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蜀漢復興漢室,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早在魏蜀吳三國未形成三國鼎立之勢時,諸葛亮的隆中對已經大致劃分出了蜀漢中興的戰略藍圖。首先佔據荊襄之地,確立根據地,然後聯合江東孫權,西取益州之地。之後將主要根據地轉移到益州,在這基礎上佔據雍州、涼州,這樣就可以形成鼎足之勢,聯合江東孫權攻伐曹操,中興漢室。
可是這個戰略藍圖計劃被打亂了,因為荊州劉表姓劉,劉備平常以仁義立足,一直對佔據荊襄抱遲疑態度,導致後來曹操佔據了荊襄。雖說劉備後來得到了荊襄之地,但計劃的時間與真實的時間沒有對上號。這就使得劉備在攻取益州的同時,曹操也在攻取雍州、涼州之地。益州之地雖然攻了下來,但卻失去了雍州、涼州的攻取機會,荊州後來也被孫權強勢奪回。劉備只能在益州一地發展,這時的三國之勢也基本形成。
蜀漢的國策裡中興漢室的一切決策是建立在結盟東吳的基礎上展開的,蜀漢要發展必須擁有一個穩定的時局,所以必須東邊結盟東吳、南邊鎮壓孟獲,西邊安撫羌地。這些做好了,才可以北伐魏國,中興漢室。在安撫結盟方面,蜀漢在諸葛亮的領導下做的很好,可是在北伐方面卻頻頻失利。這不是說諸葛亮的國策不行,相反這種國策是蜀漢能否中興漢室的唯一國策。
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佔據長安之地,憑借潼關號令全國。長安自古就是大漢的正統國都,佔據了長安,蜀漢才可以完全成為正統,而並不是偏居西南一角。北伐之戰中,諸葛亮的進攻路線總是沿著隴西郡進行,他的主要想法就是佔據了隴西郡,扼住河西走廊,然後向西佔據涼州,這樣才開始進攻長安等地。形成了一種最具鼎盛的局勢。
假想圖
這種進攻戰略是長久的打算,也是最穩妥的。側面也說明長安之地曹魏的兵力雄厚。但如果蜀漢與長安北邊的南匈奴結盟,對長安之地形成夾逼之勢,全力進攻長安。在這基礎上聯合東吳進攻曹魏的南方,以此分散曹魏的兵力,就可以出奇制勝,達到中興漢室,還於舊都的理想。
早在兩漢時期,匈奴就被打散,大部分匈奴遷徙到了西域地帶,只留下了小部分的南匈奴盤踞在今寧夏地帶,基本沒有什麼實力。這支匈奴部落捨棄了祖先的侵略細胞,只想守住地盤。而曹魏也在安撫這方面做得很好,南匈奴不想進攻曹魏也是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