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的天下戰略中,無論是周瑜,還是魯肅、甘寧、呂蒙,都把奪取荊州作為首要的一環。所以當關羽阻斷荊州過後,他就成了東吳第一個要排除的對象。無論是關羽辱婚罵使也好,擅取湘關米也好,都只是東吳對荊州動武的借口,沒有這樣的借口,東吳也會找其他借口的。
至於關羽的表現,確實不像個好政治家,好的政治家是不會顧慮到女兒的幸福的,為了荊州的暫時安寧,一個女兒又算什麼。為了奪取荊州,東吳還弄了個「借荊州」的說法,可明明是「借江陵」為什麼被說成「借」荊州呢?還不是移花接木,給自己找冠冕堂皇的理由。
要知道赤壁之戰前東吳在荊州是沒有寸土的,反倒是劉備還控制了江夏一帶,但戰爭一開始,周瑜將劉備裹挾著去追曹操,順手就把江夏給沒收了,只是他滑,劉備卻奸,居然乘他打江陵的時候把南四郡弄到了手。等到周瑜身死,魯肅的軍事能力不夠在江陵支撐危局,乾脆就借給劉備了。
借了可是要還的,但劉備集團怎麼敢把江陵還掉,沒了江陵,西川就會和荊州南部失去最快的連接通道(三峽),也就等於失去了整個荊州。呂蒙奪取了荊州,對於東吳來說是莫大的功勞,只有周瑜在赤壁和陸遜在夷陵兩次可以相比,絕對值得表揚。
我認為這兩次都是不對稱戰爭,沒辦法對呂蒙關羽進行正面比較。第一次呂蒙襲三郡,那是一次完全的背盟行為,因為在此之前無論吳蜀有多少爭執,他們至少保持了表面的平靜,缺兵少將的關羽不可能將大量軍隊用來防備盟友的。
第二次關羽防著呂蒙了,呂蒙想辦法推薦了陸遜來麻痺關羽,這是呂蒙的能幹,但不是關羽的無能,因為陸遜的能力連孫權都不相信,關羽身在別國,自然更無從知曉。等到呂蒙成功奪取了荊州,並且採取了一種非常高明的攻心手法,而關羽還在北方戰場無法脫身,當然只有覆滅。
我覺得關羽如果從新選擇一條路線有可能成功逃脫,就是不知道他願不願意。如果關羽不等到當陽就向西,進入神龍架,肯定大有希望逃脫,不過他也不一定願回四川,沒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