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碩這個名字卻很少被人知道,甚至在很多書籍中不一定是真的 歷史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靈帝后期,以蹇碩為首的宦官團伙與以大將軍何進為代表的外戚之間,為了爭權奪利,明爭暗鬥,都想除掉對方。
蹇碩此人,雖然是宦官,但長相非常健壯,倒也有幾分偉丈夫的氣概,很受靈帝寵信,所以被任命為西園八校尉之首,執掌兵權。
儘管握有兵權,但何進是大將軍,理論上還是蹇碩的上級,故蹇碩對他一直很嫉恨。
何進也有他的軟肋,他出身低微,屠夫出身,本身才能平平,沒有過人本事,之所以能夠爬到大將軍位置上,主要是妹妹受到靈帝寵愛,靠著裙帶關係雞犬升天,再加上運氣好,趕上有人告密,平定了黃巾軍洛陽起義,弟弟河南尹何苗擊退了滎陽起義軍,自以為一家人對朝廷有功,不把蹇碩等宦官放在眼裡。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何進精心策劃了一場閱兵活動,請皇帝親自來閱兵。何進下令築一高壇,在壇上建十二層五彩華蓋,足有十丈高。在高壇東北建一小壇,壇上建九層華蓋,高九丈。何進請靈帝立於高壇之上,自己站在小壇之上主持閱兵。從全國各地徵召來的將士們,包括步兵和騎兵,列成方陣,從高壇下走過,檢閱完畢後,估計靈帝也被眼前漢家將士的雄壯威儀所觸動,脫下冠冕袞服,換上鎧甲,自稱「無上將軍」,騎馬繞著軍隊方陣走了三圈,才心滿意足地離去。
經過此次閱兵,何進達到了樹立個人威望的目的。
宦官們愈加嫉恨何進,他們知道,如今靠皇帝撐腰,還能夠安然無事,一旦靈帝駕崩,執掌軍權的何進想除掉他們,就易如反掌,所以,趁著皇帝健在,必須設法弄死何進這一心腹大患。
恰好此時,西北邊章、韓遂作亂,蹇碩和眾常侍串通一氣,勸靈帝派何進帶兵去鎮壓,妄圖借刀殺人,借叛軍之手除掉何進。
靈帝對宦官們向來言聽計從,心想平定地方叛亂本來就是大將軍的職責,遂撥給何進兵車百輛,讓他去西北和邊章、韓遂死磕。
何進雖然沒有多大能耐,但人不傻,一眼就看出了宦官們的鬼把戲,便找各種理由拖延時間,就是不出兵。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靈帝病危,他膝下有兩子,何皇后所生劉辯和王美人所生劉協。劉辯為皇后所生,又年長,按照宗法制度理應由他來繼承帝位,但是靈帝對他很不滿意,認為他不具備帝王氣度,心中屬意劉協。
說起來,劉協來到這個世界上實屬不易。何皇后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繼承皇位,一旦別的后妃懷孕,便多方暗害。王美人發現有了身孕後,一度猶豫要不要打掉孩子,但她屢次夢到自己背負太陽,覺得此兒定非尋常,最終還是冒險生了下來。
何皇后得知後,立刻感到自己兒子多了一個競爭者,秘密讓人毒殺掉王美人,劉協幸虧被董太后收養,才免遭毒手,撿了一條命。
靈帝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一度想廢掉何皇后,虧了一幫宦官幫襯,苦苦求情,何皇后才勉強保住了皇后的寶座。
臨死前,靈帝給蹇碩留下遺詔,要求立劉協為帝。
如此一來,朝廷中形成了兩股勢力,一派是以蹇碩為首的擁立劉協幫,其背後是宦官集團,另一派是以何進為首的擁立劉辯派,其背後是外戚集團。
要說這兩派勢力各有優劣,先說劉辯派,其優勢很明顯,首先按照傳統嫡長子繼承製,劉辯有先天的合法性,容易贏得士大夫階層的支持;其次後宮有何太后撐腰,外廷有何進統攬軍政大權。
看上去劉辯派強大無比,完全可以碾壓劉協幫,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儘管何太后和何進是兄妹,但兩者之間的信息並不通暢,何太后與宮外的一切信息傳遞都要通過宦官,如果何進和宦官利益一致,這自然不會是什麼大問題,但如今兩者之間尖銳對立,這就成了何進的最大軟肋。
道理很簡單,何進雖然貴為大將軍,但在法理上,他必須得到太后旨意方能行事。如此,何進的一舉一動,宦官瞭如指掌,但何進對宦官們的計劃卻一無所知,這完全是一場不對稱的信息戰。誰掌握了信息控制權,誰就在鬥爭中贏得了先機,這是古往今來永恆不變的真理。
再看劉辯幫,若論硬實力,以蹇碩為首的宦官自然無法和何進相提並論,但他們最大的籌碼就是何太后。表面上看,宦官們不過是一群家奴,而何進和何太后可是親兄妹,兩者之間的感情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在政治鬥爭和權力博弈中,親情永遠要讓位於權力。
對於這一點,宦官們遠比何進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