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本來可以和曹操一樣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他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袁紹本來可以和曹操一樣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他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袁紹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什麼不做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相信袁紹對這句話一定非常認同。當曹操利用皇帝頤指氣使發號施令的時候,袁紹這才意識到,那個曾經被自己認為一錢不值的皇帝實在是個難得的寶貝,但懊悔已經晚了。

漢獻帝劉協劇照

本來,袁紹是有機會的,相對於曹操,兵強馬壯的袁紹更有機會淘到這個寶貝。早在曹操行動之前,就有人給袁紹獻計,讓他將漢獻帝劉協接到自己身邊加以利用,以皇帝之名對各路諸侯發號施令,中心思想概括起來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在這個關鍵問題上,袁紹犯了錯誤。袁紹為什麼不願意接漢獻帝劉協呢?說來話長,當初這個皇帝是董卓立的,袁紹曾強烈反對,也因為這個原因,袁紹才逃出京城成就自己反董鬥士的美譽。但這也埋下了隱患,雖然當時袁紹的舉動並無過錯,但時過境遷,小皇帝已經是大漢天子,自己曾經反對當今皇帝登基,現在自己又要去主動迎接,袁紹有點捨不得自己那張老臉,而且,袁紹也怕皇帝記仇。對於帝位這個敏感問題,沒有幾個皇帝會有這樣的胸懷,寬容自己的反對者,即使這個皇帝只是傀儡,袁紹也會覺得不舒服。

袁紹劇照

袁紹集團內部的窩裡鬥也是壞事主因。自從袁紹在冀州開基立業,內部就以地域分成了針鋒相對的兩個陣營。這兩個對立派別不妨稱之為豫州名士集團與冀州本土名士集團。因為袁紹本人是名士領袖,所以他的部下大部分也是名士,雖然在基本的價值取向上各地名士們大體一致,但一旦涉及具體的利益,矛盾就產生了。本土的冀州名士集團認為來自豫州的名士分了自己的那份蛋糕,心裡一直大為不快,有牴觸情緒在所難免。但因為袁紹是豫州人,冀州人對外來勢力的對抗不好過於公開,只能以半明半暗半公開的方式進行。

袁紹

外來的穎川、汝南名上依仗是袁紹鄉黨,佔據了眾多位高權重的職務。冀州名士對此耿耿於懷。袁紹對兩派的勾心鬥角心知肚明,但被夾在中間袁紹也不好過,只好在兩派之間搞平衡,不過袁紹的天平還是時常向同鄉傾斜,只不過,為了照顧本土勢力,這種傾向不能過於明顯。兩派經常為了各自利益,為一點小事爭吵不休。有時,一方出於對抗另一方的目的,根本不關心事情本身,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只要站在對方的對立面就好,事情本身反而不重要了。這麼做雖然解氣,但卻很誤事。在是否迎立皇帝的問題上,兩派又吵成一團。

沮授劇照

早在曹操行動的一年前,冀州名士沮授就提議將四處流浪的漢獻帝劉協弄到袁紹的大本營鄴城來,提議一經提出,袁紹還未表態,穎川名士郭圖、淳於瓊等人馬上站出來反對。沮授等冀州人提議迎接皇帝除了為袁紹考慮之外,也想藉機立功打壓一直騎在自己頭上的穎川人。郭圖等人實際上也可能有相同的想法,但政敵先提出來了,當然不能成全敵人,於是只好反對。

袁紹與郭圖

沮授勸袁紹把皇帝接到鄴城,如此可以利用皇帝的名義打壓各地諸侯,好處多多。袁紹本來已經有點動心了。站在一旁的郭圖等人見勢不妙,趕緊出來阻止,說您把那個傀儡弄到鄴城有什麼好處,他來了,他為君,咱是臣,凡事總要向他請示,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如果政見不合,我們是聽他的還是不聽他的?聽他的,那咱們不就沒有自主權了嗎?如果不聽他的,那就是違抗君命,這不就給敵人提供了進攻我們的口實了!袁紹聽了郭圖等人的話,覺得也挺有道理,又猶豫了。沮授見了,趕緊走上前進言:「主公,現在迎接皇帝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要是讓別人搶佔先機,到時悔之晚矣,還請主公深思。」袁紹最後還是聽了郭圖等人的話,把機會留給了對手曹操。

沮授

窩裡鬥給袁紹帶來的損失遠不止一個皇帝,袁紹集團最後的覆滅,外因當然是有強敵曹操,但內因就是敗在窩裡鬥與內部不和上。等曹操搶到皇帝,又利用這張王牌戲耍袁紹的時候,袁紹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多麼嚴重的錯誤。吃了啞巴虧的袁紹,只能品嚐自己種下的苦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