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郭嘉在:赤壁之戰曹操就能反敗為勝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如果郭嘉在:赤壁之戰曹操就能反敗為勝嗎?

講故事之前,我們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郭嘉此人的生平: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穎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參謀。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謚曰貞侯。

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赤壁大戰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戰役是以孫劉聯軍的勝利,曹操大軍的失敗而結束的。曹操赤壁失敗後,大軍又染上了瘟疫,不得已退回到北方,在路過巴丘(今湖南嶽陽市)的時候,歎息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那意思是說,如果郭嘉這個人還活著,能隨他進軍荊州,就不會有赤壁之敗。郭奉孝就是郭嘉,是曹操早期的重要謀士參謀之一。郭嘉曾經力勸曹操急攻呂布,終將呂布擒獲、準確預測孫策將死於刺客之手、建議緩攻以造成袁譚兄弟矛盾、北征烏丸劉表必定不會在背後下手等,被曹操稱之為「平定天下,謀功為高」。郭嘉於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去世,赤壁大戰發生在第二年,假如郭嘉活著,曹操真的能夠避免赤壁失敗嗎?

赤壁之戰源於曹操征伐荊州。當時曹操已經佔有了北方大部分地區,天下有一定勢力的諸侯只剩下劉表、孫權、劉璋和張魯。劉備當時依附劉表,雖有一定的軍隊,在荊州也有一定的影響,但還沒有自己的地盤。西北馬超、韓遂等人雖然心有自立的想法,名義上暫時還是大漢朝的臣子,也就是還歸曹操領導。西川的劉璋聽說曹操要征伐荊州,就派河內人陰溥去向曹操示好,曹操就給了劉璋一個振威將軍的名號。劉璋又派蜀郡人張肅向曹操送去了三百名兵士,曹操任命張肅為廣漢太守。這表明,劉璋在名義上已經依附了曹操。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征伐劉表,正好趕上劉表死了,他的繼位的兒子劉琮率領全州投降了曹操。劉備得到消息已經晚了,他帶著大批民眾想趕往江陵城,又被奔襲而來的曹操輕騎兵在當陽打敗。荊州的江北地區除江夏外,全部成了曹操的地盤。這樣一來,天下諸侯還沒有歸附的只剩下漢中的張魯和吳地的孫權。張魯和劉璋相互提防,都把對方作為主要敵人,根本就不可能對曹操形成威脅,如果曹操打敗孫權,張魯還會等著曹操用兵嗎?曹操需要考慮和征討的,只有一個江南的孫權了。

征討孫權,曹操的短處在於缺乏水軍,而荊州的投降,恰恰得到了一部分水軍,讓曹操補齊了這塊短板。在這種情況下,郭嘉能不能說服曹操不過江?所以從大的戰略上來說,郭嘉在與不在,都不能阻止曹操過江。

剩下的,郭嘉若在,也只能在具體的戰役當中起作用。

赤壁之戰作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其重要性自不必說,正是這次戰役開啟了三國模式,奠定了鼎立的基礎。又因為這是後來三國都參加的戰役,對當時的三個國家,對三個國家的君臣將領,以及對後世的影響,意義都非同一般。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對於曹操在這次戰役當中的活動情況,史書記載的較少。同樣的情況,曹操征戰呂布、和袁紹的官渡之戰、征西北的馬超,甚至征張繡、征漢中的張魯都比這次戰役記載的事情都多。我們看到的這次戰役精彩紛呈的場景,大多都是來自於《三國演義》,而誰都明白,這是小說家言,又不能完全當真。史書當中能看到的精彩,更多的是東吳魯肅力勸孫權抗曹的豪情;周瑜分析吳魏軍事優劣,表現出那種必定戰勝敵人的英雄氣概;諸葛亮向劉備提出聯合孫權並說服孫權的縱橫捭闔的智慧。至於戰場上的精彩,更多的是在曹操撤退後荊州江北地域的爭奪上。即便這樣,劉備的三員大將關羽、張飛、趙雲竟然都沒有任何參戰的記載。回過頭來說赤壁之戰,就是這個最具代表性的地域,一代大文豪蘇軾竟然能在他處作詩,以至於現在人們把兩處赤壁稱之為「武赤壁」和「文赤壁」!

本文當然不是在附和赤壁戰役有沒有發生過,只是想說,赤壁火燒戰船,對於曹操的損失究竟會有多大?就當時的水軍來說,在東吳也不是主力部隊,我們可以看一看,哪一個東吳將領是單純的水軍將領?當時的水軍,最大的用處在於渡江、運兵和糧草等運輸保障,真正要打仗,還是要攻城拔寨和列陣野戰。否則,整個三國時期,為什麼就沒有發生過一次能讓人記住的大規模的水戰?黃蓋倒是獻上了詐降計,並用火燒了曹操的戰船,但黃蓋只是用了幾十條船,還有一說,點火用的只是十條小船。曹操被燒的船是多少並沒有記載,我們可以自問一下,曹操得到的荊州水軍,總共會有多少條船?即便這樣,還是因為風太大,燃燒的戰船引著了岸上的營寨,曹操這才退軍回到江北。另外有來自曹操不一樣的說法,說大部分戰船是他自己燒的。現在認為,曹操的兵力損失,主要在於瘟疫,這應該是可信的。曹操退兵後,孫權留下周瑜攻江陵,自己率軍攻合肥。曹仁軍隊太少,無奈退兵。當合肥告急時,曹操只能派張喜帶著一千人前去增援。即便這樣,路上還有人又染上了瘟疫。

在這種情況下,郭嘉能說服他什麼?最多也就是提醒曹操注意黃蓋的詐降計策。當曹操大軍大面積染上瘟疫,即便是沒有赤壁戰船被燒,他還能留在江南繼續作戰嗎?

其實,在戰役過程中,有很多事情是曹操自己應該清楚的。比如說,北方士兵不適應南方氣候環境下作戰問題,特殊情況下冬季也有時會刮東南風,這是一個將軍應該懂得的道理,曹操作為軍事家,難道會不懂得?還有以少勝多,曹操當年官渡之戰不就是這樣取勝的嗎?在具體戰法上,不是曹操需要別人給他多少建議,而是他已經不是官渡當年那個謙虛謹慎的曹操,而是變的傲慢昏聵,目空一且了。

這時候的曹操身邊,有沒有一個郭嘉看不出多大差別。回頭說詐降問題,曹操也害怕這是詐降之計(恐汝詐耳),但他已經不可一世,認為對手只是一隻螞蚱,只要一揮手就能把對方拍死。在這種情況下,東吳總會有那麼一兩個「聰明」之人。這時候,即便郭嘉提醒曹操,因為曹操已經審查過了(密問之),也不會聽郭嘉的。

不僅是曹操自己,整個曹操軍中,都被這種驕傲情緒所籠罩。黃蓋來降,「曹公軍吏士皆引頸觀望」(還有一說是「操軍人皆出營立觀」)。不要說這是一支前來投降的軍隊,就是自己軍隊換防,也應該是持械列陣之後再進行吧?怎麼這時候就沒有一個裨將偏將把自己的隊伍拉出來列陣?還有水上,雖然曹操軍隊「船艦首尾相接」,但不可能所有船都連接在一起吧?如果有一個編隊的船,或者是有幾條交通聯絡船出來,指揮一下黃蓋船隊的停靠位置,也可以有點兒時間示警吧?這是一種全軍性的鬆懈,詮釋的正是「驕兵必敗」,並不是郭嘉一言可救。

有句話叫做多謀善斷,郭嘉這個人,從他自身衡量,「斷」長於「謀」。也就是說,當曹操猶豫不決之時,他的強項在於幫助曹操下決心。問題的關鍵正在這兒,一個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曹操,這時候誰又能說服得了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