是十分尊敬,畢竟司馬懿是四朝元老。而司馬懿也對這個曹家小子也是挺青睞。曹爽早期對權力的慾望並沒有那麼大,同時曹爽也沒有太大的野心,他認為能保住一世富貴就滿足了,像是篡權奪位這種事,他不會去想,也懶得去想。
如果按照這種趨勢發展,曹爽和司馬懿之間彼此商量著來治理國家,那麼曹魏江山說不定可以迅速平定蜀漢和東吳,從而一統天下。但是很遺憾的是,原本將相一團和氣,卻因為三個人的出現而徹底攪亂了這團和氣。
這三個人就是曹爽手中的三大心腹何晏、鄧颺、丁謐,這三個人也是曹魏勢力權貴的後代,並且這三個人自認為自己胸中的韜略和能力都十分優越,再加上三人平時和曹爽的關係也是十分密切,於是他們在搭上曹爽這條船之後,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曹爽集團的核心人物。
不過這三個人也沒有太強的能力,但卻十分迷戀權力,特別是他們還有很強的控制欲,在曹爽把自己的權力分給他們一些後,這些人很快就原形畢露。他們開始聯合在一起在朝廷中組建起一個官員集團,對於曹魏官員的任免大權也掌握在他們的手裡,所以這三個人一時間也是風頭無幾,府邸經常是門庭若市。
所以在他們的攪動下,整個曹魏朝廷被攪得烏煙瘴氣,依附他們的官員立馬就得到陞遷,而那些仗義執言的官員們也會得到他們的報復。而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這三個人經常慫恿曹爽整這個整那個。而曹爽耳根子也軟,三個人一頓慫恿之下,一些荒唐的政令就在曹爽的口中不斷地下達。
而這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後果就是一大堆朝廷官員把對何晏、鄧颺、丁謐的肆意妄為都認為是曹爽在背後搗鬼,於是朝臣們對大將軍曹爽的意見是十分之大。那麼曹爽還荒唐到什麼地步,曹爽不僅以保護後宮的名義,派人把郭太后給軟禁起來,並禁止曹芳和郭太后見面。而且還經常假傳一些旨意來給自己謀利益,而當時的朝廷裡大臣們都是敢怒不敢言。
因而,曹爽的失敗和這三個人是有著一定的聯繫,如果不是他們三人不斷地慫恿,或許曹爽根本就不會去壓制司馬懿,也不會攪得朝廷烏煙瘴氣。也因為這三個人,曹爽之後的心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原本曹爽是一個敬畏權力、謙遜有禮的人,但由於這三個人的出現,曹爽開始變得勢利起來,而且還越來越有野心。
不僅如此,曹爽明知道司馬懿是名義上的輔政大臣,手裡沒有多大的權力,但是曹爽就沖輔政大臣這個名頭,就不斷開始給司馬懿找各種各樣的麻煩,甚至搞得司馬懿不得不躲在家裡暫避曹爽的鋒芒,不過曹爽的種種做法也使得他開始一步步的失去人心,原本就沒有威望、資歷的曹爽,如今在失去了人心,怎麼可能不失敗。
曹爽的能力、資歷和威望都不是司馬懿一個等級的
曹爽雖然獲得朝廷權力,但是群官、群將都不喜歡曹爽,甚至很多人覺得曹爽這種二世祖都能夠輕易接近高位,那麼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該如何才能夠爬到那個位置,基於其他官員和將領對曹爽不滿,一些官員和將領開始把目光看向司馬懿,他們希望司馬懿能夠復出好好整頓一下朝廷的混亂,但是這個時候曹爽卻頻繁地給朝廷施壓,給司馬懿施壓。
然而,曹爽也明白司馬懿作為一個四朝元老,不管是在功績上還是治理國家上都擁有著極高的資歷和威望,這恰恰也是曹爽十分忌憚的地方,但是對於司馬懿,他只能夠壓制,卻無法謀害他,因為司馬懿已經歷經四代君王,他掌握的人心和功績已經使得他脫離了一般官員的隊伍,司馬懿是曹魏的功臣,也是棟樑之臣。
並且司馬懿也是十分老謀深算,他深知如今權力在曹爽不在自己,而自己能做的就是先保全自己,畢竟司馬懿自己手中沒有兵權,也沒有強大的政治集團,所以司馬懿根本就不想和曹爽鬥。然而,司馬懿不想和曹爽鬥,曹爽卻始終把司馬懿當作眼中釘肉中刺,曹爽認為只有拔掉司馬懿這個潛在危機,自己才能夠在朝廷你有真正的權力,於是曹爽和司馬懿開始了明爭暗鬥的政治鬥爭。
司馬懿和曹爽之間的較量,大多數時間內都是曹爽更勝一籌,但是司馬懿的資歷和威望卻輕鬆碾壓曹爽。比如在曹魏軍隊將士們眼中,司馬懿常年帶著他們南征北戰,所以,曹魏軍隊將士們都對司馬懿十分敬重。而再看看曹爽,曹爽一直自詡自己的身份尊貴,不願意親自到基層一線去看望下魏軍,於是這就是使得了司馬懿來借兵就極為容易,而其他人借兵是極為困難的。
而隨著曹爽越來越不得人心後,司馬懿就開始吸納朝廷中反對曹爽的官員,並借助於群臣的力量,開始不斷給曹爽下坑。而後來當曹爽帶著幾個弟弟外出時,司馬懿直接就以順雷不及掩耳的姿態很快就全面控制住了洛陽。所以曹爽的失敗其實根源在於他能力不足,並且當朝還生活著一個四朝功臣,因此曹爽其實很難真正地把我朝廷權力,曹爽要面對的壓力也是非常大。
曹爽的一生因為權力而精彩,想當年曹爽父親曹真是何等意氣風發,卻生下曹爽這樣一個兒子。而曹爽原本手中拿著一副好牌,卻因為自己心態變化以及能力的缺陷,最終曹爽把好牌徹底打廢,於是這才有了高平陵事件的成功。因此,曹爽獨立擔任輔政大臣是遠遠不夠的,而曹爽之後,司馬家開始徹底掌控了曹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