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是如何失陷的?這對蜀漢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荊州是如何失陷的?這對蜀漢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關羽的一生犯了一個致命的失誤,那就是大意失了荊州。荊州的淪陷不僅導致關羽被俘虜殺害,也對蜀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下面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關羽丟掉荊州,對於蜀國來說,絕對是最為重要的轉折。自此之後,蜀國在戰略上徹底陷入被動,基本沒有奪取天下的希望了。

要想解釋清楚這事,還得從頭說起。

赤壁之戰後,劉備暫時擊退了曹操,佔據了半個荊州的地盤。按照當年諸葛亮的隆中對,接下來劉備要做的,就是拿下益州,作為自己的大後方。憑借益州和荊州這兩塊地盤,劉備就有了奪取天下的資本。

不過,此時的益州,並非無主的地盤。益州當時的最高領導,名叫劉璋,也是一位劉氏宗親。大家都是姓劉的,如果貿然下手的話,面子上實在有些不好看。而且,劉璋這會兒還算是很強的,如果劉備貿然進攻,無疑是自尋死路。

但是,偏偏在這個時候,老天爺再一次眷顧了劉皇叔。就在這個時候,益州內亂了。

益州名義上雖然是以劉璋為老大,但是益州北部的漢中地區,卻不歸他管。漢中地區的實際控制者,名叫張魯。說起這個張魯,也不是什麼一般人。除了一個地區的老大之外,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

龍虎山第三代天師!

因為這個身份,張魯在漢中地區的統治,可謂是無比牢固。最開始的時候,張魯實力較弱,還依附於劉璋。但是後來,隨著張魯實力越來越強,也就越來越不聽劉璋的安排。劉璋一氣之下,幹掉了張魯的母親和兄弟,這一下,雙方徹底撕破了臉。接下來的幾年裡,雙方多次大戰,但誰也奈何不了誰。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益州以外發生的事情,讓雙方都不得不開始做出選擇。因為赤壁之戰後,曹操發現繼續南下比較費勁,吃不下劉備和孫權。於是,曹操就轉換了一下目光,決定調整一下戰略方向,先向西攻取涼州,然後再取漢中,以漢中作為跳板,攻取益州。

劉璋聽說以後,倒是也先和曹操取得了聯繫,希望能夠臣服於曹操,保住自己的富貴。劉璋這個人,並不是一個志向太過遠大的人,也沒想過去爭天下,覺得能佔住益州這塊地方就挺好。

不過,當劉璋派使臣張鬆去見曹操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張松覺得曹操怠慢了自己。於是,張松回到益州之後,就開始在劉璋面前說曹操的壞話。因為張松的原因,劉璋產生了戰略誤判,認為曹操是想要武力攻佔益州,而不允許他投降。

那還談個什麼?

劉璋當即決定,不投降了!反正益州地盤也不小,自己割據於此,活得也挺滋潤的。

但想要割據益州自立的話,還有一個問題:曹操很強的,憑益州這塊地盤,想要擋住曹操的大軍南下,實在是很難。再加上漢中還被張魯佔了,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只要張魯投降了曹操,曹操佔領漢中之後,益州幾乎就必敗無疑。

該怎麼辦呢?

就在這個時候,張松又跳了出來,給劉璋獻了一條妙計:您可以聯合劉備啊!你們倆都姓劉,都是一家人,地盤又緊挨著,找他幫忙多方便啊!咱們完全可以請劉備帶著軍隊來,去進攻張魯。這樣咱既能得到實惠,還不用出工出力,多美的事情?

不得不說,劉璋腦子確實是不夠用,居然還真的同意了!

劉備一聽說,劉璋主動邀請自己入蜀,而且還是帶兵入蜀,瞬間就開心了。這純粹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啊!劉備當即率領軍隊入蜀,入蜀之後,很快就和劉璋撕破了臉。還打什麼張魯啊?直接吃掉劉璋的地盤,不香嗎?

但是,劉璋當時也是比較強的,畢竟掌控了大半個益州。單憑劉備帶來的這支先頭部隊,想要吃掉整個益州,難如登天。所以接下來劉備不得不火速從荊州方向調兵,把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都調到了益州戰場這邊。至於荊州那邊,則交由關羽全權負責。

在經過近三年的戰鬥後,劉備終於打敗了劉璋,逼得劉璋投降,自己獨霸益州。

劉備佔領益州之後,自然實力大增。但是同時,劉備也面臨了和劉璋一樣的問題:北邊的張魯,實在是討厭。只要漢中地區不掌握在自己手裡,益州就等於是門戶大開。但是此時的張魯,已經投降了曹操。如此一來,劉備如果想要攻佔漢中的話,就等於是要和曹操正面交手。

漢中之戰,絕對是劉皇叔一生中最巔峰的一戰。

歷經數十載,從北到南輾轉大半個天下,曹孟德,如今我終於有能力,和你正面硬碰硬地打上一場了!

公元217年,劉備正式對漢中地區發起進攻。在經過近兩年的戰鬥後,終於拿下了漢中。

至此,益州的大門,終於被封死了。自此之後,劉備在益州這邊,便是進可攻退可守,局面大為改觀。而按照當年隆中對的戰略構想,接下來劉備便可以從益州、荊州兩個方向,形成鉗形攻勢,讓曹操首尾不能兼顧。從漢中到長安,只有兩百多里的路程。而荊州那邊,北上則可以直接威脅到洛陽、許昌。

就在這個時候,身在荊州的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從戰略構想上來看,一點問題都沒有。關羽從荊州方向進攻,威脅洛陽和許昌。而劉備則從益州這邊策應,威脅長安。兩路大軍,不管哪一邊能夠取得戰果,蜀國都是最後的贏家。

但問題是,劉備和關羽,都忘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時機不對。

在諸葛亮的戰略構想當中,拿下益州和荊州的蜀國,接下來應該是這樣的。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而對於當時的蜀國來說,這幾個條件,似乎都不滿足。

西邊和南邊的少數民族,都還沒有臣服,導致益州後方不穩;從赤壁之戰一路打到漢中之戰,蜀漢內部已經疲憊到了極點,國力損耗極為嚴重,不足以支撐繼續打下去;因為之前要攻略益州,劉備幾次大幅從荊州抽調人手,導致荊州後方極度空虛;而曹魏內部,目前也還算安穩,沒有任何變化。

最重要的是,劉備和關羽,都高估了孫權對蜀國的容忍程度。他們都認為,當下就算進攻曹操,孫權也絕對不敢背棄盟約,從背後偷襲蜀漢。

正是這個戰略誤判,讓蜀國最終一敗塗地。

公元219年,就在劉備剛剛打完漢中之戰以後,還沒來得及將人手撤回荊州增援關羽,關羽便發動了襄樊之戰。

首先,關羽主動進攻荊州北部的樊城,樊城被圍,守將曹仁告急。

這裡要說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曹仁被圍之後,曹操當即決定派兵增援。不過,曹操最開始任命的領兵將領,其實是他三兒子曹植。結果在出征前一天,曹植喝多了,第二天沒睡醒。所以沒辦法,曹操只能任命於禁前往。

不得不說,有時候真的是禍福相依。如果曹植那天沒喝多,而是真的帶著兵去了樊城的話,以他那點本事,估計關二爺打得能更輕鬆一些。

當然,換上於禁之後,其實也沒太多不同。於禁到了之後,關二爺利用一場暴雨,引漢水淹了於禁的大軍,最終生擒了於禁。這一下,關二爺頓時聲威大震。

到了這個時候,曹操再派援軍增援,已經來不及了。樊城的陷落,似乎已經無可避免。而襄樊一旦陷落,關羽接下來便可以長驅直入,直接威脅到許昌。所以當時很多人都特別看好關羽,從襄樊到洛陽,數百里的地界上,不斷有人起事,響應關羽的號召,形勢一片大好。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