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正史上真正的魯肅是忠厚的老實人嗎?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魯肅在三國演義中,表現不佳,甚至是個庸才。當然,三國演義是小說,因為情節需要,他們更突出的是諸葛亮。
所以,很多歷史上關於魯肅做的事情,也就都安插到諸葛亮的身上了。
我們來看看《三國誌》正史上的魯肅是個什麼人?
魯肅絕對是東吳集團的一流人才,他甚至在諸葛亮出山之前,就預料到了天下要三分,但是,他預言的三分天下的人,和諸葛亮是不同的。
畢竟當時劉備還在四處打野,沒有立足之地。所以,魯肅覺得以後天下就是孫權,曹操和劉表這三個人的。
但是隨著戰爭的推進,曹操把劉表給滅了。這時候魯肅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天下是曹操,孫權和劉備的。
當劉表的荊州被瓜分之後,曹操一路追趕去殺劉備了。
劉備走投無路,讓諸葛亮去聯合東吳,兩家一起抗曹。其實劉備之所以能和東吳聯合,第一功臣正是魯肅,而非是三國演義中說的諸葛亮。
早在諸葛亮到達東吳之前,魯肅就和孫權就討論過這個問題了。
魯肅告訴孫權如今天已經三分,北方的曹操的勢力最大,若是我們和劉備想活下去,就必須聯合起來共同抗曹。
孫權也叫了大臣商議,文臣一致反對聯合劉備,想投降曹操,因為曹操已經下了戰書,帶領八十萬大軍來滅他們了。
武將們支持聯合劉備抗曹。
在會上孫權沒有做出決定,但是,會後魯肅找到孫權又開始談論此事。
魯肅只對孫權說了一句話,就讓孫權下定決心抗曹了。
魯肅說的這句話就是,請大王想想,若是您投降了曹操,您的下場會如何?
要知道您可是王呀,不像我們,我們若是投降了曹操,大不了重新參加考試,再去曹操那裡當個公務員。
可是,您就不能這樣幹。
孫權確實不能這樣干呀,因為他是一國之主,亡國之君是沒有好下場的。任何朝代都是一樣。
所以,孫權決定即使戰死也不投降曹操。
到了諸葛亮來說服孫權的時候,其實人家孫權早就做好決定了。所以,東吳和劉備一聯合,就有了後來的赤壁之戰打敗曹操這一仗。
魯肅的另一個優點就是他慧眼識人,殺死關羽的那個呂蒙,就是魯肅發掘的一個人才。魯肅覺得呂蒙可用,就把他給推薦給了孫權。
孫權在魯肅死後,就讓呂蒙當了大都督一職,因為東吳有了呂蒙,才奪得了荊州之地。
可見,魯肅對於東吳做出的貢獻是多麼大呀。
當然魯肅和諸葛亮也是至交好友,兩個人都提倡東吳和劉備聯合一致抗曹。
所以魯肅在當東吳大都督的時候和劉備集團的關係處的還是很好的。
總之,魯肅在三國歷史上絕對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的重要程度不亞於周瑜,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