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莫逆之交:蔡邕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的莫逆之交:蔡邕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蔡邕,字伯喈。看過《琵琶記》的人對蔡伯喈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戲中他是一個不得已拋棄妻子父母、性格懦弱的讀書人。其實在《琵琶記》中蔡伯喈的形象已有非常大的轉變,《後漢書·蔡邕傳》中的蔡伯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孝子形象,到南戲《趙貞女蔡二郎》中蔡伯喈變成了富貴易妻,甚至騎馬踐踏貞女的忘恩負義之人,直至《琵琶記》才稍有緩和。

那歷史上的蔡邕到底是怎樣的人?他在民間的形象為什麼轉變如此之大?明代有人曾評價蔡邕沒有德行,實際上蔡邕無論是在學術思想、家人父母還是國家大事上,都是值得稱道的。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不戀官場,德行如一

東漢末年,政局動盪,社會異常黑暗,在無數人追名逐利的動盪風雲中,蔡邕清醒地認識到仕途之危,認為做官是置自身於危險囹圄中,安於清貧的生活。《後漢書·蔡邕傳》中提到蔡邕最大的願望是完成漢史的撰述,他希望在古文典籍中馳騁遨遊,在仁義的淵藪中休憩,在周禮、孔學的庭堂廟宇中盤旋,與儒學墨家之說交遊往來。

少年時的蔡邕學識已十分淵博,朝中大臣聽說他鼓琴優秀,告訴桓帝,蔡邕無奈上路,行至偃師時假稱自己生病,返回家中;後又辭去州郡的徵召讓給同鄉申屠蟠;接著被董卓徵召,又假病欲辭,董卓用蔡邕宗族性命威脅,他才不得已聽董卓之命前往任職。只有士橋玄請他時才欣然前往,只因欽佩士橋玄的為人,願為知己者效命。這與當時汲汲營營於富貴功名的庸俗文人迥然不同。

在如此黑暗不堪的渾濁世俗中,蔡邕卻能保持不為淤泥所染的本心,官為知己者作,這是十分難得的。後來民間故事將他塑造成貪功圖名、忘恩負義或是懼丞相威脅而不敢辭官的形象,與他本人可說是大相逕庭,試問一個敢稱病辭皇帝徵召的人怎麼會害怕丞相呢?民間對他這些偏見多源於伯喈重恩感於董卓,在宋明理學的影響下成為人們斥責的對象,漸而發展,愈演愈烈,就成了拋棄妻子、忘恩負義之人。

對於漢末黑暗不堪、混亂至極的政局,蔡邕認為根源在宦官攬政,因此他非常憎惡宦官集團。他的《述行賦》中,「梁冀剛被殺死,徐璜、左悺等五侯就佔據了他的住所,後又在洛陽城西邊修建宮苑。被強迫參與修建的百姓很多,他們勞累過度,餓凍而死的不計其數。白馬縣的縣令李雲上書勸諫反被誅殺,大鴻臚陳蕃為了營救李雲也被朝廷治罪。徐璜把我會彈琴的時上報朝廷,皇帝便讓我進京為官。我走到偃師因病不能前行,心裡對這件事實在憤憤不平,於是寫下這篇賦。」

徐璜、左悺等五個人是當時很受皇帝寵幸的五個宦官,他們同日而封,因權勢巨大被世人稱為「五侯」。其中徐璜恃寵驕橫,虐害百姓,無惡不作,非常殘暴。當時的大將軍梁冀威震天下,橫行無道,要是有和他意見不合,就用毒將人殺害,人們都很害怕。皇帝想誅殺他卻又不敢,梁皇后去世後與徐璜等人合謀誅殺梁冀,從此徐璜等人即權勢愈大,地位更高。

面對污濁不堪的政局,蔡邕不願與他們為伍,寫下這篇《述行賦》,表現出對當時宦官當政、大興土木的不滿,更不願屈於權勢為宦官效勞。嘉平六年,靈帝下詔使群臣共談治理國家的方法,蔡邕直諫「婦人干政、小人在位」,希望改變宦官外戚在朝堂上如日中天的境況。

後來徐璜因此誣告蔡邕,致使他被放逐北方,臨行之時宦官王甫的弟弟王智慕名而來為他送行,蔡邕並不回禮飄然拂袖而去。在極重儀禮的古代,如若不是憎惡至極,如蔡邕一般喜周禮孔墨的文人不會不顧一點禮法,可見他對宦官集團絕不妥協的態度。雖然蔡邕沒有被當作黨人受到禁錮,但他和陳蕃、李膺同樣,在對待宦官的態度是堅決反對,對受到迫害的黨人無限同情。

感激董卓,忠於漢室

明代人對蔡邕的評議還有說他背棄漢朝依附董卓,是董卓心腹,不是純正的忠臣,其實這是不符合事實的。對蔡邕這種類型的評價影響範圍也很廣,後來戲曲傳奇中他逐漸變為忘恩負義之人與人們對他非「純臣」的評價關係很大。百姓民眾對他為董卓做事非常不滿,就在流傳中逐步醜化蔡伯喈的形象,越來越誇張。

民間的言論越傳越離譜無論古今都時有發生。《呂氏春秋·穿井得人》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宋國有戶姓丁的人家,家裡庭院沒有井,於是他常常出門打水,等自家院子打好井後,他打完水說:「我打完井就像得到一個人一樣。」被外人聽到後互相轉告,後來的版本變成「丁家人打井,挖出來一個人!」不久這件事傳到皇帝耳朵裡,皇帝趕快派人前去詢問丁家人說:「我是說自家打完井就像多了一個勞力一樣,不是真的挖到了人啊!」

《呂氏春秋》這則故事充分說明謠言傳播的可怕,人們在傳播言論是往往會加入主觀色彩,有時為了更誇張、為了吸引人常會往誇張地方向說,宋人打井、蔡伯喈忘恩負義皆是如此。人們只管自己說的爽快卻不顧事實如何,也不論這些不實言論會對當事者造成多大影響,蔡邕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受到世人責罵。

蔡邕確實曾與董卓共事,但他並非自願就職,只是對董卓滅宦官集團、厚遇自己存感激之心,從他受皇帝等人徵召皆不從卻願為知己者做官就可以看出蔡邕非常重情,他對董卓也是如此,無關漢室。蔡邕備受宦官迫害,對這些人痛恨至極,董卓進軍洛陽滅宦官,這與蔡邕的政治願望相符,後來又讓蔡邕身居高位,待遇極優,以蔡邕為人,怎麼可能對董卓毫無感情呢?

董卓初入洛陽之時,為當時遭受迫害的黨人平反,又任用一大批名士,很得人心,後廢少帝立獻帝雖為的是獨攬朝權,但在立獻帝這件事上董卓可稱功臣,不僅朝臣,即使出走的曹操、袁紹都承認了這個事實,對漢獻帝劉協俯首稱臣。蔡邕也認為立獻帝是功勞,不僅可以解除國家危難,還能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原本的皇帝是造成國家腐朽的原因,並且認為董卓可以擔任宰相。

可見立獻帝符合蔡邕對漢朝榮興的期望,他贊同的不是董卓,而是董卓的行為,認為這對漢室復興有益,所以他心裡最重的仍是匡扶漢室,只是覺得董卓能夠擔當大任。蔡邕是董卓的故吏,故吏與舉主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如果背離也會遭到唾棄,蔡邕在董卓被誅後流露出傷感也是人之常情,在所難免之事。

但蔡邕對董卓並非死心塌地,一開始就是受董卓所迫勉強就職,對董卓的第一印象必定極差。後來蔡邕希望董卓能聽規勸匡扶漢室,但董卓的剛愎自用又令他大失所望,曾意圖離開長安,只是最終在從者勸說下沒有成功。同時蔡邕也並非董卓心腹,據《後漢書》記載,董卓當時採取的是名士在朝廷官居顯職,心腹則掌握軍隊,這也是董卓收買人心的方式,所以蔡邕的重要性還沒有到心腹的地步。

董卓被誅後,因蔡邕露出傷感神情被王允加上叛逆謀亂的罪名,卻沒有說出蔡邕具體罪名。王允與蔡邕曾經關係也很親密,所以誅殺蔡邕,王允很可能有別的考慮,而不是所謂的反叛。總而言之,蔡邕對董卓對他厚待又感激之情,也期望他能匡扶漢室,因此才與董卓一處,他與董卓最多是故吏與舉主,他對董卓不是死心塌地,董卓也沒有把蔡邕當作心腹。

蔡邕在民間形象變化的原因

首先是民間百姓對「負心書生」的痛恨。南戲中家庭婚姻是主要題材,在男權社會中,男性常握有絕對的話語權,在家庭中是核心力量,批判男性飛黃騰達後拋妻棄子、忘恩負義就成為南戲的重要看點,「負心書生」又很接近百姓生活,於是成為民眾的鞭笞對象,表達了平民百姓希望家庭和諧的願望。

其次是謠言的傳播。前文提到,人們常將自己的主觀意向加入到對人事的評判當中,董卓被誅殺後,以往與他「親近」的蔡伯喈必定陷入飽受批判的境地中,加之他官居顯位,人們便帶著對董卓的痛恨和對他的責罵將蔡邕形象醜化,並在謠言的流傳中愈演愈烈。

再次是人們審美的轉變。從一開始忘恩負義到《琵琶記》中有情有義,文人的創作與群眾的審美是同步的,他按照古人「子孝妻賢」的禮教要求,創新了有情有義的蔡伯喈形象,又將拋妻棄子和悲劇結局改為大團圓,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間對戲劇內容的要求,表現出百姓民眾審美的轉變。

結語

由於古人的封建觀念,蔡邕在很長時間內都在受到責罵唾棄,如果我們拋卻這些封建傳統理論,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待他,不難發現蔡邕為人:處在黑暗渾濁的東漢末年不為淤泥所染;直諫皇帝敢於當時如日中天的宦官集團爭鬥;對董卓懷感遇之心的同時期望漢室復興。可以說,蔡邕是個有情有義且正直的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