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魏延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
魏延,三國中蜀國的大將,也是由於《三國演義》中「反骨」的描寫,被懷疑得非常多的一位。只不過,由於對於真實歷史和小說情節的混淆,魏延經常「被」背叛蜀漢,經常因為「反叛」而「被」殺死,不得不說,這還真的是挺冤枉的。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魏延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到底好不好,諸葛亮對待魏延真的是一直都在防備嗎?
晉朝文獻《襄陽記》曾經記載了這樣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當時,費禕出訪東吳,孫權為他擺下了歡迎宴會。酒過三巡,孫權突然發了個「酒瘋」,他直言不諱地對費禕說:「貴國的魏延和楊儀都是小人,諸葛丞相一死,必定成為禍害!」孫權的話讓費禕目瞪口呆。好在副使董恢化解了尷尬,他說:「陛下說的不錯,但如今曹魏勢大,不得不任用這兩個小人,總不能因為江上風波大,就把船槳丟掉吧!」
由這段記載可見,魏延之不靠譜在蜀國人盡皆知。如果不是他作戰勇猛,恐怕早就被拿下了。說到魏延和諸葛亮的關係,可謂是一言難盡。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很大。諸葛亮死前甚至留下遺計殺掉魏延。
在正史中,諸葛亮對待魏延雖然不算壞,但也絕不算好。為何說諸葛亮對他不算壞呢?這是因為諸葛亮還算是重用魏延的,在北伐中,每次都以魏延為先鋒。在官位和爵位方面,也從來不吝惜。魏延立下戰功後,諸葛亮更是將他封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而曹操年輕時最大的願望不過是做個征西將軍。而魏延卻做到了,由此可見,他對魏延有多麼重用。
除此以外,諸葛亮還時常保護魏延。魏延這人情商極低,性格高傲,和所有人都搞不好關係,許多人都是他的仇家。然而魏延每次受到詆毀,諸葛亮都第一時間出來維護他。比如劉琰曾控告魏延,但諸葛亮反而將劉琰罵了一頓。可以說,沒有諸葛亮保護,魏延可能早就被政敵害死了。
但又為何說諸葛亮對魏延不算太好呢?這是因為諸葛亮並沒有完全信任魏延。魏延一向自視甚高,把自己當成三國的韓信。他常常想效仿韓信自領一軍,走小路與諸葛亮的主力會師長安。然而這個計劃總是被諸葛亮否決,相反諸葛亮還時時刻刻將魏延綁在身邊,沒有他的命令,不允許魏延有任何自主的行動。除此以外,諸葛亮臨終前還下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若魏延抗命,諸軍自退。」很顯然,諸葛亮對魏延不僅有防備,而且還做出了預案。
既然魏延如此不靠譜,如此不值得信任,為何諸葛亮不拿下魏延,或者直接殺掉他,永絕後患呢?從史實來看,諸葛亮留下並重用魏延,可能是為了限制一位猛將,他就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河北張郃。張郃原本是袁紹的部下的,官渡之戰後倒戈於曹操。在曹操陣營,張郃屢建戰功。劉備曾讚歎張郃道:「殺個夏侯淵算不了什麼,殺掉張郃才是大戰果呢?」要知道,夏侯淵是曹操在關西方面的統帥,而張郃不過是他的副手。到了曹叡時期,張郃更是被封為車騎將軍,成為正國級的領導。
諸葛亮發動第一次北伐後,聲勢浩大的蜀軍立即平定了天水等三郡,魏國舉國震恐。在此情況下,張郃臨危受命,率領中央軍前去抵禦諸葛亮。而諸葛亮低估了張郃的實力,只派出沒有什麼實戰經驗的馬謖進行抵擋。結果狡猾的張郃在街亭大敗馬謖,讓諸葛亮的北伐功虧一簣。
從此時起,諸葛亮就明白了張郃厲害。就如史書中記述,張郃用兵機變無雙,懂得戰術變化,沒有他預料不到的情況,因此諸葛亮將他視為眼中釘。由於諸葛亮是三軍統帥,坐鎮中央的他不好與張郃直接對壘。因此為對付張郃,必須派出與他旗鼓相當的猛將,而在人才凋零的蜀漢,只有魏延能與張郃匹敵。
在第四次北伐中,張郃又一次成了蜀漢的攔路虎。當時張郃攻打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諸葛亮立即胸有成竹的派出魏延等人抵擋張郃。在戰鬥中,魏延竟大敗張郃,魏軍損失甲首三千。從此戰中,魏延充分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除了他沒人能抵擋張郃。之後,蜀漢糧盡撤軍,司馬懿不顧張郃的反對,強令他追擊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在木門設下埋伏,直接射殺掉張郃。一代著名將領就此殞命。
張郃死後,魏延便成了當時三國最強戰將,即使敵方著名將領郭淮也是他的手下敗將。然而張郃死後,魏延的戰略價值就下降了,一個軍隊,離了誰不行?而且文武雙全的姜維成長十分迅速,魏延不再不可或缺。因此,諸葛亮死前定下遺計,如果魏延不聽自己撤軍的命令,就直接將他拋棄。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然抗命不從,最終被馬岱殺死,其政敵楊儀滅了他的三族。
諸葛亮死後,魏延以為自己失去了最大的制約,終於可以放開手來建功立業。然而他沒有料到,諸葛亮其實是他最大的保護傘,沒了諸葛亮,魏延只有滅族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