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劫持漢獻帝劉協,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的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曹操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費勁了心機,漢獻帝劉協並沒有老老實實被曹操把控,他也反抗過。獻帝曾聯繫過自己的老丈人,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秘密反曹,可惜事情敗露,曹操此時正忙著準備官渡大戰,為了震懾反對勢力,發狠殺掉已經有孕在身的董貴人,獻帝幾近崩潰。
為了進一步控制獻帝,曹操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獻帝,由此成了漢獻帝劉協的老丈人,成功地由權臣轉變為了「外戚」。為此,伏皇后含冤而死。曹操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漢臣,不會稱帝,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在給自己的後代鋪路罷了,天下早晚是他曹家的,所以他必須掃清一切阻礙,包括跟隨了他幾十年的荀彧。
荀彧堪稱是大漢最後的倔強,也是曹操麾下的第一謀主,「身在曹營心在漢」或許才是荀彧的真實寫照。荀彧可不是一個人,他身後是一眾忠於漢室的門閥士族。不管是建安十七年力阻曹操進九錫,還是白馬門怒斥曹植,都讓曹操明白,荀彧這一關,他繞都繞不開。所以荀彧只能死,最終曹操送給荀彧一個空食盒,荀彧「無漢祿可食」,隨後自殺。
逼死了荀彧這道屏障,再無人敢反對曹操,漢室江山唾手可得,這才有了後來的曹丕篡漢,建國大魏。可惜曹操沒想到,他辛苦打下的曹魏跟漢室一樣不走運,漢室遇上了他,曹魏遇上了司馬氏。曹操為曹丕掃清了一切外部隱患,曹丕則為司馬氏掃清了曹魏自家勢力。曹家勢力被曹丕打壓的七七八八,其實沒什麼錯,鞏固中央集權,但是他沒想到自己那麼短命,結果司馬懿冒了出來。
曹叡雖能壓制司馬懿,但是同樣是個短命帝王,他一死,7歲的曹芳如何面對塚虎司馬懿?曹爽雖然有兩把刷子,怎奈司馬懿人老成精,高平陵事變3000死士讓曹爽低頭認輸,曹魏落入司馬氏之手。司馬師和司馬昭隨隨便便就廢掉了曹芳,改立年僅13歲的曹髦為帝。本以為這個小孩子偏於控制,誰知曹髦卻是個刺頭,讓司馬昭十分頭疼。
曹髦雖只有13歲,但是卻得了鍾會8字評價:「才同陳思,武類太祖」!即文如曹植武如曹操,司馬師、司馬昭得知後驚訝不已。曹髦果然很有想法,登基後沒多久就幹了件大事:派親信代表自己巡視各地。這麼做首先是瞭解曹魏的真實狀況,更重要的是向天下宣示:我曹髦才是大魏皇帝!效果立竿見影:第二年,毋丘儉、史文欽起兵討伐司馬師。
雖然最終被司馬師鎮壓,但是司馬師也在此戰身亡,曹髦立即下令司馬昭不許出許都,另外立即派親信大臣前去接管司馬師的大軍,可惜還是被司馬昭卻搶先了一步。從此司馬昭掌管朝廷大權,由於司馬昭逐漸流露出取代曹魏之心,讓身為帝王的曹髦忍無可忍,他可不想成為漢獻帝那樣的下場。
公元260年五月初七,曹髦拔劍登輦,率領殿中的宿衛和奴僕們出了宮,一路大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殺向司馬府。看下史實:曹髦率領人來刺殺司馬昭的時候,很多司馬家族家丁兵將是不敢動手的,畢竟他是皇帝,誰敢動他一根毫毛?曹髦來殺,司馬昭投降不可能,殺死曹髦顯然也不對。情急之下,太子舍人成濟抽出長戈上前刺殺曹髦,把曹髦弒殺於車下,年僅十九歲的曹髦因此喪命。
當時的環境下,政權更替時,政權來源的合法性相當重要,司馬昭本來準備讓曹髦禪位,一個月前司馬昭剛剛逼曹髦封他為晉公,賜了九錫,隨後就可以走上篡魏稱帝的下一步。因此曹髦當時的行動絕不是幼稚和草率的,而是當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再拖延下去,他必定被廢。他已經做到了最好,只不過無奈實力差距太大。敢於玉石俱焚,也是大勇。
曹髦死後,司馬昭好不容易平息了弒君惡名,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司馬昭為司馬炎掃去了最後的障礙後也去世了。司馬炎上位後,逼著曹奐讓位,就顯得很簡單了,此刻若是曹髦,司馬炎還敢這麼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